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诱导法曲率和相对滑动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的内、外齿轮齿面方程,进而导出了诱导法率和相对滑动系数的表达式,得出“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内、外齿轮齿面无曲率干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用结构分析法推导了一组新型膜片联轴器中膜片强度及刚度的设计公式,并对这种膜片联轴器的扭转刚度进行了实测,测量结果与文中公式计算值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3.
根据机车驱动系统中端齿薄板联轴器的设计要求,通过理论分析、编程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研究了该端齿薄板联轴器的平衡原理、平衡类型和平衡试验方法;对端齿薄板联轴器的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进行了分析计算;运用解析法编程计算了该联轴器中二十孔孔组的位置偏差及尺寸偏差对端齿薄板联轴器平衡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由上述...  相似文献   

4.
根据摊铺机浮动摊铺的工作原则,详细地论述了在摊铺机中应主要考虑牵引性能参数的合理匹配,其主参数、发动机、传动方案、恒速控制方案、行走机构方案的选择,以及夜压系统设计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Pro/Engineer的装配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基于Pro/Engineer的装配建模,在总体上是以层次结构的信息为逻辑结构主干,以联接信息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型使用了面向装配设计,并行高等等先进的设计方法,此模型应用于新型钢丝绳联轴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单件小批量产品创新设计的速度,根据知识类型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表示单件小批量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各种基本知识和领域知识.基于KBE的知识表示以凸缘联轴器为例,采用多种知识表示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表示,并根据知识的表示建立凸缘联轴器合理的知识库.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单件小批量产品创新设计的速度,根据知识类型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表示单件小批量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各种基本知识和领域知识.基于KBE的知识表示以凸缘联轴器为例,采用多种知识表示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表示,并根据知识的表示建立凸缘联轴器合理的知识库.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列车的控制模式与普通铁路的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普通铁路列车牵引计算模型不适于客运专线。论文在对客运专线、普通铁路及地铁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自动恒速的列车牵引计算的模型与算法。将列车运行过程分为起动和牵引加速过程、恒速牵引过程、调速制动过程及进站制动过程四部分,对各部分分别建立了计算流程。最后对照非恒速牵引计算模型,测试了所造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主要性能参数:电动机功率13700kW,转速为1000r/min;通过增速机增速,压缩机的转速为4333r/min;客定风量为155000m^3/h;压缩机同增速机这间用齿轮联轴器连结,增速机同压缩机之间为膜式联轴器,电机、增速机、压缩机的基础各自独立,所有的轴承都为滑动动轴承。制造厂规定的振动标准是轴承座振动位移不超过30μm,仪表轻故障报警超过60μm,仪表重故障报警,并自动停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现状,参照德国Voith公司近十年来在液力换向内燃机车传动装置上采用新技术和改善机车性能的发展动向,研究并提出为提高GK系列机车性能,在4011GY型液力换向传动装置上实现机车恒速控制和不停车换挡控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齿坯辗扩机微机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齿坯辗扩工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齿轮毛坯辗扩机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了恒速进给,精辗位置在线预测的控制方法;设计了性能/价格比高的辗扩机微机控制系统,并采用软容错方法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结合所用尺寸测量装置特点,直接利用可编程控制实现了工件尺寸信号的在线检测,处理,显示及控制功能,经生产实践检验,系统运行可靠,尺寸控制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微量渗透泵 (Mini- Osmotic pump,MOP)给正常动物耳蜗和庆大霉素 (GM) )致聋豚鼠耳蜗长期恒速灌注人工外淋巴和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观察其对听力和内耳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用 Alzet model- 2 0 0 4型 MOP向三组各 1 0只的正常豚鼠 A组和 GM致聋豚鼠 B组 ,耳蜗底回鼓阶灌注人工外淋巴液 ,同法给 GM致聋豚鼠耳蜗灌注EGF设为 C组 ,在 MOP埋植前和埋植后 1、2、3和 4周测定 ABR反应阈值 ,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动物耳蜗 Corti器的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MOP给正常动物灌注人工外淋巴对 ABR和耳蜗内外毛细胞无明显影响 ,而给 GM致聋组豚鼠耳蜗灌注 EGF可促进受损内耳组织细胞修复 ,使ABR阈值改善。结论 应用 MOP可向耳蜗长期恒速灌注人工外淋巴 ,对耳蜗功能和形态无明显影响 ;而长期恒速灌注 EGF对 GM耳中毒豚鼠的耳蜗毛细胞有修复治疗作用。可使 ABR反应阈值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一、轿车巡航控制系统优点 巡航控制系统,简称CCS(Cruise Control System)是现代高级轿车普遍配备的一种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能够在车速达一定范围后(如40~200km/h),将车速保持在驾驶员所设定的值,自动执行上坡加油、下坡收油等必要的操作,实现恒速行驶。