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陈玮 《水运管理》2011,33(6):15-17
为适应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形势,保障我国航运业的顺利发展,从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背景入手,介绍相关法律框架,分析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最新国际形势和我国立场,预测温室气体减排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航运界实际情况,提出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是本世纪海洋环保的重要议题之一,日趋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给航运与造船业带来诸多挑战,但也为相关装备技术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和需求。通过调研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战略,梳理现阶段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应用情况,分析我国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未来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发展重点与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与技术布局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行业特殊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要求国际航行船舶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回顾了国际社会关于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进程,介绍了国际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和特征及技术性、营运性与基于市场的减排措施,在分析IMO对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立法进展及其可能对我国造船业、航运业、人才需求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以MEPC.304(72)号决议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尽快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目标是到2050年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以上,2100年前尽快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温室气体初步战略于2018年通过,针对船舶运输行业设置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以2008年全球温室气体作为基准,到2050年减少50%(碳排放减少70%)。这一目标的设置,充分展示了国际海事组织在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担当,同时也对航运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航运减排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事组织近期抛出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框架提出了不优惠待遇原则,而此原则与国际气候法上的国际环境正义理念相违背。基于人均平等排放权的原则是评价发展中国家承担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模式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船舶岸电项目并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能够实现以电力替代燃油消耗,显著降低船舶靠泊期间温室气体排放。充分研究分析现有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结合港口船舶岸基供电项目特点,明确了岸基供电项目基线确定、额外性论证、减排量计算、监测计划制定等要求,为港口船舶岸电项目参与碳排放交易提供了量化计算的依据。对某港口岸电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提出的方法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推动船舶岸电项目参与碳排放交易,促进岸电项目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班轮运输中船舶航速快,燃油消耗费用在成本中占比高.因此,与燃油消耗量密切相关的“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的实施将使班轮运输受到的影响较其他运输方式大.为研究减排市场机制对班轮经营的影响,比较了目前在国际海事组织讨论的三类主要市场机制的运行特征,分析了它们对海运运输成本的影响途径以及因实施海运排放交易体系(METS)和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基金机制(GHG FUND)而产生的碳成本.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集装箱班轮航线经营中不同船型、航速情景下,实施市场机制产生的碳成本随燃油价格和碳价格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班轮航线上,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降低航速,尽管使投入船舶增多,但整体营运效益得到改善.高速、大型船舶减速后带来的成本降低效应比小型、低速船舶来得大.  相似文献   

9.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和我国航运企业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回顾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进程,分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面临的挑战和进展及其对我国海运业的影响,建议我国航运企业摸清自身船舶CO2排放情况,研究各种减排措施,设置新船CO2设计指数,建立排放交易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技术、营运、市场3方面介绍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根据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实施对象、方式和进程预测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发展趋势,认为仅针对本国或者特定区域内国家的船舶所采取的单边行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只能通过全球性措施才能得以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各国及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鉴于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将航运业也纳入了减排的进程中,租船人和船东必须核算并报告其控制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崔燕 《中国船检》2011,(9):17-17
IMO在实现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立场坚定而鲜明,而且这个技术性的国际组织似乎不再满足于解决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对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引发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问题也颇感兴趣。  相似文献   

13.
何皛磊 《船舶》2012,23(3):15-21
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文章介绍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规则的发展进程以及新船能效设计指数的出台和影响,并对减排措施进行了探讨,着重阐述了采用气体燃料这一措施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志 《中国水运》2011,(6):48-49
通过分析现行关于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和相关要求,提出其对我国海运业造成的影响,针对我国的现状及履约能力,提出我国应该采取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尽管海运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仅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3.5%(统计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导致估计结果有所差异),但其总量却相当于德国整个国家的排放量。1990—2002年,海运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  相似文献   

15.
张爽 《中国船检》2023,(8):11-15
<正>MEPC80会议通过了2023减排战略,明确了中期政策,进一步推进国际海运减排进程。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MEPC 80)于2023年7月3日至7日在英国伦敦召开,此前一周还背靠背召开了第15次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会间工作组会议。经过两周密集审议磋商,会议最终通过了“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这在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会议还进一步明确了中期减排措施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7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MEPC 80)通过了《国际海事组织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提出到2050年前后实现国际航运业净零排放“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并设定了2030年、2040年两个指标校核点。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目标越来越清晰,船舶燃料转型是实现航运温室气体零排放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目前,航运绿色燃料供应链建设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早期阶段,韩国等主要航运国家正在加紧船舶绿色燃料供应、加注等产业链的布局,  相似文献   

17.
海运业是全球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等效CO2排放总量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大。为限制船舶温室气体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制定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简称“初步战略”)及目标,确定了短期、中期及远期减碳措施清单。文章对“初步战略”内容进行了分析,以“到2030年,国际航运单次运输任务的CO2排放量要比2008年至少减少40%”为目标,对“初步战略”短期措施中主要的直接努力减碳措施进行了研究,为我国海运业适应“初步战略”的减排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明 《航海技术》2012,(3):64-66
介绍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三项关键措施——控制船舶设计、建造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控制船舶营运的温室气体实际排放,以及建立碳排放市场机制。目前,前两项已经强制实施且不断提高标准,后一项也在积极筹划、推进。这些措施对我国压力巨大,提出应对之策是在船型开发和设备研发方面实现对多种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的突破,取得一批真正创新的成果;指出这涉及国家产业政策、主管机关、造船业以及相关设计和科研机构,需要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在能源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有效降低船舶能源消耗,有效控制船舶碳排放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的两个公式进行了分析。从船舶设计以及营运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关措施以降低船舶碳排放。  相似文献   

20.
正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规则和指导性文件,并于2018年4月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以下简称"初步战略"),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实现国际海运船舶零碳排放的愿景,开启了国际海运业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