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车的日子     
摩托车迷爱车往往忘了自己,因为车迷们把有车看作是一种享受、一种寄托。车迷对车的感情,别人想像不到,更无法理解。有车的日子,即使没有钱,也并不难过。有车的日子,天空是那样辽阔。在工作繁忙、家事烦琐的日子里,摩托车给了我放松自己和直面人生的力量和勇气。  相似文献   

2.
我的海王星     
徐晓春 《摩托车》2005,(3):25-25
因为踏板车具有易操作、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一道风景线。每一个摩托车爱好者都想拥有一辆外观典雅,制作精细,品质卓越的好车,年轻小伙子对速度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我同样存在自由奔跑的梦想。可以说,我是一个如痴如醉的车迷,也是《摩托车》的忠实读者,从杂志中,我了解了不少有关摩托车的知识,也欣赏了许多名车的图片。当我在《摩托车》上,看到豪爵摩托车公司生产的海王星的介绍后,该车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一遍又一遍地看了此车的参数和性能介绍、资料,期待着有一天,我也能拥有此车。2004年8月的一…  相似文献   

3.
从拥有建雅SRZ150至今,玩车已有八年了,进口大排量车的诱惑,依然时常让我梦萦魂断.随着对摩托车理解的加深,我已经放弃了盲目推崇进口大车的想法,因为那毕竟需要很厚的资金做基础.作为成熟的摩托车爱好者应追求人车交流的过程,那是一种使你陶醉、让你的身心得到极大快感的体验,而这种感受我是在长江750上找到的.  相似文献   

4.
从拥有建雅SRZ150至今,玩车已有八年了,进口大排量车的诱惑,依然时常让我梦萦魂断。随着对摩托车理解的加深,我已经放弃了盲目推崇进口大车的想法,因为那毕竟需要很厚的资金做基础。作为成熟的摩托车爱好者应追求人车交流的过程,那是一种使你陶醉、让你的身心得到极大快感的体验,而这种感受我是在长江750上找到的。  相似文献   

5.
王渊发 《摩托车》2003,(9):20-20
本人是一位摩托车爱好者,在工作的36年中有20个年头从事摩托车驾驶培训教学工作,先后共买过十几辆摩托车,目前家中还有5辆完好的摩托车。 一天,我外出办事无意中发现一家摩托车行展台上摆着一款车,这款车把我牢牢地吸引住了。那是一台重庆嘉隆科技与江苏新豪科技机车制造有限公司联营合作生产的“嘉隆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县级摩托车零售商,从事摩托车销售已五年。由于过去对摩托车一无所知,对摩托车的质量、真伪根本无法识别,所以在第一年的销售工作中,完全就是一只无头的苍蝇,尽卖些小厂杂牌车甚至拼装车。一年下来亏损不说,还把小店的名声搞得一败涂地,我甚至怀疑进入这一行业是否是一种错误,还能搞下去吗?  相似文献   

7.
高飞 《摩托车》2004,(10):30-30
也许是受到父亲的熏陶,我很小的时候,就对摩托车有了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总盼望着有一天自已能够拥有一部得心应手的好车。  相似文献   

8.
熊熊的火焰     
2000年是我难忘的一年,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摩托车--本田CG125,这也是我与这铁"怪物"结下不解之缘的开始,虽说是辆不知转了几手的摩托车,但从其出厂铭牌上判断它的确是辆纯种本田车.我凭借自己的汽修经验对它重新进行了一番修理,修好后,从未骑过摩托车的我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开始学骑摩托车.一开始总是把离合放快了,又不加油门,起步便熄火,要不就是将油门加大了,离合放快了,人车一起窜了出去.  相似文献   

9.
说起摩托车,我可算是个超级车迷了。我对摩托车的感情用“痴迷”来形容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不管它是一辆怎样的车,只要是摩托车就能使我为之心动,而大排量摩托车更是让我心仪已久。在我们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西部小城里,很难见到超大排量的摩托车。一次我正在吃饭,一位摩友突然打电话来说:“快来,××车行里有一辆雅马哈1300旅行车。”我一  相似文献   

10.
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两年前街头的一次偶遇让我走进了这个摩托车世界。说句内心话,我很喜欢贵刊,因为它给予了我丰富的摩托车知识,并培养了我对摩托车的良好兴趣。下班回家抑或是周末闲暇,我都会捧着一本《摩托车信息》细细地品味其中每一个段落。虽然,我也是一个十足的汽车爱好者,但是我很反对“摩托车产业是一个夕阳产业”这一说法。因为,汽车和摩托车作为交通休闲工具是并不冲突的,正是因为摩托车那种人车合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驾驶乐趣和集实用性、经济性、方便性为一体的风  相似文献   

11.
乐在改装车     
我想在2001年打造出6辆车型各异具有中国特色的改装摩托车,由于经费问题没能如期完成。但是我打造出的这辆“军旗牌”摩托车,却是我改装过的四辆摩托车中最满意的一辆,如不看发动机的话,那简直就是一辆地地道道的美国哈利巡航车。军旗摩托车给人的是一种大车的感觉,23.5kw的发动机,高昂而骄  相似文献   

