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胚胎特异性基因Oct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Oct4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细胞系以及原代宫颈癌肿瘤球细胞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①Oct4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3.3%(22/30),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25.0%(3/12),P<0.01;②Oct4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为53.7%(22/41),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7.7%(1/13),P<0.01;③Oct4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Caski和C33A中表达;④Oct4蛋白的表达随着宫颈癌肿瘤细胞的分化而降低.结论 Oct4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增加,可能与宫颈癌干细胞有密切的关系,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膀胱癌中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转录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和逆转录PCR(RT-PCR)技术分别检测54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及45例相应癌周正常组织、3例非肿瘤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中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转录水平。结果①31.5%(17/54)膀胱癌组织中BLU基因高甲基化,相应癌周正常组织和3例正常膀胱组织均未发现该基因高甲基化改变;②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③在45例膀胱癌组织中,BLU表达缺失率为42.2%(19/45);④BLU mRNA表达缺失与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⑤在启动子高甲基化的膀胱癌中,92.3%(12/13)BLU mRNA表达异常下调或缺失。结论膀胱癌中频繁发生BLU基因的高甲基化和mRNA表达缺失,其高甲基化可能是基因转录失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CD142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检测24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和24例正常妊娠孕妇胎盘中CD142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CD142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结果病例组胎盘中CD142mRNA相对含量(1.45±0.42)高于正常妊娠孕妇(0.25±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胎盘中CD142蛋白表达量(0.857±0.043)高于正常晚孕者(0.248±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胎盘组织中CD142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阳性率低于对照组(29.2%vs.100.0%,χ2=36.11,P<0.001),非甲基化阳性率高于正常组(100.0%vs.20.8%,χ2=29.85,P<0.001);CD14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r=-0.909,P<0.05)。结论 CD142通过甲基化调控蛋白的表达在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Sox11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Sox11基因在宫颈癌细胞系和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ox1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SiHa和C-33A)以及在正常宫颈、低度及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ox1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ox11蛋白在正常宫颈、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其表达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降低;Sox11蛋白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随恶性程度增加而降低;Sox11蛋白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与HPV感染有关,与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肌层深度无相关性。结论 Sox11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呈负相关,提示Sox11可能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发挥作用,其表达缺失或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可能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5.
MCM5和P16~(INK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各不同宫颈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均高于CINⅠ、CINⅡ~Ⅲ和正常宫颈组织。MCM5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CINⅡ~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CM5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与临床期别、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年龄无关(P>0.05);P16INK4A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期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表达呈正相关(r=0.538,P<0.01)。结论MCM5和P16INK4A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CM5可能成为宫颈癌肿瘤增生的新标志物;其与P16INK4A联合检测有助于进行CIN的分级和转归判断,有望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P450、ER β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的表达差异,进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至2008年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存档蜡块标本各30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表达.结果 芳香化酶P450在正常宫颈组织、癌周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0%(0/30)、0%(0/30)和36.7%(11/30),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宫颈组与癌周组织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ER β在正常宫颈组织、癌周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3%(22/30)、70%(21/30)和36.7%(11/3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宫颈组织与癌周组织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芳香化酶P450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ER β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低,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变及宫颈癌预后良好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不仅能抑制内分泌肿瘤的增殖,而且对消化系实体性肿瘤亦存在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生长抑素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方法在31对大肠癌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中检测SS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5-aza-dC处理结肠癌细胞系,RT-PCR方法检测SST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MSP检测发现26例(84%)大肠癌标本及10例(32%)癌旁正常组织中SST基因呈甲基化状态。4个结肠癌细胞系中SST基因均为甲基化状态,并且SW1116细胞经5-aza-dC处理后SST基因表达复活。结论 SST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发生相关,是大肠癌发生中的甲基化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8.
5-氮胞苷对宫颈癌细胞系DAPK1异常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宫颈癌细胞系SiHa及HeLa中凋亡相关蛋白激酶 1(DAPK1)的表达与甲基化修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5 氮胞苷对细胞DAPK1表达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分析细胞中DAPK1的甲基化状态;采用RT- 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不同浓度 5- 氮胞苷干预对宫颈癌细胞 DAPK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观察5 -氮胞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DAPK1基因在宫颈癌细胞 SiHa中有甲基化修饰,5- 氮胞苷干预能使其甲基化的DAPK1基因重新表达并抑制细胞生长。结论 DAPK1 的甲基化修饰是宫颈癌发生重要机制之一,5 -氮胞苷能使甲基化的DAPK1去除甲基化修饰,重新表达并恢复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HIT基因表达改变和HPV16感染与人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5种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HeLa、RJC-1、CS1213、C4-1)和58例宫颈癌组织与18例正常宫颈对照中FHIT mRNA的表达;回收7例FHIT基因不同的转录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DNA测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HPV16型的感染状况。结果SiHa、HeLa和C4-1宫颈癌细胞中有FHIT基因转录异常;宫颈癌组织中39例(67.2%)存在FHIT基因异常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例(0%)(P<0.05);37例(63.8%)有HPV16感染,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例(5.0%)(P<0.05)。宫颈癌组织中有HPV16感染患者的FHIT基因表达异常数(30/37)显著高于HPV16未感染的患者(9/21),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FHIT基因的异常表达和HPV16的感染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序列分析发现FHIT基因转录本主要存在不同程度的外显子的缺失,以第5位和第6位外显子的缺失为主,未见未知序列的插入和点突变。结论FHIT基因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明显增高,且与HPV16的感染有关,这些改变可能在人宫颈鳞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和HPV(16/18型)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4例正常宫颈组织(汉族19例,维吾尔族15例)以及40例宫颈癌组织(汉族18例,维吾尔族22例)中p16蛋白的表达和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维吾尔族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汉族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癌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7.50%)明显高于维吾尔族、汉族正常宫颈组织(2.94%)(P<0.05)。HPV16型感染的宫颈癌中维吾尔族阳性表达率(54.54%)高于汉族(22.22%)(P<0.05);但HPV18型感染的宫颈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量与HPV16型感染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603,P<0.05)。结论p16蛋白和HPV联合检测可能作为检查宫颈癌的标记物,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