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车载充电机的技术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实用化和大众化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本文首先介绍了充电机的分类、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方式和车载充电机的技术要求,分析了车载充电机技术发展现状及车载充电机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汽车.拖拉机》2014,(2):1-2,7
新动力汽车以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了车辆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新动力汽车产业具有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技术领域广、带动范围大、社会影响深等特点。发展新动力汽车产业,可以推进机电能源技术协同发展,加速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因此,探索新动力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总结新动力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对我国新动力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茜 《汽车与安全》2006,(12):20-23
汽车电子在汽车产业发展中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完善和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汽车电子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片广阔的前景。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在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日益严格的要求,以及人们对车载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需求,为汽车电子提供了发展平台和机遇。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车载终端T-BOX作为汽车网联化关键零部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对T-BOX的系统架构梳理、T-BOX主要功能的分析,展现了T-BOX当前技术现状,并结合车路协同技术路线,对T-BOX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在讨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径选择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技术路径选择思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及进行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灵敏、高定位精度、高可靠性的北斗-GPS双模车载导航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GPS的技术应用弊端,提升整体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中国汽车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对抢占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制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历程进行系统阐述,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5G技术应用的落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术技能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车载设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国内汽车电子技术及相关专业课程以电子技术类为主,而涉及汽车智能设备开发、测试以及整车厂零部件在线检测等内容的课程较少。在深入调研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的基础上,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为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的世界汽车产业,面临着视听、消费电子和移动产业曾经和正在发生的技术方向和技术轨道的转移。但我国现有汽车产业并不是从远期制定技术战略,中国汽车产业在汽车动力技术轨道上的思路和作为,仍然在重蹈我国移动通讯领域的覆辙。像100年前一样,一旦某一项新的技术成为主导,世界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0.
实施技术跨越战略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基础,以及我国汽车产业跨越模式的选择,并提出我国汽车产业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对策和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镭射 《上海汽车》2004,(11):1-2
随着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汽车市场需求个 性化与多样化的演变,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特征 是向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一方面, 汽车产业发展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 烈;另一方面,先进制造技术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冲 击是全方位和颠覆性的。未来汽车先进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2.
按照产业政策的基本体系,从汽车产业结构政策、汽车产业组织政策和汽车产业技术政策三个方面对《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行研读。研究认为,政策意图是要建立我国自己的完整强大的汽车产业,提出了全面贯彻执行《产业政策》的几项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3.
用于车用燃料电池的车载制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几种车载制氢技术,基中最有前景的车载制氢技术是车载汽油制氢技术。其工业化,有可能引起炼油技术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漓沙 《汽车与配件》2010,(36):46-46
<正>不久前,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前装市场推出了车载数码播放娱乐技术平台。这新型的无机芯数码播放技术,相比目前市场上的车载DVD、车载CD播放系统,有着诸多优点。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好帮手国内前装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平,就车载数码播放娱乐技术平台的功能及技术特性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5.
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汽车产业增长的新动力,电子电气硬件系统架构的先进性以及数据处理的速度直接影响智能汽车的性能。本文综述了国外智能汽车(以奥迪A8、宝马7系和特斯拉为例)的车载传感器、自动驾驶控制器和车载总线技术等电子电气架构的组成。通过分析认为,基于高速以太网总线技术的多传感器、多控制器相融合的电子电气硬件系统架构将是今后智能汽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热点”,TFT车载液晶仪表的应用能够提高纯电动汽车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性价比。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关乎民生,更关乎国家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研发时间相对较晚,故此,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正确认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在改革与创新中抓住发展契机,完善行业发展结构,可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强化对核心技术的深入研发.  相似文献   

18.
论汽车产业的二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汽车产业二次创新的必要性1.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分析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1986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中首次提到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综观20年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我国汽车产业一直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初衷引进技术为的是在中国企业中得到扩散,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在引进国外技术后只是简单地模仿运用,不注意消化吸收,更没有进行积极地创新。技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11,(8):53-53
近日,日本电装公司的车载净离子发生器获得日本汽车新闻主办的2011年度汽车用品大奖之“功能用品奖”。电装车载净离子发生器采用了夏普的空气除菌技术“正负簇离子技术”,结合电装的车载技术.用于噪声.振动及高温等特殊车载环境下改善空气质量.可高效去除车内漂浮的病毒、细菌和异味,此外还具有保湿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政 《时代汽车》2021,(1):14-15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不断发展,车辆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车载以太网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车载以太网的特点及其应用过程,着重研究了车载以太网的DoIP诊断通信技术,剖析了DoIP技术对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四个网络层级的需求以及DoIP数据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