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欧洲电力电子学及传动学会(EPE)每2年举行1次大会.2005年9月12~14日在德国德累斯登举行了第11届大会.会议讨论了电力电子元件横截面工艺和传动技术的现状.对电能效率、环保以及功率因数的要求和日益增涨的社会需求,促进了电力电子元件和传动技术的发展.大会最后1天的会议是和德国VDE电工学会(ETG)共同举行的.本次大会的东道主是德雷斯登工业大学,特别是其电工学院(ETI).来自全球参加论坛的专业人员、研究小组发表了大量论文.会议还举办了展览,展示了经过挑选的国内外企业的,特别是半导体元件行业的小型产品.  相似文献   

2.
上海南站站台雨棚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上海铁路南站站台雨棚是车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21世纪第1站"的精品工程.为了达到建筑质量和美观的效果,对站台雨棚超长钢结构高应力区释放温度变形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并对树杈柱端铰接节点进行优化,使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研究结论:通过对上海铁路南站站台雨棚特定环境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超长钢结构高应力区设置温度变形缝的新概念,开发的高应力区变形缝设计,在温度变形总量可控的条件下,达到了建筑结构连续、美观的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的分层铰接节点设计,实现了树杈柱端铰接节点的美化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在运输系统相互间的竞争和铁路内部竞争中,现代化的机车车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从用户的角度讨论了现代化机车车辆的功能特征,并深入研究了相互间的竞争以及铁路内部竞争和制造厂之间的竞争对机车车辆现代化的作用以及对今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春运,中国铁路的运行秩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所扰乱.纵现铁路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与自然抗争的历史.风雨雷电、大雾冰雹、地震塌方,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并没有阻挡住铁路延伸的脚步.由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的冬季通常干燥少雪,而北美、日本、北欧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铁路,则经常在冬季经受冰冻和暴雪的洗礼,从而总结出了一系列对付冰雪的办法.国外铁路是如何抵御冰雪天气的呢?  相似文献   

5.
李卫华 《铁道勘察》2008,34(1):68-70
客运专线的实施给铁路建设带来了生机,随着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的运用,也为铁路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武广XXTJ Ⅱ标段的现场施工情况,阐述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 用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成本变化.根据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找出了成本费用增加的原因和详细内容,指出了施工企业在客运专线施工中成本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貨車載荷容量的迅速增长,造成采用大型輪軸的必要性。輪軸委員会已提出四种直徑为38吋的車輪,以供投函表决。属于这一尺寸的两种寬输緣的鑄鋼輪,一种是一次磨損的(one weal-),另一种是二次磨損的(two wear),分別以CB-38及CC-38标記来表示。一次磨損的及二次磨損的寬輪緣辗鋼輪則以B-38及C-38标記来表示。所有的38吋車輪均指定装配在下級車軸(其車由頸尺寸为61/2吋×12吋)及G級增大輪座的車軸(raised-wheel-seataxle)(它的名义軸頸直徑为7吋)上。二次磨损車輪的設計,除輪輞厚度不同外,均与一次磨損的相同。具有7吋軸頸的G級滾柱軸承車軸已推荐作投函表决来批准。設計采用这种38吋車輪的車辆,具有两个二軸轉向架,其最大鋼軌載荷限度为315,000磅。設計供滑动軸承用的、具有同样載荷的車軸,将在以后提出。  相似文献   

7.
为了试验汉堡地铁今后车辆采用的新技术,将最近交货的17台DT4车辆装备了最新一代控制和传动技术,用MIRAC的控制技术系统取代以前DT4车辆应用的MICAS-S系统,变流器由GTO技术改为IGBT技术.新设计可以改造以前结构系列的DT4车辆.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项目立项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建设邯黄铁路的必要性,为该项目的立项建设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建设邯黄铁路,开辟了河北中南部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有利于降低工业成本,有利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的开发建设,为黄骅港提供了便捷的集疏运通路,增加了晋中和顺、左权地区的出海通路,增强了铁路网运输组织的灵活性及改善了路网的通达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重联机车组的单司机执乘,实现各台机车关键运行数据、安全状态和机车内实际场景的信息共享,将采集的重联机车组各节机车的复合信息通过自动组网的无线网络传送到位于首节机车驾驶台的显示器上,对显示的数据经过处理、自动判断以实现故障的自动报警.  相似文献   

