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沪杭高速铁路16800t上承式拱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工程概况沪杭高速铁路跨越杭州市江干区石大公路,为(88.8+160+88.8)m自锚上承式混凝土拱桥,采用拱墩基础固结、拱梁固接。拱肋采用抛物线线形,矢跨比为1/6。边、中跨拱肋拱顶截面高4m,拱脚截面高6m,拱肋横向宽8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拱肋上设置3个拱上立  相似文献   

2.
喷涂聚脲作为一种防水保护涂层,具有快速固化、安全环保、施工周期短、耐腐蚀、耐磨、耐久性性能优异等显著特点,通过现场喷涂工艺使其在桥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连续不透水层。通过工程实践,对聚脲防水材料特点、性能、技术条件、施工工艺等进行总结和详细介绍,阐述了聚脲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沪杭高铁跨越滨海平原、湖沼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各地貌单元内均衡分布特大桥8座。为探讨沪杭高铁运营以来上部结构的沉降变化规律,评价各特大桥地基的处理效果,评判各地貌单元地基土的压缩特性,按照现行规范技术要求,建立了全线线下沉降监测基准网。本文对各特大桥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沪杭高铁运营期间大部分桥梁沉降已趋于稳定,且沉降量远小于规范限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误差理论研究由于二等水准测量附合路线闭合差引起的起算点稳定性分析的检验盲区。通过模拟实验(单点沉降和区域沉降),引入3 mm下沉误差,分析起算点不稳定性对下一级水准点(监测点)成果的影响。在单点沉降情况下,其影响值与不稳定起算点的距离有关,最大影响值为2. 6 mm,会出现稳定点上升、沉降点下沉的现象,稳定水准点的上升值随着与异常区域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与单点沉降实验中的值相同;而各不稳定水准点的下沉值则随着与异常起算点距离的增大而增加,最大影响值为-0. 8 mm。结合工程算例,比较分析了高程分析法和高差分析法的差别,通过对比得出,由于检验盲区的存在,高程分析法引入了工作基点(起算点)的高程误差,而高差分析法消除了工作基点(起算点)引入的高程误差影响,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量。  相似文献   

5.
正1工程概况沪杭高速铁路是国家铁路规划中沪杭甬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跨石大公路,采取自锚式转体拱桥,孔跨组成为(88+160+88)m,为上承式拱桥(见图1)。拱肋采用抛物线形,矢跨比为1/6。边、中跨拱肋拱顶截面高4m,拱脚截面高6m,拱肋横向宽7.5m,采用单箱室截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占比较高,随运营年限增加,部分高速铁路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舒适运营,应加强高速铁路桥梁病害检测。通过列举不同国家高速铁路桥梁安全性、舒适性控制指标,结合工程实践,归纳了中国运营高速铁路桥梁的典型病害类型。从高速铁路桥梁的性能要求及桥梁病害现状分析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的检测及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检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沪杭高铁跨越滨海平原、湖沼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各地貌单元内均衡分布特大桥8座。为探讨沪杭高铁运营以来上部结构的沉降变化规律,评价各特大桥地基的处理效果,评判各地貌单元地基土的压缩特性,按照现行规范技术要求,建立了全线线下沉降监测基准网。本文对各特大桥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沪杭高铁运营期间大部分桥梁沉降已趋于稳定,且沉降量远小于规范限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多以桥梁形式跨越的特点,不可避免存在在无砟轨道结构施工完毕后或在运营中,桥梁支座出现质量缺陷造成安全隐患时,必须对现有存在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的桥梁支座进行更换。采用大吨位千斤顶将梁体顶起后更换存在质量缺陷的桥梁支座,其重要保证是确保在桥梁支座更换过程中无砟轨道结构的几何状态满足运营要求及桥梁、无砟轨道结构不受到破坏。通过对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成功更换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结果表明采用顶起桥梁满足更换支座必须的高度进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是可行的,沪杭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技术对运营高速铁路更换桥梁支座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我国高速铁路长期运营后声屏障结构动力响应性能变化情况,更好地进行运营期声屏障的安全评估和高速铁路桥梁声屏障设计,通过现场试验及与运营初期的数据对比,得到运营期动车组高速通过时桥梁声屏障气动荷载及结构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动车组高速通过时声屏障结构表面承受气动荷载显著;列车风压对声屏障不同位置的变形和应力...  相似文献   

