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室内试验对固化剂加固土、石灰固化剂加固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浸水膨胀系数和承载比等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2种压实度分别成型基准水泥稳定土、对比水泥稳定土(添加稳定剂)试件,采用3种水泥稳定土养护方法,探究压实度、浸水24 h条件和养护方法对水泥稳定土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养生方法 3是水泥稳定土最适宜的养生方法,压实度由87.7%提高至98.0%,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至少提高20%以上。浸水24 h条件对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具有削弱作用,基准水泥稳定土、对比水泥稳定土抗压强度分别降低约15%~19%、22%~26%。稳定剂能够有效提高水泥稳定土试件的的早期强度,对水泥稳定土最终强度也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约提高4%~5%。  相似文献   

3.
为详细研究石灰土的路用性能,系统分析了不同配合比、不同龄期时石灰土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室内抗压回弹模量均随着石灰剂量和龄期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碱渣掺量对刚性再生基层不同龄期下力学性能的影响,考虑不同的碱渣用量,通过养护龄期为7、28、90、180 d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对比分析不同体系间的差别.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各个碱渣掺量下半刚性再生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均不断增大;随着碱渣掺量的增加,二灰稳定半刚性再生基层在养护龄期的前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不断增大,且在碱渣掺量小于3%时,增加量较大;在养护龄期超过28 d后,随着碱渣掺量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逐渐减小,且在碱渣掺量超过3%时,减小量增大,最终小于不掺碱渣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在保证力学性能最佳的情况下,碱渣代替石灰的最佳掺量范围为1%~3%.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川中地区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 (底基层 )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强度增长规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于川中地区土质的三种稳定土基层 (底基层 )材料组成及材料设计参数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川中地区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底基层)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强度增长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川中地区土质的三种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材料组成及材料设计参数值。  相似文献   

7.
灰土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广泛,随着江苏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石灰土路基开裂、老化等劣化问题逐渐凸显,如何确定影响石灰土强度的因素及其各项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和浸水试验,研究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量和p H值对石灰土及素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素土和石灰土经过多次干湿和冻融循环,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很明显的减小,石灰土的强度比素土的减小幅度小,石灰土的干湿和冻融循环稳定性较好;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浸水过程中,浸水对石灰土强度、含水量和p H值的影响最大,因此,路基排水对石灰土的耐久性是至关重要的,研究结果可为江苏公路建设路基填土改良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试验对石灰细钢渣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石灰细钢渣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石灰细钢渣土用作道路底基层的力学性能优于石灰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试验对固化剂稳定细粒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和承载比性能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固化剂掺入量的增加,砂土与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增加;土壤固化剂的最佳掺入量为10%;固化砂土与固化黏土的最佳含水率分别为9.2%、14.3%。工程实例表明:土壤固化剂的掺入能够有效控制砂土与黏土路基的沉降,增加路基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0.
土壤固化剂稳定细粒土基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杨 《北方交通》2011,(5):53-55
利用室内试验对固化剂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冻稳定系数和承载比等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试验路段检测结果研究了GSS固化剂加固路基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