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当前采用的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模型精确度不高,无法准确描述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建模方法,通过计算航道弯曲半径,及船舶安全通过的最小弯曲半径,分析航道弯曲半径与船长关系,计算船舶能够顺利通过的弯曲航道宽度,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数与航道曲率之间的关系,利用最小平方法确定交通事故数与航道曲率之间关系误差,从而建立航道曲率与相对事故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航道水深和航道宽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顺直河道单线航行和双线航行航道宽度,确定了顺直河道长宽比与船长的关系,并计算船舶安全通过弯曲河道所需最小航宽,并对其中参数进行计算,综合二者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建立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建模。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弯曲河流和航道尺寸与船舶通航能力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依据船舶通过内河弯曲航道运动规律,考虑取水口对船舶航行的影响特点,以某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建立船舶通过内河弯曲航道凹岸取水口处安全横距计算模型。为保证船舶安全通过弯曲航道中取水口所导致的横流区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江鸡笼洲滩近年来发生多起船舶偏航搁浅的问题,对航道线平面布置进行研究,通过对原形进行流态观测和实地调查,从水流运动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在弯曲河段航道航行的船舶在横流作用下容易偏离航道,横流作用是引起船舶偏航的主要原因,临河建筑物及其设施对船舶航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鸡笼洲滩航道线平面布置的优化方案,为实施3000吨级航道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赵亮  余丹亚  林文升 《珠江水运》2023,(21):109-111
为了摸清航道自身通航条件,提高航道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对比分析漠阳江下游河网区主要航道历年水深测量图,航道跨临拦过河建筑物现状条件,以及河流水文泥沙和河床冲淤演变分析,提出在.不改.变航道现有规.划等级的前提下,将漠阳江下游河网区主要航道的维护水深由目前的05~12m提高到13m,实现全网主要航道统一水深,使航道部门对外公布的航道水深条件更接近实际,提升航道信息对船舶航行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研究船舶通过弯曲航道运动规律基础上,根据取水口对船舶航行的影响特点,建立船舶通过取水工程弯曲航道取水口前方水域安全横距计算模型。为取水口前方主航道中过往船舶安全通过弯曲航道中取水口所导致的横流区域,与取水口保持一定的安全横据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华兴  郑子龙 《水道港口》2009,30(4):272-276
为研究限制性航道弯曲段的航道加宽值问题,分别对弯曲航道加宽处的平面布置,加宽值ΔB的计算公式以及加宽值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通过对船舶(队)在弯道段航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弯曲航道加宽值的主要因素为弯曲半径、船舶(队)长度及航道宽度。按照各种运行条件下提出的弯道加宽值的经验公式,对加宽值ΔB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各公式的计算结果,提出了推荐加宽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海船进出内河航道,然而我国内河弯曲航道宽度有限,加上受弯曲航道扫弯水的影响,大型船舶在内河弯曲航道航行潜在一定风险。船位摆置决定了航行于航道中的船舶能否顺利过弯,在长期航行实践中,主要采用“挂高取矮”这一经典过弯航法。目前,国内外对船舶过弯时船位摆置的量化研究较少,驾引人员大多只凭借经验,并不能根据实际水流条件,准确判断船舶过弯时应摆置的船位。因此,基于“挂高取矮”航法,建立船舶过弯船位摆置数学模型,通过Matlab分别对过弯船舶横移量和航迹带宽度与偏航角和横流的关系进行数值计算,量化研究船舶船位摆置方法。结合尹公洲弯曲航道,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数值计算结论可信,且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跨越航道建筑物的通航净空高度是《海轮航道通航标准》的一项核心内容。船舶水线以上高度是通航净空高度计算的关键参数。《海轮航道通航标准》制订过程中,根据各类营运中实船的数据,按一定的保证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各类船舶的空载营运状态下实际吃水与满载吃水的合理比值。按照该比值计算了全球现有实船航行时水线以上高度。同时结合调研国内外桥梁资料,确定《海轮航道通航标准》采用的船舶水线以上高度表。内容系统全面,对跨越航道建筑物设计和建设以及保障通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跨越航道建筑物的通航净空高度是《海轮航道通航标准》的一项核心内容。船舶水线以上高度是通航净空高度计算的关键参数。《海轮航道通航标准》制订过程中,根据各类营运中实船的数据,按一定的保证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各类船舶的空载营运状态下实际吃水与满载吃水的合理比值。按照该比值计算了全球现有实船航行时水线以上高度。同时结合调研国内外桥梁资料,确定《海轮航道通航标准》采用的船舶水线以上高度表。内容系统全面,对跨越航道建筑物设计和建设以及保障通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此文通过对船舶在弯曲航道改向操纵的准确性分析,提出克服和减少改向操纵误差的方法,使船舶在弯曲航道中能较为准确地航行在计划航线上。  相似文献   

11.