这不仅减轻了驾驶员负担、提高了驾车舒适性,而且使发动机功率与燃油消耗之间的配合处于最佳状态,有效地降低了燃油的消耗,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基于分布平衡的药代动力学理论,建立单纯消除相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测定奥美拉唑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大鼠缓慢恒速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滴注期间不同时间动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GraphPrism6.0软件计算参数。结果奥美拉唑恒速静脉滴注的血药浓度-时间呈一阶指数关系,血药浓度在静脉滴注初期上升速度快,随着时间延长,上升速度逐渐减慢,在5个消除半衰期达到稳态。奥美拉唑在大鼠的消除速率常数K为(2.95±0.67)/h,半衰期为(15±4)min,表观分布容积为(0.30±0.17)L,清除率为(0.83±0.33)L/h。结论恒速静滴给药过程中药物在体内分布基本平衡,无分布干扰,测得的药动学参数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可控硅整流器电力机车上常用的恒流起动自动调节系统与恒速自动调节系统分别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系统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供设计试制新型可控硅电力机车的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确定系统被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与调节器参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多连健图技术来模拟一铁道车辆系统,该系统具有17个自由度。 通过编写子程序将非线性的轮轨相互作用力定义为子模型,与系统的键 图模型相连接。最后,本文村车辆以恒速在圆曲线执道上运行的动力学 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磁悬浮多跨转子不对中振动检测问题,首先,建立磁悬浮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及联轴器不对中模型;其次,基于多跨转子力学模型模拟转子不对中振动状态,并采用二阶广义积分-锁频环(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frequency locked loop,SOGI-FLL)对振动信号进行转速辨识;然后,将转速辨识信息输入至SOGI进行转速同频陷波,进而利用带预滤波器的SOGI-FLL (SOGI-FLL with prefilter,SOGI-FLL-WPF)对陷波后的信号进行磁悬浮多跨转子不对中振动检测;最后,通过磁悬浮多跨转子定速和升速状态下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本文提出多跨转子不对中振动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由转子不对中引起的转速二倍频振动信号可被快速辨识出幅值和频率,可为磁悬浮多跨设备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乙醇致家兔急性心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醇诱导家兔急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家兔麻醉固定后,股动脉插管监测血压变化,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监测左室内压变化,皮下针形电极监测心电图;恒速颈外静脉注射乙醇(生理盐水稀释无水乙醇至250mL/L,以1.0mL/min滴入)诱导急性心力衰竭,造模后取横断心脏,常规固定,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与造模前基础值比较,乙醇造模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均明显下降(P<0.05),达到心衰标准;心电图可见心率减慢(P<0.05),P波时间、P-R间期、QRS及QT间期延长(P<0.05);心肌病理变化符合心衰病理表现。结论乙醇恒速静脉注射可诱导家兔急性心力衰竭模型,为急性乙醇中毒所致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含输入时延与通信时延的车辆队列PID控制系统,分析了其内部稳定性和队列稳定性,研究了内部稳定的充要条件,求解了完整、精确的时延边界;在内部稳定性分析中,考虑输入时延与通信时延影响下车辆队列PID控制系统为中立型双时延系统的特点,结合Rekasius代换和劳斯表,提出了关于中立算子的系统强稳定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PID参数的快速选取,推导了一种形式更为简练的系统强稳定充分条件;在强稳定条件下,基于特征根聚类法求解了系统完整、精确的时延边界;针对具有奇数辆跟随车的车辆队列,推导了无关车辆队列规模的输入时延上界;在队列稳定性分析中,为了保证干扰和误差沿车辆队列向后传播不发散,分析了车间误差传递函数,给出了双时延影响下队列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在含输入时延与通信时延的分布式PID控制器作用下,车辆队列控制系统可同时保证内部稳定和队列稳定;车间状态误差可在15 s内快速减小并趋近于零;在所有车辆恒速行驶时,车间保持50 m期望安全距离;在领航车以0.5 m·s-2加速和0.8 m·s-2减速时,跟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随领航车变化,并在领航车速度稳定时一致;车辆队列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由领航车加、减速引起的车间位置误差小于0.2 m,且沿车辆队列向后传播不发散。   相似文献   

20.
房室模型和统计矩模型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理论,但受药物分布的影响,有明显局限。房室模型的分布相与消除相的分界点有时难以判定,对其应用带来不便,药物按器官血流速度差异分房室的理论也值得商榷。统计矩模型的零阶矩AUC的本质是血药浓度,而不是药量;对于二室或多室模型药物,其结果反映血药浓度的变化,而不一定是体内药量的变化。缓慢恒速静脉滴注过程中,体内的药物分布基本平衡,血药浓度的变化基本反映体内药量变化。滴注超过5个半衰期,血药浓度基本达稳态,停药后血药浓度的变化仅反映药物消除。对于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可根据消除规律(lnC=lnC_0-Kt),直线回归计算出消除速率常数(K),再依次计算出消除半衰期(t_(1/2))、稳态时体内药物量(A_(ss))、表观分布容积(Vd)和清除率(CL)。缓慢恒速静脉滴注过程中,体内药量和血药浓度呈正比,血药浓度(C_t)与时间(t)呈指数关系[C_t=C_0+(C_(ss)-C_0)×(1-e~(-Kt))]。将C_t与t进行一阶指数回归,可计算出消除阈浓度(C_0)、稳态血药浓度(C_(ss))和K,再依次计算出t_(1/2)、A_(ss)、Vd和CL。这种分布平衡模型避免了药物分布的干扰,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