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我管区内发生了8名工人急性TDI中毒,其中一名当即出现了抽搐、意识丧失。均住院治疗,部分病人出现了脑电图和肌电图异常改变,经对症治疗,半年后随访,4名脑电图异常者,仍没有恢复。8名中毒者,除表现了TDI的刺激和致敏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了神经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建筑段弹切麻刀车间工人,在一九七八年九月弹切新进来的麻刀后,所有的工人都出现程度不等的发冷发热、周身不适、胸闷、发蹩咳嗽、气短等症状。为了摸清发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我们进行初步调查,结果如下: 生产过程和劳动条件麻刀是建筑部门合泥中不可缺少的联合物。该段使用的麻刀是大兴县麻刀厂的产品。该厂是把破旧麻袋和麻绳头等剪短,拆散而成。长短大约2尺  相似文献   

3.
从接触羽绒粉尘作业工人的临床表现,X 线表现及机体免疫状态和遗传毒理学方面对羽尘的职业危害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接尘工人主要出现了咳嗽(占20%)、咳痰(占16.7%)、气短(占10%)、胸闷和胸痛(占10%)等呼吸系统症状.同时检出有皮肤过敏者占10%.在IgG、IgM、IgA指标及微核率方面接尘工人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低压性缺氧的环境造成了进驻高原后的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的改变.出现头痛、睡眠障碍、腹胀腹泻、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咳嗽咳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轻症可认为是人体适应性的生理变化.无需治疗,而重症因为可以导致急性高原病的发生,需要重视,采取措施,早期防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铬矿渣粉是制造玻璃的原料,其化学成份为CaO25~35%,MgO27~31%,Fe_2O_310~20%,Al_2O_33~10%,Cr_2O_34~6%,SiO_26~10%,具有强硷性,100~180目的粉末。 1987年5月铁路某车站发生一起有铬矿渣粉引起的中毒事件,13名工人收卸一车(61吨共1220包)铬矿渣粉,由于运载和包装不严,卸车时粉末撒漏飞扬,浓度很大,又当时气温较高(35℃),工人虽均戴有普遍纱布口罩,可卸到约一半时,工人均减呼吸紧迫,喉、鼻受刺激难受,头晕、咳嗽、恶心,重者呕吐,腹痛,似重感冒症状。经医院检查:眼睑、喉头轻度充血外,手、脸皮肤无异变,心(一),肺透视(一),血、尿常规未见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接触四乙基铅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我们对36名从事油槽车洗刷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南关岭洗罐站承担铁路运输油槽车洗刷任务,洗刷油类较多,以洗刷汽油、柴油车辆为主。1982年3月1~30日对大连铁路分局南关岭洗罐站、洗罐工人36名全部男性、年龄20~53岁、平均36.5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飞跃发展,石油产品已成为铁路主要运输物资之一,而油罐车的清洗任务也相应增加。为探索洗罐工人接触汽油对健康的影响,给改善劳动条件提供依据,在院、站党组织领导下,由齐铁中心防疫站、中心医院、白城、海拉尔、加格达奇分局卫生防疫站共同协作,在深入了解×××洗罐站生产情况、工人劳动条件的基础上,对洗罐工人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可能接触超低频磁场工人中的白血病、急性骨髓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情况作了调查分析。对象为25—64岁男性工人,以职业情况分为3组,即“可定”接触组,包括从事电的这类工人;“可能”接触组包括操作电动机、电焊机的这类工人;除此之外为非接触组,资料来自死亡证书和国家癌症登记挡案。分析结果为:“可定”接触和“可能”接触组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度分别为1.9(95%可信限1.0~3.5)、1.4(1.1~1.8),  相似文献   

9.
电务器材厂通信车间印刷电路板操作室面积为30m~2,无机械抽风设备,13名工人直接用手拿浸了松香水的棉纱擦电路板,描板所用油漆稀料也是松香水,盛油漆的小盒距呼吸道很近。一名工人下班后头晕、恶心、全身乏力,休息后症状缓解,第二天上班1小时后又出现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目眩,同时工作的其他八名工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类似症状,脱离作业后症状减轻或消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5月 10日 2 0 :0 5 ,某单位SARS办报告 :一职工发热 38℃ ,住SARS定点医院。经核实该患者初步诊断为“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2 0 :2 5 ,立即对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1 流行病学调查患者 ,男 ,41岁 ,5月 10日入院时 ,体温 40 2℃ ,咳嗽 ,无咳痰、胸闷、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红、咽痛、吸吸加速。WBC :7 8× 10 9 L ,中性粒细胞 75 %,淋巴细胞 2 5 %,胸部X光片显示 :左下肺有炎症阴影。初步诊断为“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5月 12日经专家会诊确定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  相似文献   