12.
呼唤中国车     
从刚开始投师学艺到现在自己开门营业搞修理,屈指一算,跟摩托车打交道已经几年了。其间摸过不少车,也骑过不少车。但直到现在痴迷摩托车的我也未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朋友对我说,你也该买辆车了。我只好说等等吧。等什么呢?等我国加入WTO外国车长驱直入时买辆中意的洋车吗?不,我一直等待着买辆完  相似文献   

13.
越南是一个拥有数百万辆摩托车的摩托车消费大国,然而多年以来这里是日本摩托车的天下。前几年一些越南朋友告诉我,越南人穷归穷,但对摩托车却十分讲究,要一步到位买日本货,中国车看来难以进入越南市场。尊重当时实际,不得不认可这一观点。 1998年,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中国摩托车终于打入了越南。仅一年多时间,越南各大城市街上跑的中国车越来越多。许  相似文献   

14.
刘永 《摩托车》2005,(11):25-26
我接触摩托车是在1996年,当时我刚从成都一所技校学习摩托车修理回来开业,由于手头拮据,购买一辆新车成为梦想。后来我花300元钱买来一辆即将报废的成都CD250二冲程摩托车。根据自己从技校学来的知识,我把它彻头彻尾地翻修了一遍,终于可以骑着上路了,在当时能骑上摩托车的人并不多,骑着真正属于自己的车别提有多舒心了。但由于频繁地维修和该车“油老虎”的贪婪,让我不得不放弃了它。后来,我又买了一辆二手的南方NF125摩托车,  相似文献   

15.
爱上奔波     
杜启弘 《摩托车》2015,(4):112-115
有人说过,每个男人都有一个飞行的梦想,而摩托车是现在最能接近这种体验的工具。的确如此。在23岁那年,一次外出办点事,借了朋友的一辆建设小踏板骑。就是城市里这短短的一段路,彻底让我着了魔。回到单位,1个小时后从快感中平静出来,就说了一句话:"我要买辆摩托车"。大家都说我疯了。从那时起,我迷上了摩托车,迷上了在路上……有一个漫画很好,说的是一个车迷对摩托车的爱是从公路跑车—街车—巡航车—越野车,最终演变成拉力车的过程。我也  相似文献   

16.
幽默     
一个青年骑摩托车准备行驶时,被后面一辆摩托车撞了一下,小青年手指着车牌子对那人吼道:“你看看我车牌号码,(00544)动动我试试。”那人指着自己的车牌子对他说:“试试就试试(44944)。” (范延庆)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现在的男人,没有几个不喜欢车的,有的钟爱汽车,有的珍视摩托车。就摩托车而言,那是最容易触及年轻人激情的一种魅力无限的机器。我想这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一个狂热车迷来说,更有一种解不开、叙不清、了不断和梦不醒的缘。  相似文献   

18.
刘洪波 《摩托车》2005,(8):23-24
真正第一次接触摩托车,是1991年秋季的一天,在家待业无聊的我,那天下午正在看电视,突然听到摩托车的声音由远渐近,出门一看,是大哥骑着借来的摩托车回家来了。那是一辆浅蓝色的车,侧盖上贴着K90的字样。大哥仅简单地介绍了一遍,如何启动,抓离合,挂挡,加油门,松离合,我迫不及待地上了车,按照步骤,起步成功了,我骑着车到了麦场里,加挡加油门,当时那个痛快劲儿就甭提了。骑了也就五六分钟,大哥强行收回了车,可仅这五六分钟的感觉就再也挥之不去,从那时我就决定工作之后,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车。1991年年底我参加了工作,当时工资少得可怜,每月…  相似文献   

19.
梁书安 《摩托车》2003,(8):13-14
我是一个摩托车迷,摩托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90年代初,只要看见哪怕是几种单调品牌的摩托车在大街小巷上穿行,就羡慕不已,暗自发誓一定要拥有自己的一辆摩托车。经过多年积蓄,1994年6月初,经反复比较,我终于用1.2万元购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嘉陵JH125。当时我把这辆车往宿舍大院一放,就引来不少围观者,大家品头论足,大加称赞。因此,我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心里乐滋滋的,我一连几天兴奋难眠,心里总惦记着存放在车库里的那辆崭新的“大黑  相似文献   

20.
车,不管什么车,都会令我全身涌动出无比的冲动。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我痴迷的就是摩托车。我与摩托车的情缘还是在1987年结下的。虽然当时我第一次骑的车,仅仅是一辆建设50。当我骑上车子,一脚踹下启动杆,随着油门轻松地转一下,车子一下子就发动了。同时我的心也随着车子启动了。呵呵,确切说应该是紧张、兴备与激动。那感觉至今难忘,好极了!后来接触的车子逐渐多了起来,一见到它便总会泛起驾驭它的欲望。在当时摩托车还是奢侈品,种类也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我先后骑过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