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全  郝建英 《铁道学报》1997,19(5):77-82
在移动无线通信领域中,许多已获得的测量数据表明:在城市蜂房移动通信中,多径衰落信道符合Nakagami分布。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在Nakagami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信道中,应用相干RAKE接收时,BPSK和QPSK直接序列码分多址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差错概率理论近似计算表达式。数值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高斯噪声、多用户干扰、多径衰以及分集接收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信道电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2种不同的、基于频谱仪的测试方法,用于实现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对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信道中等尺度衰落及小尺度衰落特性的测量。通过对现场测试数据的分析,初步得到了高速列车无线信道电波传播中等尺度及小尺度衰落特性的相关结论。还提出了在实验室搭建仿真测试平台用于模拟地面高速移动信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无线移动通信中,许多实测数据表明Nakagami分布较好地描述了多径衰落信道。本文研究DS-CD-MA系统在Nakagami衰落信道下,应用相干接收时的误码性能基础上,对多径衰落信道中误码率算法作了改进。据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多径衰落信道下,应用多径分集技术可以大大改善系统的性能;(2)在对DS-CDMA系统进行研究时,Nakagami多径衰落信道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都市  相似文献   

4.
周彬  聂涛 《铁道学报》2001,23(4):54-58
前人在分析PRMA(Packet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协议性能时,都假设理想信道条件,即无传输差错、信道无衰落,各分组到达接收机的功率相近。这种假设简化了分析,但与实际物理信道模型不符。本文首次分析了在瑞利衰落信道下PRMA及CR-PRMA(Collision Reduction-Packer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的性能,并与理想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电波传播以衍射机制为主,其大尺度衰落特性的预测通常采用基于统计模型的Okumura模型和Hata模型。这两种模型未考虑小尺度衰落。同时,如果对准平坦环境下高速铁路GSM-R信号的大尺度衰落预测,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本文首先对准平坦地形下铁路沿线GSM-R电波传播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其传播方式以一条直射路径和若干条反射路径为主。然后建立起4路径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出小区各个位置场强分布,同时得到大、小尺度衰落特性。最后对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GSM-R系统无线信道特性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无线信道特性和高速铁路场景,建立高速铁路GSM-R系统无线信道小尺度衰落模型。从时域和频域2个方面,定量分析时延扩展、相干带宽、电平通过率和相干时间等无线信道参数。利用搭建的高速铁路GSM-R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对高速铁路GSM-R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测试。计算机仿真和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会造成通信质量不同程度的下降;列车运行速度为350 km.h-1时的下行链路通信质量与80 km.h-1时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可以满足GSM-R系统的要求,通信质量是有保障的;列车运行速度达到500 km.h-1后,通信质量发生明显的恶化;优化接收机设计是解决通信质量恶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多载波CDMA技术能够提供大的系统容量、对抗瑞利衰落和消除符号间干扰等优点,成为具有发展前景的调制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子信道分配的多载波CDMA系统.即对任一用户,根据各子载波上受到的窄带干扰和衰落大小,选择出最佳的传输子载波,则该用户的信息就通过此最佳传输子载波进行传输.通过衰落信道下(同时存在窄带干扰时)的仿真,结果表明:(1)在强的窄带干扰情形下,采用提出的自适应子信道分配算法的改进MC-CDMA系统的性能比采用并行传送方式的传统MC-CDMA系统以及直扩CDMA系统的性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2)在弱的窄带干扰情形下,当子载波数目较大时,采用自适应子信道分配算法的误码率性能仍然比采用并行传送方式的传统MC-CDMA系统以及直扩CDMA系统的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H.264压缩视频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信道编码策略,分别在加性高斯白噪声、随机误码以及瑞利平坦衰落3种无线信道传输环境下,从信噪比和误码率等信道特性与重建视频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无线视频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无线信道状态不稳定使视频解码质量产生较大波动,且不同数据段误码对视频解码质量的影响不同.此外LDPC码在3种信道下均具有较强的抗传输差错能力.这些分析结果对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研究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电波小尺度衰落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电波小尺度衰落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出发,研究现场试验中测试电波小尺度衰落的方法。根据列车无线通信系统参数确定小尺度衰落统计参数,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电波小尺度衰落数学模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衰落频度与速度成线性关系;衰落宽度与速度成反比关系;衰落深度随速度的增加而略有下降;衰落余量随电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拟建合湛高速铁路经过遂溪机场的线路方案为例,对Longley-Rice不规则地形信道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仿真分析了该模型在不同传输距离和置信区间下信号的衰落情况。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Longley-Rice信道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结合仿真和实测结果,提出了GSM-R无线覆盖的解决方案,并且为铁路选线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TD-SCDMA移动通信中的Pre-Rake分集合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扬  宋悦 《铁道学报》2003,25(5):39-44
提出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 SCDMA)系统中采用基于QPSK调制的Pre Rake技术,亦包括TD SCD MA反向信道估计算法与系统性能分析理论。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Pre Rake技术可使TD SCDMA移动用户获得多径分集增益,降低其误码率,加之把RAKE接收机从移动台端搬移到基站端来实现的优点,Prerake技术可在TD SCDMA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简述与列车通信网络有关的一些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现场总线的情况,重点叙述列车通信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提出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德国与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DIN25201《铁路车辆及其部件的设计准则螺栓连接》对紧固件的风险等级分级、设计、防松和安装等要求,并与我国目前铁路用螺栓紧固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列举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在应用上的一些成绩和存在的差距,推广先进的紧固件应用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述在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需考虑突水、地表塌陷、岩溶顶板塌陷、盾构机体下垂等风险。在运营期间,车辆振动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管片下方溶土洞坍塌,导致车辆运行存在风险。广州地铁在岩溶发育区的多条线路采用盾构施工,大多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结合岩溶发育区盾构工程实践,总结、思考广州地铁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