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西部地区的铁路,以现场条件差、高寒、高海拔、大温差等特点带来许多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小半径曲线、大跨度桥梁地段铺设无缝线路,更加需要精心设计和施工,为以后的安全运营提供最直接的基础条件。本文通过内蒙古、青藏等地区桥上无缝线路的研究设计,对高寒大温差地区铺设无缝线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为今后在该地区拓宽无缝线路铺设范围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国内资讯     
<正>福建南平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工可研获批近日,福建省发改委批复了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武夷山东站至武夷山景区线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为福建省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该项目起于合福铁路武夷山东站,终于武夷山市公馆大桥南侧,线路全长23.94 k m,其中,地面线路长16.256 k m、高架线路  相似文献   

3.
结合长大线、哈长线和京通线三座有碴桥上无缝线路设计,介绍寒冷地区中小跨度有碴桥上铺设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方法、无缝线路允许温升和温降以及墩台检算结果,说明寒冷地区中小跨度有碴桥上满足铺设无缝线路的条件,并指出养护维修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正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体设计的合福铁路北起安徽省省会合肥市,途经安徽省巢湖、铜陵、芜湖、宣城、黄山五市,江西省上饶市以及福建省南平、宁德两市,南至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全线新建车站21个,改建车站2个。线路正线全长810.4km,全线桥隧比86.7%。枢纽内线路及联络线全长76.926km。工  相似文献   

5.
无缝线路的长轨条贯通区间,并与无缝道岔焊连形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彻底实现了线路的无缝化,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提高轨道结构强度、优化行车条件、减少养护维修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拉日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介绍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情况,阐述了高海拔地区钢轨接头和绝缘接头胶粘作业的方法及流程,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曾红权 《铁道建筑》2015,(10):164-166
无缝线路的长轨条贯通区间,并与无缝道岔焊连形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彻底实现了线路的无缝化,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提高轨道结构强度、优化行车条件、减少养护维修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拉日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介绍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情况,阐述了高海拔地区钢轨接头和绝缘接头胶粘作业的方法及流程,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了娄邵线、怀邵衡铁路引入邵阳地区方案:先从线路长度、运营条件、工程情况、发展条件、工程投资等方面详细比较娄邵线引入邵阳地区方案并推荐娄邵线不经邵阳北取直方案;后结合怀邵衡铁路引入邵阳地区从线路长度、运营管理、与城市规划结合情况、地方意见、工程投资分析等方面综合分析两线邵东设站方案,并研究推荐邵东西北站址集中设站方案。  相似文献   

8.
根据青藏铁路非多年冻土地区无缝线路试验段的研究成果和运营情况,对多年冻土地区钢轨焊接条件、年最大气温轨温差、最高轨温与最高气温的关系、道床密实度、道床阻力、扣件纵向阻力、梁体日温差等参数进行了系统论证评价。以五道梁、沱沱河、安多等地区为例,确定了锁定轨温,检算了钢轨强度、稳定性及最大断缝。初步认为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可以考虑铺设无缝线路试验段,但应对无缝线路设计参数、施工方法、安全运营观测等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为青藏铁路全线铺设无缝线路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石济铁路客运专线引入德州地区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德州地区区域内规划及在建的项目,结合城市规划,充分考虑车站设置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相符,并综合考虑线路引入条件满足高等级客运专线标准、线路引入对地区内客货运布局、运输组织等方面的影响,分析既有德州地区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客运专线引入既有车站(含引入德州站和移设德州站两个方案)以及引入新建德州东站两套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技术经济合理的引入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介绍了平原地区铁路的枢纽进出站线路、桥涵及车站地段,如何进行坡度组合比选优化,做出技术条件好、工程投资省的线路纵断面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韶关地区地形条件、线路走向和城市规划布局对武广客运专线引入韶关地区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初步结论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严寒的气候条件使得高寒地区轨道结构的运营状态和养护维修具有特殊性,其养护维修不宜简单套用现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为确保高寒地区铁路运营安全,迫切需要针对高寒地区铁路养护维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现场调研、测试和计算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滨洲线的钢轨磨耗、三折、断轨和原始弯曲,扣件参数及接头螺栓扭矩,道床状态参数和几何参数,线路冻害和轨道不平顺等线路状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滨洲线轨道状态之特征和变化规律,并提出养护维修之对策。研究结论可为其他高寒地区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技术之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渝西北地区长寿、垫江、梁平铁路沿线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修建这条铁路可强化该地区交通体系。在铁路选线过程中,以沿线的经济、自然条件和工程特征为基点,结合现场调查,对线路走向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沿线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方案布局影响较小。线路的设计坡度以适应沿线地形、地貌条件,与邻线坡度衔接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根据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决定在南、北两端分别接轨于渝怀铁路和达万铁路,并对接轨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一条既能与沿线城镇基础设施和建设规划有机协调配合,带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同时又能较好地适应铁路运输要求的线路短、工程小、投资省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两线引入地区车站方向别、线路别布置图形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的建设意义及线路所经过的地区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结合酒泉、嘉峪关两市的经济发展规划、沿线地形地质条件,从与城市规划协调性分析、居民出行条件、工程技术条件、线路运营条件对站位方案进行了多方案的论证和比选,推荐了酒泉、嘉峪关两市分设两站的"南线两站方案"。  相似文献   

