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影响矩阵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先梁后拱施工的系杆拱桥其吊杆采用二次张拉施工,针对吊杆单根、2根或多根分批同步等张拉工艺,推导出吊杆千斤顶张拉力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应用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对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该文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可供斜拉桥和系杆拱桥设计和施工监控时采用。  相似文献   

2.
102国道跨伊通河大桥为主跨158 m的飞燕式异型钢管混凝土拱桥,结合该桥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系杆与吊杆在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利用MIDAS软件模拟了主桥系杆施工的张拉过程,模拟中考虑了桩-土的相互作用对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张拉顺序时吊杆张拉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满足各吊杆均匀张拉的原则,并以此确定了桥例的吊杆张拉力。通过比较考虑张拉顺序与未考虑张拉顺序时吊杆张拉长度的分析结果,证明了张拉顺序对吊杆张拉力及张拉长度的确定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将影响矩阵法引入系杆拱桥,建立以优化前后吊杆成桥索力差值向量二范数平方的最小值为目标函数,以吊杆张拉力为变量,以各个施工及成桥阶段中系梁和拱肋的挠度、应力以及吊杆索力作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通过该优化模型的计算来减少施工阶段的吊杆张拉次数。基于该优化模型,以新建某高铁线144 m下承式尼尔森体系简支拱桥为工程实例,获得施工阶段1次张拉的吊杆张拉力。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采用吊杆1次张拉方案的系梁和拱肋的挠度、内力与设计状态较接近,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该优化方法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蒲山系杆拱桥吊杆张拉力的空间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蒲山大桥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该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考虑拱桥吊杆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给出了根据吊杆的张拉顺序利用逆序法计算拱桥吊杆第1次张拉时的初始张拉力,用影响矩阵法计算拱桥吊杆第2次、第3次张拉时的张拉力计算方法,得出了拱桥吊杆的初始张拉力按此结果进行吊杆张拉施工,吊杆内力整体上符合设计要求,所得结果可用于指导该拱桥吊杆的张拉施工,并可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作为一个内部高次超静定的结构,在使用阶段桥梁的整体性已经形成,温度必将对结构的内力和位移产生影响。针对该影响,本文以某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温度对钢管混凝土拱桥静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会显著影响拱肋位移、吊杆力及系梁弯矩。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和长期静力性能分析中,应该充分考虑温度的影响,以增加设计和静力性能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以高速铁路上某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实例,分析该桥吊杆偏位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对其成桥及运营各时期监测索力的差别进行判别,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该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索力监测数据结果通过迭代计算得出相应时期的拱桥状态,分析该拱桥在吊杆纠偏工况下的桥梁结构安全及其变形对列车运营安全的影响,并为后续的纠偏施工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所得结果可用于指导该桥的吊杆纠偏施工,并可为同类桥梁的施工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温州南塘河大桥设计和施工的样例,分析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无风撑系杆拱桥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对吊杆合理张拉力的确定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索力张拉是系杆拱桥施工的重要步骤。本文结合相似比理论,根据现场实际桥梁模拟浇筑1∶16试验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得出实际桥型与实验室模拟桥型的索力张拉值。通过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实际桥梁的张拉值对比,得出索力张拉顺序对各个吊杆索力的影响,以及索力在第一次张拉完成后实测值与预期张拉值的相差值,通过实测值反推出系杆拱桥索力张拉初始值。实验室桥梁模型模拟实际桥型进行索力的测定和调整,对现场施工以及对系杆拱桥的调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中牟县站前大道桥采用单跨85 m、桥宽44.8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这种结构是一种无推力的梁拱组合体系,在跨线控制工程上较多采用。介绍该桥方案设计、结构有限元计算要点和主要计算成果,并介绍利用Midas有限元模型对吊杆的张拉顺序和拱轴线进行优化的方法。计算分析显示该桥设计合理,各设计值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钢管混凝土柔性系杆拱桥施工阶段的静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烟台养马岛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简支柔性系杆拱桥进行了施工阶段的静力分析与计算,介绍该类型桥梁结构施工阶段有限元模型的建模要点及其边界条件,分析了拱肋的位移、应力以及吊杆、系杆的拉力等随施工阶段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施工阶段静力计算方法较为符合简支拱桥各个施工阶段的受力特点,因而是可行的,其计算结果可以作为施工监测分析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顺河高架系杆拱桥跨越多股电气化铁路干线,跨径组成为1—90 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柔性系杆刚架拱桥,介绍该桥的吊杆更换设计。