11.
周××,男性,52岁,油漆配料工。患者入院前2月出现头昏、乏力、腰背酸痛,经休息上述症状仍未减轻。同时伴有胃纳减退,体重下降。近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尚能坚持工作,曾用中药治疗,无明显疗效。今年6月26日苯作业工人复查时,白细胞64000/mm~3,幼稚细胞占21%,当即送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住院。以往无明显发热和出血史。74年发现高血压,80年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曾诊断为“冠心病”,同年职业病普查白细胞5800/mm~3,血色素14g,血小板110000/mm~3,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暑季炼钢铁、炼焦、炼油、熔铜、铸造、锻造、热处理、制玻璃、烧砖瓦、印染等高温作业和建筑、搬运、养路等露天作业,因为高溫,特別是与热辐射相结合的情况下,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影响很大。在高溫影响下,机体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体溫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增多加深,汗量增  相似文献   

13.
18名卸车作业工人于1984年7月5日10至12时在某车站两节车上搬卸碳酸氢氨化肥。两节车厢在发货站曾装过空电石桶,致使车厢底上的有10~30cm厚的灰色粉末。车厢内作业时,天气炎热(室外温度35℃),绝大多数工人未穿长衣裤和袜子。卸货人员在工作1小时后相继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胸闷、蹩气等中毒症状,同时暴露部位皮肤发红,痛痒难忍,坚持完成卸车任务后,工人们用水冲洗痛痒皮肤,即出现皮肤大片剥落灼伤。 18名工人立即送往县医院治疗。其中13人在事故发生后18小时内,先后给予5%葡萄糖盐水加维  相似文献   

14.
减压病是潜水员和沉箱(隧道)高气压作业工人较为常见的职业性疾病。由于暴露于高压环境的压力、时间、呼吸气体介质、劳动强度和减压速率不同,当患减压病时,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体征存在着某些差异。为把不同环境所引起的减  相似文献   

15.
CO急性中毒后发症,系指CO急性中毒昏迷清醒后间隔一定时间续发性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而言。后发症国内外屡见报道,黑色冶金企业尤为多见,约占急性中毒的30%左右。职业病临床一般分为五种主要症状或类型,即精神症状,神经症状、震颤麻痹、其它脑部症状及周围神经炎等。轻者经合理治疗病情可好转或治愈,重者久治不愈,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目前关于如何防止后发症的专题论述尚未见报道,只是在分析后发症病例中略有提及。鉴此,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铁路某货物搬卸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包装漏料污染皮肤、衣服,通过皮肤吸收而引起的急性重度对硝基苯胺中毒6例报告。中毒患者均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经特殊解毒药物及对症治疗痊愈。这次事故教训应引起铁路货运部门和劳动安全、劳动卫生监察机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殷行洗罐站是目前铁路上最大的洗罐站之一,于1965年建成使用,洗罐能力有普洗台位12个,特洗台位4个。目前每月完成洗罐任务800~1000辆左右。粘油、轻油罐车采用蒸汽和水洗。该站原有污水处理设备,除处理四乙基铅的接触沉淀池外,只有平流式隔油系统,处理效果达不到国家工业“三废”排放标准,致使大量高浓度含油污水排入河流进入黄浦江,严重污染城市水源。  相似文献   

18.
我院最近收治一例高压风致使食管破裂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患者付××,男性,40岁,工人。1979年12月28日夜1点钟,患者未带口罩粉刷墙壁,移动混有电石渣的高压风罐时,因开关失灵,高压风(风罐內压6公斤)冲入口腔。患者立即离开风流,当时感觉胸及背部疼痛难忍,呼吸困难,颈前部肿胀,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货运贯彻“增吨、压点、加密、提速”工作思路,“增吨”必须落实满载、增载和防止超载;“压点”必须提高货运作业效率;“加密”必须提高货场装卸能力;“提速”必须强化货物装载加固工作,以实现挖潜扩能,提高运量,增运增收。  相似文献   

20.
西安车辆工厂于1979年曾接收二机部某厂两辆装氟化氢罐车入厂检修。二机部某厂是化工方面生产企业,氟化氢为主要生产原料。1979年12月28日我厂正式开工拆修车体。用气焊气割罐车配件时,有一种刺激性的气体放出来,作业进行半小时,有1名工人晕倒,3人头晕、眼干、咽部干痛、胸闷、咳嗽的感觉。以后又有30余人相继不同程度的出现上述症状。事情发生后,西厂医院工业卫生科医务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初步认为工业毒物所致的中毒事故,建议停产,并请西安市中心医院职业病科、中心防疫站等有关部门来厂协助调查,体检测定。根据现场毒物浓度测定,分析、调查及病人临床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