16.
风沙灾害威胁着沙区铁路建设运营,由于高速列车具有速度快、车体轻的特点,线路在穿越风沙地带时受到的风沙流威胁更大。为在选线设计时就将线路风沙危害尽可能地减小,通过分析风沙流对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影响机理,针对风沙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结合铁路选线基本理论与方法,提出风沙地区高速铁路综合选线原则及风沙流区、戈壁区、大风区的高铁线路选线设计要点。以兰新高铁为例,通过详细勘察风沙区和分析现有资料,从线路走向方案设计、工程投资、环境影响等方面研究风沙地区高速铁路综合选线原则在实际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并确定了高速铁路在风沙地区较为合理的线路设计方案。经过兰新高铁多年的实际运营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性,可为今后风沙地区高速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京沈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的"四纵"之一,是连接东北和华北地区重要纽带,是沟通关内外主要城市间快速客运通道。对线路经由潮白河地区方案进行研究,探讨确定该区段线路走向的评价因素,包括穿越水源地、城市规划、跨越重大河流、既有铁路、高速公路及规划道路、气候条件、工程经济性等,最终确定上跨潮白河地区的线路走向及跨越潮白河的孔跨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玉溪至磨憨铁路控制性工程元江特大桥,在该区域地形险峻、地质复杂的条件下,进行桥位及线路多方案研究比较,确定合理的线路方案,并总结类似地区的设计原则。分析该区域的各种控制因素,拟定可能的线路方案,根据控制因素的重要性及投资,对各方案进行优缺点比较研究,得到甘庄顺直方案最为合理、可行,同时总结类似地区要坚持重大控制工程优先选址、地质选线等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资讯     
《中国铁路》2011,(1):95-97
海峡西岸铁路建设再掀高潮2010年12月25日,福州—平潭铁路、福州—长乐机场铁路和南平—沙县、沙县—永安、永安—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动员大会隆重举行。福州—平潭铁路线路自福州站引出,经鼓山、福州南站、长乐、松下,以公铁合建大桥形式跨越苦屿岛、小练  相似文献   

20.
结合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永寿梁越岭地区线路方案研究工程实践,针对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黄土沟谷纵横、强烈下切、岸坡坍塌、陷穴分布广、且多呈坡陡谷深的黄土"V"形谷的特殊地形条件,以及以黄土滑坡为主的不良地质广为分布、规模大、危害重的特殊地质条件,首先根据线路基本走向和主要技术标准,在进行大面积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基础上,结合区域内自然特征、环境敏感点等,选择合理的越岭垭口;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系统、全面分析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因素,从线路技术条件、越岭主隧道长度及工程施工条件、工程可靠性及环境影响、工程经济性等多方面比选,选择合理的越岭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