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合理设计气体灭火房间气流组织,以沈阳某地铁站通信设备室为研究对象,通过送、排风口位置及下排风口风量的变化,设计出4种不同的气流组织方式,利用 CFD技术模拟房间内部空间气流分布情况,通过对速度场及温度场的分析,指出气体灭火房间设置下排风口并不是最有效的气流组织方式,建议在下排风管上设置电动风量调节阀,正常运行时关闭,气体灭火后排废气时开启,并提出地铁车站气体灭火房间气流组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天津某地铁车站变电所变压器室气流组织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强  刘欣  陈磊 《隧道建设》2010,30(4):396-401
以天津某地铁站变电所变压器室为研究对象,通过送回风口位置的变化,设计出4种不同气流组织方式,利用CFD技术模拟房间内部空间气流分布情况,讨论气流组织方式对变压器室换热效果的影响。通过对速度场及温度场的分析,提出变压器室气流组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推荐较好的气流组织方式,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网络主机房的洁净特点,通过对几种洁净气体灭火剂综合性能的详尽比较,介绍网络主机房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出小型网络主机房宜设置无管网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4.
针对静音型电源车通风散热要求,计算了车舱内柴油发电机组的散热量和整车通风量,根据通风量的大小对电源车通风散热结构进行了设计,包括进、排风口的大小、位置以及进、排风方式,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 CFD)方法对通风散热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车舱内流场和柴油发电机组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所使用的计算和设计方法是合理的,车舱的通风散热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半横向通风送、排风孔形状和大小对隧道通风的影响,建立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半横向通风孔物理模型;通过测试分析,研究了隧道内风量与风道内风量的关系以及不同风孔大小对隧道及风道静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通风动力下,送、排风孔面积越小越有利;在相同排风孔过风面积下,较高排风动力对应的通风效率较小;当变化风孔类型时,在送风段,风孔面积对风道内静压影响比较明显,在排风段,风孔形状对风道内静压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风系统是维持特长公路隧道正常运营所必需的,包括机电系统及土建结构两大部分,其中土建结构包括通风斜井或竖井、地下风机房、联络风道、送排风口、运输通道、逃生通道等。以河北张涿高速公路分水岭隧道为背景,介绍了通风系统土建结构的设计原则和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采用分布式的送排风口布置方式来避免大送排风量所带来的送排风口结构处理问题以及采用并联式的排烟口布置方式以缩短相邻隧道火灾时的排烟路径长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某专用应急排风车的应急响应能力,设计了一种多风道吸风段部件,对使用新设计部件的应急排风车进行了整机排风性能试验,得到了不同的负压设定下的风机响应频率、总排风量及管道截面多个测点的风速响应。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出了P-f (压力-频率)、P-Q (压力-风量)和f-Q (频率-风量)等经验公式,为后续应急响应提供了参数设定依据。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得到了管道截面的风速分布云图,为更准确的风量测试提供了新思路。试验结果表明,新结构可显著提高系统的排风量及风速,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轿车涂装线喷漆段送、排风系统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送风系统的主要控制参数包括送风风量、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等,排风系统的主要控制参数包括排风风量和排风循环水量等。送、排风系统一旦按照设计的参数施工完毕,将无法改变或后期改造成本很高。因此,在设计轿车涂装线喷漆段时正确计算送、排风系统的送/排风量、加热量、制冷量、加湿量和循环水量等公用耗量至关重要。简要介绍了轿车涂装线喷漆段送、排风系统公用耗量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特长水下隧道不设竖井运营通风方案下的参数优化,依托青岛第二海底隧道在海中不设竖井的新型运营通风方案,利用CFD软件Fluent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别研究2种不同形式排风口(整体式和分离式)、排风口面积、风阀及顶部烟道分岔口位置对风流局部阻力系数的影响,得到最优通风参数及相应的局部阻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新型通风方案时,整体式排风口优于分离式排风口;2)随着排风口面积增大,排风口段局部阻力系数逐渐减小,减小速率逐渐降低,排风口面积宜取45m~2左右;3)随着风阀与排风口距离增大,局部阻力系数逐渐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大,风阀与排风口距离宜取10m左右;4)随着顶部烟道分岔口与排风口距离增大,局部阻力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顶部烟道分岔口与排风口距离宜取10~20m。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CO_2)气体保护焊形成的焊接烟尘具有很大危害性,治理方式通常有全面通风、局部通风和除尘处理3种。某焊接车间在全面通风基础上,采用了局部下送风上排风的处理方式,并设置过滤系统和内循环系统保证冬季温度,最终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1.
