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甄雪原 《经济导报》2007,(35):26-27
自从大陆为减少对外贸易磨擦,调整出口结构,政府针对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来,大陆台商中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就进入了升级转型的“阵痛期”。台商集中的广东东莞市,台资企业受到的冲击不小,新政策中的保证金制度、调整出口退税免税率、加工贸易限制类项目以及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使台资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生存空间收窄,转型谋出路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香港台北贸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刘锡威表示,受金融海啸冲击,经济不景,为全力协助台商进军大陆市场,台北贸易中心正式启动服务台商的“市场行销服务团机制”,派专业团队担任演讲.分别于2月17日至3月6日,在广州、北京、上海及南京等地,举办九场“大陆内需市场商机说明会”,并在会中发表市场调查报告,全力协助台商进入大陆市场。  相似文献   

3.
台商大陆投资已取得长足进展,两岸经济合作已从“民间、单向、间接”阶段向“全面、直接、双向和制度化、机制化发展”阶段转变。文章重点分析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发现台商大陆投资平均项目规模逐步加大、上市上柜公司已成为投资主体、台商独资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投资产业层次呈现高级化、区域内部呈现错位发展,认为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高科技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将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进而推动两岸产业分工和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未来几个月经营环境一定很糟糕!”三位新任广东省政协特聘委员的台商程丰原、叶春荣及黄明智,一见面就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他们表示,到目前为止,金融海啸未有消退的迹象,企业订单持续减少,区内企业纷纷对前景感到忧虑。他们盼望两岸政府能协助台商解决融资的问题,帮助台商从外销转内需,让台商集体打品牌。  相似文献   

5.
2010年车轮行业与全国摩托车行业一样,产销量再创新高,摩托车车轮生产高度集中的局面已经确立,车轮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未来车轮市场竞争层次更高、更激烈、更全面、更综合,车轮企业必须加快推进创新发展,迎接新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20):38-39
在金融海啸爆发后,广东地区许多原本从事加工贸易的厂商,开始积极寻求转型,希望有机会转身拥抱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不过,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春荣说,中小型台商要抢攻大陆内需市场谈何容易,大陆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所有消费者对於品牌都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赵晨 《经济导报》2007,(48):27-28
两岸政治的冰层下,经贸往来的汩汩涓流已汇集成不可阻挡的潮流。从1991年到现在,两岸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8,00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至今为止.大陆有差不多三百万台商.成立了一百多家台商协会.为台湾每年创造500亿美元的顺差。用亚太台商联合总会会长潘汉唐的话说:“没有这个交流,台湾现在更是苦不堪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元旦,陈水扁抛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紧缩性经贸政策,企图阻挡曰益发展的两岸经贸关系,然而一年来的检验证明,这个来自於“台独”政治意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受到台湾经济界愈来愈强烈的质疑以及内外环境的多种冲击,已难以为继。最近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台商投资大陆并未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而是台湾的投资环境导致台湾投资水平下降和经济停滞。预期在未来两年,台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会有小幅松动,以企业投资个案处理代替全面松绑的可能性较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39):41-42
“赴大陆淘金”成为现今台湾人才的重要出路。台湾想赴对岸工作的上班族曰渐增多了,而大陆确实也渴求台湾人才到来。多位在大陆历练多年的台商,高层主管以及猎才总监均表示,当今大陆最青睐台湾的技术型人才,电子业尤其明显。但他们不忘提醒“登陆”后仍要以符合专长和兴趣的工作为主,千万不要为了去大陆而去。  相似文献   