在弯曲通航河流上修建桥梁,其通航净宽对船舶安全航行及桥梁结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水槽模型试验成果,结合已有研究结论和有关标准及规范,提出了弯曲通航河道桥区通航净宽的计算方法,供航道和桥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减少弯曲航道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总结弯曲航道的特性,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得出弯曲航道船舶碰撞事故的原因。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减少弯曲航道船舶碰撞事故的对策:船舶在弯曲航道能见度较低时航行,驾驶员应加强瞭望,谨慎驾驶,正确使用灯光和声号;船舶之间要保持联系;根据水流合理设计航路;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船舶交通法规;提高船员的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及时播报弯曲航道水流、能见度等信息。  相似文献   

13.
将航道锚泊区按港口配套航道锚泊区、航道临时配套锚泊区、过河水工建筑物配套锚泊区及大型船舶锚泊区等进行分类,探讨4种锚泊区的功能需求及规划原则,并提出实施建议,以促进内河航道锚泊区的建设,加快广东省内河航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弯曲航道通航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弯曲航道水流流态复杂,是事故多发地段。文中分析了弯曲航道航行事故发生的影响因子并建立起了弯道通航可靠性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提高弯道通航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梧州海事局辖区浔江水域的航道条件恶劣,暗礁丛立,航道弯曲浅窄,是船舶航行的险要航段.虽然航道经过多次整治,但是枯水时期的航道维护水深仍达不到三级航道要求,满足不了稍大吨位船舶的吃水需要,驾驶人员操纵稍有不慎,将会酿成事故,为此,笔者提出该航段概况及航行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天然弯道(不考虑潮流影响),以航道宽度作为弯道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提出弯道跨河建筑物最小跨度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天然弯道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与船舶的航迹带宽度、风致漂移量、流致漂移量和建筑物墩部紊流范围密切相关。航迹带宽度、风致漂移量、流致漂移量和建筑物墩部紊流范围越大,弯道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也越大。从通航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天然弯道流致漂移量、建筑物墩部紊流范围和弯道跨河建筑物最小跨度的数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船舶航行下沉量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船舶航行下沉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针对非限制性航道、挖槽航道和限制性航道,将不同船舶航行下沉量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规定的船舶航行下沉量值只适用于非限制性航道,对于挖槽航道和限制性航道,其规定值偏低.更准确的计算船舶航行下沉量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航道底床顺平情况下安全航行水深的计算方法以及沙质和淤泥质底质分布区安全航行水深的确定方法基础上,探讨沙波分布区安全航行水深的计算方法,为航行安全和航道的治理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迪  吴君 《中国水运》2005,(11):56-57
长江镇江段航道异常复杂,京杭运河与长江在这里交汇,船舶流量密集,而尹公洲航道弯曲成“Z”字型,枯水期航道最窄处仅220米,且有47道客汽渡线,在这样的航道内实行船舶定线制,改变沿袭千年的航行习惯,难度可想而知。安全的责任,海事的使命,激励着以陈桂平局长为首的镇江海事人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20.
郑贤俊 《中国水运》2004,2(4):116-117
船舶航行在海洋上是用天文航海、地文航海、雷达、电测向仪和GPS等方法测定船位,将测定的船位绘在海图上再制定航向,船按该航向航行.内河航道狭窄、弯曲,要求驾驶员时刻掌握本船在航道上的位置,以正确的航向航行,安全地操纵船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