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建强 《铁道建筑》2012,(5):148-150
结合大塔至何家塔铁路无缝线路设计,探讨了大温差地区铺设无缝线路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锁定轨温设计、重载铁路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重载铁路特殊地段无缝线路设计,重点分析了重载铁路无缝线路允许温升和允许温降的影响因素。对于寒冷大温差地区,锁定轨温的取值范围通常较窄,修正值的选择一般为负值,但也要根据允许温升、允许温降及其它因素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
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具有数据种类多样,计算工作繁琐,绘制无缝线路布置图的工作量较大等特点。依据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规范要求,基于Python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按照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绘制图形、界面设计的思路编制了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自动设计软件。软件实现了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复杂车站及区间范围内位移观测桩、道岔焊接接头、单元轨节接头、设计锁定轨温等无缝线路信息的自动分析计算,并按照规范要求自动绘制无缝线路轨条布置图和单元轨节布置表。应用结果表明:程序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大幅提高了无缝线路设计的效率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造成无缝线路锁定轨温降低的原因 ,探讨通过强化无缝线路作业规定标准、采取相应积极的措施来克服维修作业对锁定轨温变化的影响 ,建议在维修作业中区间无缝线路的铺设锁定轨温宜降低6℃。  相似文献   

4.
朱晶 《铁道建筑技术》2005,(Z1):185-186
介绍寒冷地区铁路无缝线路理论锁定轨温、设计锁定轨温、施工锁定轨温、维修作业锁定轨温等.  相似文献   

5.
巴准铁路设计为预留无缝线路。对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设计进行研究,在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确定设计参数、锁定轨温,对大跨桥连续梁无缝线路的钢轨强度、稳定性、断缝值和梁轨快速相对位移等进行检算,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提出可行的无缝线路结构设计方案,为日后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跨区间无缝线路应力放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区间无缝线路切口拉伸撞轨放散 ,先锁定后焊接 ,既能使锁定轨温准确、应力均匀 ,又能保证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锁定轨温、设计特大桥上轨道结构、检算断缝等,最终确定阜淮线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铺设方案,针对阜淮线无缝线路特点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无缝线路的长轨条贯通区间,并与无缝道岔焊连形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彻底实现了线路的无缝化,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提高轨道结构强度、优化行车条件、减少养护维修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拉日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介绍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情况,阐述了高海拔地区钢轨接头和绝缘接头胶粘作业的方法及流程,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曾红权 《铁道建筑》2015,(10):164-166
无缝线路的长轨条贯通区间,并与无缝道岔焊连形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彻底实现了线路的无缝化,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提高轨道结构强度、优化行车条件、减少养护维修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拉日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介绍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情况,阐述了高海拔地区钢轨接头和绝缘接头胶粘作业的方法及流程,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与一般跨区间无缝线路相比,高原铁路面临阳光辐射强、日轨温差和时变率大等问题,为提升青藏铁路等高原铁路道岔的长期安全服役性能,对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可行性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高原铁路及高温差铁路沿线40年的气温分布规律,并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神经网络算法完成海拔、气温和纬度等复杂条件下的轨温预测,开展高原铁路无缝道岔工程实践与理论检算。结果表明:高原铁路岔区接头处病害突出,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从年、日轨温差分析,青藏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环境与已完成跨区间无缝化的兰新铁路、滨洲铁路接近;高原铁路道岔尖轨伸缩量满足规范要求,道岔工电设备基本适应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运营环境,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可行的。最后提出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化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1.
闫进学 《铁道勘察》2007,33(6):81-83
采取位移观测桩和测标法同时对既有线换铺无缝线路后的线路爬行和锁定轨温变化进行监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新线中还未椎广使用。为了提高对新线一次铺设无缝线路后实际锁定轨温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新线推广使用钢轨测标测量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技术,以提高测量锁定轨温的精度。研究方法:结合宜万线一次铺设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对已有的测标测量锁定轨温的实用方法进行改进,在长大陡坡线路、隧道口线路、特殊结构桥上及桥头两侧线路上实际应用,积累数据后分析总结,不断完善。研究结果:根据以往施工中相关监测仪器的实际应用情况和理论计算分析,改进后方法的测量精度有明显提高,适合现场应用。研究结论:在新线推广应用测标测量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方法非常必要,建议纳入规范内容。  相似文献   

12.
翟峰  孙国钧 《铁道建筑》2012,(10):128-129
无缝线路会因为锁定轨温不准确,钢轨温度力调整不及时,造成断轨、胀轨跑道,严重威胁行车安全。无缝线路钢轨轨温和温度力实时监测系统是通过对温度和温度力的测量,换算出锁定轨温,对准确掌握钢轨的锁定轨温,防止出现断轨、胀轨跑道,指导维修作业、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钢轨温度力,确保无缝线路稳定,从而实现无缝线路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区间无缝线路铺设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需要进行应力放散施工.介绍沈山线采用"应力放散中心"方法进行区间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数据合规性检查方法检查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设计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数据合规性检查程序.程序利用Excel自带的VBA语言编制,包括1个主模块,3个辅助模块.利用检查程序可快速、全面、准确地检查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及时提出预警,保障营业线运营安全;同时可辅助指导无缝线路施工...  相似文献   

15.
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养护、管理和维修的重要参数,如何实现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准确快速测量,是铁路工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声弹性理论分析了钢轨纵向温度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搭建多通道超声应力检测试验平台,对钢轨进行不同超声频率与测点位置的压载试验,开展超声与应变片测试温度应力的对比研究,利用温度应力、实时轨温和设计锁定轨温的关系计算实际锁定轨温。通过对新建线路的现场测试,验证超声法实际锁定轨温测量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介绍跨区间无缝线路地段无缝道岔及前后线路锁定轨温的确定原则、无缝道岔锁定时的相关要求 ,提出无缝道岔的特殊作业要求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无缝线路受自然界气温变化影响会热胀冷缩,在钢轨内部形成巨大的温度应力,加上重载列车对钢轨冲击碾压等其他外部环境因素,无缝线路断轨故障时有发生。断轨后,要通过焊复处理来恢复无缝线路的技术状态和锁定轨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断轨事故发生或降低断轨率已成为铁路工务系统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区间无缝线路铺设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实际锁定轨温尖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需要埘尖力放散施工。介绍沈山线采用“应力放散中心”方法进行区间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衰减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现场实测到的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衰减情况,找出钢轨上道后锁定轨温的衰减量与通过总重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对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进行调整,加强对无缝线路的管理,保持轨道结构稳定,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重载铁路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升幅值、初始不平顺、轨道框架抗弯刚度和道床横向分布阻力。通过对大秦线特殊因素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的分析,提出确保无缝线路稳定性措施,在设计、铺设、无缝线路设备、维修和养护作业标准、人工清筛作业、锁定轨温、大修更换长轨条施工和胀轨跑道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