10.
台湾“经济部”正积极推行“新郑和计划”,强力拓展大陆市场,加强台湾食品拓销大陆、争取大陆内需市场商机。刚于5月9日闭幕,在香港举办的全亚洲最大型食品及餐饮展览中,台湾食品商就以巨大的阵容组团参展,香港台北贸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刘锡威表示,台北贸易中心正全力协助台商自外销战场中,转战大陆内销市场。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贸易增长加快,两岸贸易依存度持续提高,显示出两岸产品互补性强,贸易关系日趋密切的特点。两岸农业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农业合作向集约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并得到大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然而.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大陆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台商在大陆经营发展面临成本增加和利润下滑的挑战,台资企业也进入了由纯粹代工制造向研发创新和创立品牌的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几年前,当大众汽车位于德国德累斯顿市中心的透明工厂落成时,引起各界人士的感叹,这项耗资不菲的工程将传统的工业化汽车制造方法和出色的手工艺完美结合成为全球首家创造。顾客可以在现场亲眼目睹新车的诞生过程。这让我想起时下有很多企业让消费者参与到企业决策的做法,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创意.设计.革新以及使用领域的延伸.甚至产品的制造,定价和服务等各环节的。企业通过奖励等各种方式发动消费者的参与.除了拉近与消费者关系,获得更多有创新的“金点子”外,最终目的还是期望长久“留住”消费者。本期东方时评《树立”顾客愿意”理念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一文正是把企业将“顾客满意”作为衡量服务的尺度上升为”顾客愿意”。汽车零部件行业也不例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漫长的路要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12,(34):17-17
目前欧洲汽车行业的状态是,汽车制造商在解雇工人、关闭工厂,或转移生产时要承受来自政府等各方面的压力。但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却发展顺利。轮胎制造商抓住橡胶价格下跌的机遇实现了利润的增长。大陆集团橡胶部门二季度因此利润激增40%。  相似文献   

14.
《专用汽车》2014,(1):74-74
德国最大的挂车企业史密斯公司的Verden工厂最近获得了“流程创新”领域的德国生产杰出奖。评委对史密斯获奖的评价是:最优化工作流程所有的员工都积极参与到改进工作效率和增加产量的贡献中来。  相似文献   

15.
王文 《经济导报》2007,(42):24-25
广东省的东莞市是台商在大陆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根据东莞方面提供的数据有大约10万的台商在这里创业打拼。而在他们的背後或就在他们当中,有许多出色的台湾女性或是与男人们一起打拼,或是为台商们免除后顾之忧,努力维护好一个个稳定的家庭。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妇女联谊会顾问陈妩云女士和经营老妈私房菜的简意玲女士,可以说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佼佼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大陆集团在湖南长沙宣布并庆祝其长沙超级工厂正式启用。该工厂是大陆集团打造的全球首家5G数字化超级工厂,数字化解决方案贯穿“人、机、料、法、环”五大维度。大陆集团长沙工厂的设立和投入运营,彰显了其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持续推动本土化战略的决心,也是大陆集团促进中国价值创造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一家成立于1871年的科技公司,大陆集团为车辆、机器和交通提供安全、高效、智能且经济的解决方案。最近,大陆集团在湖南长沙宣布并庆祝其长沙超级工厂正式启用。  相似文献   

17.
程可伦 《长安科技》2001,7(1):15-17
批次管理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生产组织和生产计划管理方法,在生产组织和生产计划管理中,可用批次管理方法,以确保企业均衡生产;作为产品质量可追溯性的重要手术,又为质量管理所用,文章对企业实施批次管理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工厂实施批次管理的要求和作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实施批次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提出了工厂在抓质量控制中“批次管理必须进一步加强”的观点,并提出“抓批次管理要一方面抓批次凭证管理和在制品管理,另一方面抓批次凭证与在制品二者的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18.
广本增城新工厂的建设速度是惊人的,从动工到建成仅用了14个月,就建成了一座全新工厂,并将产能提升到了36万辆。难隆厂家在9月16日新工厂落成典礼上,将新工厂视为“广本速度”的一个新的代名词。而广本这台“赚钱机器”延续着谨慎滚动发展的策略,在国内企业都雄心勃勃地宣布扩产增加品种计划的同时,仅仅将产能扩大到了36万辆,突破了一直以来的生产瓶颈,但实际上广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9.
王欣 《经济导报》2007,(7):24-26
从事洗衣业的台商黄进能,1998年成立上海象王洗衣有限公司,第一个在大陆推出“绿色环保洗衣”概念。短短几年间,他以加盟连锁的经营方式,在大陆各大城市设立300多家洗衣连锁店,使环保洗衣进入大陆普通百姓家,创出一个大市场。黄进能计划2007年将象王洗衣业在香港上市,以图更大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42):38-39
全球第六大,台湾第三大的液晶面板厂商中华映管,终获中证监通过借壳闽闽东在A股上市,成为首家在A股借壳上市的台资企业。受到华映消息的刺激,台商对“西进”还是“东归”费尽思量,尽管今年回台上市再掀热浪,但台商进军A股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台商实行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