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港口工程中很多大体积结构基本都采用了混凝土构件。但是在大体积结构部件的施工过程中又非常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有利于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当前工程施工的重点。本文对港口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港口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为建筑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堆石混凝土技术虽然在很多工程上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应用范例,但是还属于比较新的技术,尤其在水工程中应用较少。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工围堰中的应用。通过此技术的运用,使工程建设中的材料能源消耗降低,工作效率提高,使围堰工程更加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3.
彝良"9.07"地震在后重建后,劳动力价格快速提升,在概算定格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工程利润下滑,很难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广的新材料、新工艺技术,自密实混凝土在各类工程中得到了积极的应用,建筑上形成完备技术规范。本文阐述了推广自密实混凝土在彝良水利工程的应用,既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又保障施工单位的合理利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失稳的原因,指出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治理与加固的意义并提出高边坡治理与加固方法,主要包括混凝土沉井,混凝土挡墙,锚固洞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喷混凝土护坡技术,排水和截水技术等内容。结论证实,采取高边坡治理与加固方法,能确保施工进度按时完成,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对地理形貌和植被造成毁坏而引起的地域生态环境失调等问题,进行兼具生态保护和护坡功能的生态植草混凝土及其施工技术研究。采用低碱度特种材料、大粒径骨料和优化配合比设计等方法,制备强度≥7.0 MPa、孔隙率≥30%、pH值≤9.0的生态植草混凝土,满足植物生长的基本要求。在室内试验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依托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产业新城整体开发PPP工程,确定了生态植草混凝土关键施工技术,并成功应用于边坡工程,边坡治理后的90 d植被覆盖率为95.3%,有效解决了滑坡隐患和绿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运工程关乎我国水运行业的发展,其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在水运工程建设中,预制混凝土构件属于常用的施工材料,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安全的展开,加强混凝土工程实体检测以及提高其构件生产质量显得尤为关键,与此同时加强施工期间的技术管理是确保整个工程有条不紊展开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水运工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施工与技术管理做出简要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水运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海口泄洪闸工程位处黄海沿海浪溅区,混凝土结构长期遭受海水侵蚀,在工程建设中宜采用以高性能混凝土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腐蚀技术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混凝土的保护层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混凝土表面处理和施工组织与控制等措施。所得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抗冻、强度、抗硫酸盐和氯盐腐蚀等耐久性指标均满足要求,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加大了对于水运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在实际的水运工程建设施工中,船闸工程作为水运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各方对于船闸工程质量问题非常重视。同时,因为船闸工程结构比较复杂以及施工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在结构施工当中就需要加强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其中裂缝问题就比较常见,这对工程的正常运行非常不利。本文结合内河湘江沿线近几年船闸建设所反应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质量通病,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以及控制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这相对于船闸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航道工程建设以水上施工作业为主,施工过程受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和通航环境影响大,面临施工安全风险高,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挑战大。为有效管控施工安全风险、排除安全隐患、遏制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引入安全风险理论,结合航道工程建设特征,从体系导则、工作程序与技术标准、操作手册三个层级构建了航道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双重预防体系架构适合航道工程工期紧、工序复杂及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的需求现状,能够为航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10.
林伟 《珠江水运》2024,(7):60-62
随着港口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裂缝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码头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福州港江阴港区8号和9号泊位工程为例,针对码头胸墙面层混凝土裂缝进行了系统的检测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修补技术。通过现场检测、数据分析以及修补技术应用,有效提高了码头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桩码头梁顶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凝土裂缝是困扰码头外观质量的“老大难”问题,而梁顶部位面层混凝土裂缝(简称梁顶裂缝)作为高桩梁板式码头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攻关课题。在宁波港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分析梁顶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降低混凝土强度、梁顶部位割双缝等措施基本克服了梁顶裂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较快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通过预应力施加提高混凝土受拉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国内桥梁、铁路等工程建设。目前,预应力在水运船闸结构中的应用相对较少,缺少系统的设计分析方法。本文针对横拉门闸首门库混凝土裂缝问题,采用结构仿真计算方法的技术手段,对预应力参数设计方法体系进行了研究、并直接应用于船闸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3.
《水道港口》2022,(1):79-84
长江干线航道工程建设规模大、点多线长、内容复杂,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管理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和提升工程品质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要素与控制关键,提出其智慧工地系统的四层级架构体系,基于BIM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化智慧工地建设方案并开发了平台,为航道工程的智慧管控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4.
廖宏彦 《中国水运》2009,(1):243-244
混凝土裂缝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如何控制混凝土裂缝,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解决该问题对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专利名称:港口工程抛石基床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混合的复合基础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3 2 0247038.X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港口或海岸工程建设中水下泥岩地基之上的重力式结构的一种港口工程抛石基床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混合的复合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的进步,我国的工程建设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尤其是当前的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是国家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如今的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是由于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以使施工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同时如果施工稍有不当,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本文主要针对港口与航道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进行论述,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树开 《中国水运》2014,(11):334-335
河闸扩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防裂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文中将以某河闸扩建工程为例,在了解该工程混凝土施工基本概况的基础上,深入研讨该工程混凝土施工防裂技术的应用方法,对于其他工程施工,可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港口航道工程整治的特点,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的完善,进行施工方案的构建,满足港口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需求,促进施工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利堤防工程建设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防洪和蓄洪,因此,工程建设关注的重点问题就是整体堤坝结构的防渗能力是否达标。这就需要施工单位结合现阶段存在的工程渗漏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明确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优势,规范技术的操作流程。掌握技术应用环节中应当遵循的注意事项,以此来推动水利堤防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大件码头现浇墩台混凝土墩台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本工程码头的模板支承体系设计为工程重点,通过施工实践证明可以满足工程结构和施工荷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