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我院1957~1984年共收治的肾脏恶性肿瘤216例其中肾细胞癌120例(55.6%),占肾脏肿瘤的第一位。有82例通过手术及活组织检查得到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76例(占91.5%),颗粒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5例。在患者中31岁以上者占86.7%,而20岁以下者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为7岁(1例),值得注意。本组中75例做了肾切除术。术后随访,三年存活率为47.1%,五年存活率为32.9%,有23例存活五年以上。其中Ⅰ期17例,Ⅱ期6例。因此在今后应尽早诊断、治疗肾肿瘤,以提高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肾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肾脏组织中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7在癌旁肾脏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肾细胞癌组织中MMP-7阳性表达率为55.1%。MMP-7的异常表达在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病理组织学类型及有无血尿、腰痛、肾盂浸润、肾静脉癌栓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肾细胞癌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相关(P<0.05),有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组织分级高、临床分期晚的肾细胞癌MMP-7表达率高于无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组织分级低、临床分期早的肾细胞癌(P<0.05)。MMP-7表达阳性病例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阴性表达病例(P<0.05)。结论 MMP-7在肾细胞癌中有较高程度表达,并与肾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及生存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检测MMP-7可作为判断肾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治效果。方法  1 995~ 2 0 0 0年诊治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 1 0例 ,其中 8例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 1例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和下腔静脉节段切除术。 1例因故未做手术。癌栓均经CT、彩色多普勒超声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确诊。结果  2例伴有远处转移者分别存活 1 5和 1 7个月。未能完全切除侵及下腔静脉壁的 2例分别存活 2 1和 2 5个月。完全切除侵及下腔静脉壁的 2例分别存活 32和 35个月 ,1例下腔静脉壁节段切除者随访 4个月 ,现仍存活。 2例癌栓与下腔静脉壁未粘连者分别随访 38和 43个月 ,现仍存活。结论 CT、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检查可以准确判断癌栓的位置 ,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无远处转移者 ,术后有较高的存活率 ,应积极手术。已侵及下腔静脉壁者应将受浸润的下腔静脉壁切除。  相似文献   

4.
Surviv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收集5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8例正常肾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肾透明细胞癌中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肾组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3%(3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表达survivin蛋白,而正常肾组织无1例阳性表达。RT-PCR结果表明,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56.25%(18/32)。Survivin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的高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具有密切相关性,提示survivin对于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2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的表达影响786-O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方法通过分析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肾透明细胞癌数据库,比较癌组织及正常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1表达水平在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肾癌组织中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和对数秩和检验(Log-rank test)研究miR-21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通过转染miR-21抑制性核苷酸(AS-miR-21)下调miR-21表达水平,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测量PDCD4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采用双荧光素报告系统检测miR-21对PDCD4的直接调节。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 1)。miR-21在Ⅲ期和Ⅳ期肾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P均<0.000 1),miR-2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262,P<0.000 1)。miR-21表达水平与T分期(r=0.250,P<0.000 1)与淋巴结转移阳性(N1)以及远处转移均呈正相关(P均<0.001)。生存分析显示miR-21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miR-21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P<0.001)。下调miR-21后,786-O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凋亡显著增加(P=0.005),PDCD4mRNA(P=0.002)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双荧光素报告实验显示在转染AS-miR-21的细胞内PDCD4相对荧光强度较对照细胞显著升高(P=0.003)。结论 miR-2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和患者生存呈负相关;miR-21可能通过调节PDCD4表达水平,参与调节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我院1986年~1993年临床拟诊断为肾肿瘤,且均行过手术及病理检查的106例患者的各项影像检查诊断结果。诊断正确率:B型超声93.33%(84/90),CT 94.73%(36/38);磁共振成像93.75%(15/16);肾分泌造影82.41%(75/91);肾动脉造影71.43%(5/7);同位素肾动态显像62.50%(25/40)。初步探讨了B超在肾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EZH2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EZH2)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肾脏组织(8例)及肾透明细胞癌标本(58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肾脏组织与肾透明细胞癌标本EZH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2.5%(1/8)、74.1%(43/58)(P<0.05).肾透明细胞癌标本中,局部进展性肾癌(Ⅲ)与转移性肾癌(Ⅳ)EZH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局限性肾癌(Ⅰ+Ⅱ)(P<0.05);高分化肾癌、中分化肾癌及低分化肾癌EZH2蛋白表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EZH2在肾透明细胞癌明显高表达,提示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肾透明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移植肾排异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肾穿刺活检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与肾活检在移植肾排异中的作用 ,评估无创性CDFI对移植肾术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行CDFI检查并参照病理诊断 ,对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图、血流频谱及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 (S/D)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排异组的RI值为0 .77± 0 .0 5 ,PI值为 1.4 7± 0 .33,S/D为 4 .0 1± 1.33;慢性排异组的RI值为 0 .72± 0 .0 7,PI值为 1.2 2± 0 .5 1,S/D为 2 .90± 1.0 1,两组RI值、PI值、S/D明显高于正常组 (RI值 0 .5 7± 0 .0 7;PI值 0 .87± 0 .2 8;S/D为 2 .33± 0 .4 2 )。手术后早期急性排异患者CDFI可靠评价移植肾低灌注 ,RI <0 .72。结论 CDFI监测移植肾后的排异反应快速 ,准确无创 ,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在IgA肾病患者肾脏中的浸润程度及其与肾纤维化的关系,探讨巨噬细胞在IgA肾病中作用。方法收取40例肾穿刺活检病理为IgA肾病患者的肾组织标本及11例外伤性肾损伤后肾切除患者的肾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应用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肾纤维化程度;随机选取不同视野,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级别(Lee氏分级)的IgA肾病患者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和肾纤维化程度,并对纤维化程度和巨噬细胞浸润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gA肾病患者的肾巨噬细胞浸润面积随病理级别的加重而逐渐增加,Ⅱ级~Ⅴ级的巨噬细胞浸润面积比例的中位数(四位分数间距)依次为0.153%(0.058%)、0.211%(0.101%)、0.324%(0.132%)、0.533%(0.071%),正常肾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面积比例为0.043%(0.04%),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IgA肾病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和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901,P<0.01)。结论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程度随病理分级加重,并与肾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巨噬细胞在IgA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肾恶性肿瘤的超声所见,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11例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部分行彩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IVP,CT,MRI等检查,8例行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将所有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正确诊断肾细胞癌7例(100%),肾盂癌2例(50%),漏诊肾盂癌2例(50%),结论 超声对肾恶性肿瘤的诊断是准确和方便的,可作为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