胡清华 《隧道建设》2017,37(1):62-67
武汉三阳路隧道为穿越长江的城市公路和轨道交通合建隧道,具有环保要求高、长度长和空间受限等特点,通风排烟系统设计难度大,且影响隧道的投资、运营费用、行车安全和防灾救援。为了解决洞口环保问题,对不同通风方案的气流组织、初期投资和运营费用进行研究,确定了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案;针对公铁合建防灾要求高的特点,结合横断面布置,合建段公路隧道采用重点排烟,地铁隧道采用分段设置排烟道的纵向排烟方式,并采用模拟分析的方法对典型火灾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2.
唐化程 《隧道建设》2009,29(1):54-56
地铁车站运营过程中的能耗问题一直是影响地铁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之一。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实施之后,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有了新的途径。对地铁车站设备管理用房空调设计中新风量的取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比较。新标准解决了目前工程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新风量取值偏大、从而导致新风冷负荷占空调负荷比例过大的问题。该标准在武汉地铁二号线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祝和意 《隧道建设》2016,36(11):1366-1371
目前国内地铁工程采用盾构法在瓦斯地层中施工经验较少,且无相关规范参考。在论述高瓦斯隧道施工控制原理及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从前期准备、瓦斯压力段分区及涌出量计算、关键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分析与论述。为了适应高瓦斯隧道工程施工需求,进行瓦斯监控系统、通风系统及盾构局部改造与设计;同时,从隧道内渣土运输、渣土改良、盾尾密封及盾构掘进参数控制等方面,对高瓦斯隧道掘进过程关键控制技术进行全面研究。工程实践证明,通过应用瓦斯监控系统及其施工控制关键技术,实现了对土压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内瓦斯量的有效控制,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利用ANSYS/FLOTRAN软件对南安(金陶)—厦门高速公路(厦门段)莲花公路隧道进行火灾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同一火灾规模在不同风速下,火灾时隧道内火风压特性及其对通风气流组织的影响,为厦门段莲花隧道和与其相似的大坡度公路隧道的消防预案和火区火风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鹏  林迪  申健 《隧道建设》2013,33(5):393-397
针对西安地铁二号线钟楼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对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为了解决地下车站造价过高问题,在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中充分利用车站空间布置系统,如利用施工竖井作隧道通风井、共享检修空间等。实践证明,在地下车站中有效、合理地布置通风空调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系统造价,节约系统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6.
邵振强 《隧道建设》2017,37(1):75-80
地铁换乘车站规模大、难点多,是地铁车站设计的难点。北客站站为西安地铁机场线与四号线的"倒厅"换乘车站,为解决"倒厅"换乘环控方案设计难点,结合北客站站设计实例,通过分析车站周边的控制因素,探讨车站风井对西安北站北广场的影响、过轨风道对车站规模的不利因素、站厅与站台楼扶梯口烟气控制、烟气"倒灌"等问题,确定适合本站的通风空调方案,使车站良好地满足各种设计工况,为地铁"倒厅"换乘车站环控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特长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总结湖南雪峰山等多座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研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特长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中的几个关键因素:污染物控制标准、汽车尾气排放量与发展变化、交通量组成以及需风量计算工况等等,不仅指出了在当前特长隧道通风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文中结论对我国即将展开设计的其他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通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彦民  曹振 《公路》2005,(4):186-191
高等级公路上的特长隧道,由于车辆密度大。在隧道运行时排出废气多,影响隧道中空气质量。如不采用良好的通风设备,以新鲜空气置换隧道内的污染空气,将会影响司乘人员健康,同时汽车行驶在隧道内会散发出烟雾,掀起粉尘。降低隧道内能见度,不利于行车安全。尤其是在隧道内因交通事故而塞车时,甚至发生火灾的特殊情况下,通风就显得越发重要。而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确定是通风设计中的关键,它依赖于诸如交通量、气流速度、废气标准等复杂因素。GZ40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单洞长34079m,本文结合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的工程实际情况,对运营通风进行了技术设计,并对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陈新 《隧道建设》2015,35(8):815-820
目前国内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的设置尚无明确标准可依,为了深入研究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标准,结合青岛、厦门等地的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分析了地铁特长海底隧道的火灾原因及特点,提出了特长隧道内消火栓、轻水泡沫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典型方案设计建议,并对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从方案比选等方面加以论述,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面的思考和体会。推荐消火栓系统+联络通道内设置高压细水雾系统,指出管材及管道结构安全是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