10.
美国堪萨斯城南方铁路公司(KCS)在对其已使用半个世纪的德拉马斯编组场进行扩能改造中,采用了"设计-施工"的理念和提高编组场效率的创新措施.扩能改造工程的设计目标是使编组场的生产能力达到最大.除采用独特的线路设计以提高鳊组场的鳊组能力外,还将原有的切点式减速顶更换为能够连续精确控制速度的活塞减速顶,并在峰顶设置了可以从最高点就开始对溜放速度进行控制的轨道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将市域轨道交通(简称"市域线")作为解决市域通勤问题的重要途径,并将TOD模式引入其中,各地已陆续开展市域线的建设。为了有效推进国内市域线的建设,基于国内外各大城市在市域线和TOD这两方面的成功经验,梳理国内市域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市域线的规划与设计角度提出应关注的内容,并以南京的市域线建设为例,对其中应关注的问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有轨电车在我国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积极借鉴国外的建设运营经验,对有轨电车在我国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有轨电车线网的德国可为我国提供丰富的案例借鉴与参考。从服务范 围、建设运营中执行的规范、线路特征 3 个方面,分析德国有轨电车的技术特点。选取布伦瑞克、汉诺威、慕 尼黑 3 座城市的有轨电车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德国小城市、中等规模城市和大城市有轨电车的建设运营特征,不 同规模城市的有轨电车在功能定位、线路敷设方式、旅行速度、平均站间距、客流强度、乘客平均乘距等指标上 存在明显差异。最后,结合案例分析,从功能定位、线路建设标准、运营交路设置、换乘接驳规划、换乘站建设 标准等方面,阐述对我国有轨电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建立铁路工程保险索赔快速反应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保险制度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推行,在我国铁路建设工程项目中还处在逐渐推广和试点阶段,而随着国家加大铁路建设工程投资力度和建设项目市场化,工程保险也将逐渐成为铁路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铁路工程保险已经列入《铁路施工总价承包工招标文件》中,施工企业花重金购买工程保险,目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能得到保险保障。因此,施工企业应结合铁路工程特点,建立一套工程保险索赔快速反应机制,以有效分散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4.
针对武广客运专线区间线间距5m的双线隧道内采用上下行分别进行吊柱悬挂的形式,在施工及准备阶段遇到关于吊柱长度选型及吊柱限界误差确定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在施工中,解决了施工难题,对今后客运专线设计、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列举近年来国内地铁施工事故,分析事故原因,指出地铁工程风险管理在降低或避免各种地铁工程风险方面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特点.在总结国内地铁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安全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交通领域永恒的主题,针对当前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大好机遇,本文对高速铁路的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阐述了高速铁路系统运行的特点以及安全监控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并试探性地提出了高速铁路安全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进一步加强对严寒地区无砟轨道结构选型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这对我国修建世界上第一条严寒地区的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结合哈大客运专线哈沈段气候条件,提出了严寒地区无砟轨道结构选型的重点考虑因素,并提出了严寒地区无砟轨道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PPP模式风险研究和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项目风险水平程度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等级,再采用德尔菲法和核对表法,识别出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77个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了传统轮对、独立旋转车轮及耦合轮对等3种不同模式轮轨系统的导向机理,认为传统轮对虽然存在蛇行运动,但其自身却具有直线上的自动对中能力和曲线上的自动导向能力.应用也较广;独立旋转车轮虽然不存在蛇行运动.但在直线上的自动复原能力不如传统轮对.近年来在城市轨道车辆上被广泛采用;耦合轮对兼具前二者的优点.但其工程化尚有难度,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成功地应用于铁道车辆中。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盾构的掘进施工过程中,其始发段施工是事故频发的危险区段。为此,以武汉市地铁江汉路到积玉桥越江段施工为背景,选用FLAC3D软件对盾构穿过始发段全过程的土体扰动规律进行分析。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始发阶段盾构经过土体加固区时,土体横断面沉降槽呈现正态分布规律;将土体加固后,加固区的地表沉降很小,表明加固区土体受到的盾构施工扰动效应较非加固区明显减小;盾构中部通过加固区和非加固区分界面时地表沉降增加速率最大,盾构机前部和尾部通过时地表沉降增加的速率较小;盾构掘进过程中非加固区土层的沉降槽均呈现正态分布,盾构掘进主要影响盾构开挖洞口横向两侧18~22 m范围内土体,以及纵向15~20 m范围内的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