从3个方面介绍中小跨径系杆拱桥吊杆更换的设计思路:新吊杆结构型式选取、临时吊杆体系对比、电气化铁路上方更换吊杆施工注意事项。对施工监控、钢管混凝土脱粘、系杆松弛进行简单说明。模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吊杆更换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确定系杆拱桥吊杆力的刚性连续梁法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斜拉桥调索和系杆拱桥吊杆力确定计算中,刚性连续梁法由于概念清晰,在设计与施工监控计算中常用.但在进行某系杆拱桥吊杆力计算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经典教材中介绍的算法存在一些问题.为便于其他桥梁工作者正确使用该方法,针对传统的刚性连续梁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并推导出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新方法,最后,用算例证明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传统方法的疏漏.所推导的方法和步骤,可供斜拉桥和系杆拱桥设计和施工监控时采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铁路客运专线跨径113.3 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关键技术,包括支架搭设、主梁施工、钢管混凝土灌注及吊杆张拉等。并对施工及运营过程中该桥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供同类桥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叙述下承式系杆拱桥的主跨支架设计及基础处理、混凝土拱座施工控制、钢管拱吊装、钢管混凝土压注、吊杆预应力张拉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受损三拱肋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在加固过程中采用辅助吊杆内力和桥面变形双控制原则,对辅助吊杆增设过程进行施工监控。根据实测值修正有限元计算模型,确保结构在各种工况下以及成桥后,内力和变形均处于合理状态,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完成全部辅助吊杆张拉后,桥面各测点实测累计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最大未超过6 mm;吊杆内力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较吻合,差值绝大多数在-10~30 k N,加固完成后吊杆内力和桥面线形均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无支架先拱后梁系杆拱桥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上海市嘉(定)金(山)高速公路吴淞江大桥主跨85m系杆拱桥采用无支架先拱后梁施工技术,从端横梁和拱脚施工、钢管拱制作安装、钢管拱内混凝土顶升、系梁和中横梁预制安装、吊杆张拉、施工过程中水平力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王莉 《铁道建筑》2020,(1):11-14
以兰新二线新疆乌鲁木齐河特大桥1跨128 m系杆拱桥为背景,建立室内1/16缩尺模型,参照等跨径的3座系杆拱桥索力张拉力进行系杆拱桥吊杆索力张拉试验。设计了4种张拉方案分析系杆拱桥张拉过程中索力变化规律及拆除支架后系梁的应力分布和线形变化情况,推荐了整体受力合理的张拉方案。吊杆在张拉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应力重分布,且应力重分布规律呈非线性变化。试验中最先张拉的5#,13#吊杆索力受到的影响最大。拆除支架后系梁变形呈抛物线状,吊杆索力、系梁挠度和系梁应力均增大。  相似文献   

18.
新建商合杭铁路西苕溪右线特大桥跨越长兴港采用1-140 m系杆拱方案,为预应力混凝土平行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先拱后梁方法施工。介绍采用无砟轨道时系杆拱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施工阶段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确定结构的合理形式及先拱后梁施工工序,计算拱肋、系梁、吊杆等结构应力、刚度、稳定性等设计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该桥主体结构应力、变形等均满足规范要求;(2)系杆拱应用于无砟轨道时,静活载梁端转角引起钢轨上拨及下压量宜按1 mm限值控制;(3)先拱后梁系杆拱采用施工阶段分批张拉钢绞线系杆形式,实现无支架施工,满足不中断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200 km/h单线铁路80 m跨简支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介绍其主梁、拱肋和吊杆等构件的设计参数。建立空间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该简支系杆拱桥的支座反力、吊杆拉力分配以及主梁竖向位移等整体受力性能,并采用Ansys建立拱脚实体有限元模型,将整体模型计算内力结果施加至局部模型边界上,计算分析拱脚应力分布规律。最后分析了横撑以及材料、几何非线性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受力、局部应力及结构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在建郑州—万州铁路河南段一座128 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中拱肋及吊杆的监控要点。选取拱肋线形、拱肋应力、吊杆索力作为主要的监控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选取了拱脚、1/4拱、拱顶作为拱肋线形、应力的监控截面。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HF-5B型桥梁光电挠度仪)进行数据采集,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结合虚功原理运用MIDAS/Civil建立了考虑现场实际的全桥仿真模型,获得了经实测数据验证的吊杆张拉影响矩阵,用于指导吊杆张拉,并将各施工阶段的实测值与有限元计算值进行对比,指导现场施工。结果表明,各施工阶段的拱肋线形、应力及调整后的吊杆索力均在合理范围之内,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