10.
综合接地系统是客运专线尤其是速度350 km/h高速铁路站后设备稳定、可靠工作的基础和防雷工程的前提,综合接地系统的工作优良与否直接影响了客运专线能否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营。为规范沪杭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工程实施和监理,确保350 km/h速度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技术性能,满足全线电子、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防护要求,结合沪杭高速铁路线路特点,对桥、路基地段综合接地系统中非预应力钢筋、接地端子、接地极之间的连通,以及连接钢筋、贯通地线的防腐处理和连接的焊接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外的有关资料,介绍高速铁路桥梁的特点,施工中可遇到的工艺问题,国外常用的施工方法,提出保证施工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衡茶吉铁路(衡阳—茶陵—吉安)正线在DK211+000—DK212+100与武广高速铁路并行。利用FLAC 3D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衡茶吉铁路竹山屋中桥桥梁桩基础开挖的施工过程,分析了新建铁路桥梁桩基础开挖对桩围土体和既有武广高速铁路竹山屋特大桥基础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铁路桥梁桩基础开挖过程中地表土体的水平位移小于15 mm,竖向位移小于7 mm;桩基础开挖深度与周围土体的变形成反比,在桩基础上部影响范围约为桩径的3~5倍,中下部约为桩径的1~2倍;新建铁路桥梁桩基础开挖对既有武广高速铁路竹山屋特大桥桥梁变形影响较小,其水平和竖向几何偏差远小于规范限值,基本不影响既有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平原地区某新建客运专线连续梁并行既有高速铁路简支梁地段为背景,运用Plaxis 2D软件建立模型,分别对新建客运专线桥梁施工阶段、运营阶段既有高速铁路桥梁的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承台基坑开挖、施工阶段,既有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略向上隆起,其余阶段均为下沉;在25.41 m线间距的条件下,新建客运专线桥梁的施工及运营阶段,既有高速铁路桥梁的差异沉降量、轨道平顺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沪杭高速铁路箱梁安全高效架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沪杭高速铁路箱梁架设工程,通过对900 t箱梁架设施工工作原理、施工工序、工艺及所用设备(搬、提、运、架)结构特点的研究,根据箱梁架设要求及施工要点对影响箱梁架设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了影响箱梁安装功效的关键因素,并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总结出该套高速铁路箱梁安全高效架设施工技术,对今后的高速铁路箱梁安装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InSAR差分干涉技术及精密工程测量网进行桥梁墩台及线上构筑物的差异沉降监测和变形监测,对桥梁结构和轨道结构进行安全性分析及评估。  相似文献   

16.
沪杭高速铁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垫层作为轨道板和底座板之间的调整层,主要起到填充、支撑、承力和传力的作用,并可为轨道提供适当的刚度和弹韧性。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质量直接影响到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列车运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轨道结构耐久性和运营维护成本,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关键工程材料之一。从沪杭高速铁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实践出发,从水泥乳化沥青的性能要求、原材料控制到施工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鲁南高速铁路高上1号特大桥上跨京沪高速铁路施工难度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撑体系平移顶推与转体相结合的跨线桥施工方法。首先施工转体结构;然后进行顶推施工,在距离高速铁路30 m以外的工位搭设支撑体系,再顶推支撑体系至主墩区域进行梁体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转体施工,使主梁就位、全桥贯通。顶推和转体结合施工确保了桥梁顺利跨越京沪高速铁路,显著减轻了对既有线行车的干扰,降低了安全风险,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8.
介绍沪杭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操作要点,希望对将来生产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的单位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沪杭高速铁路六、七标14 000多块轨道板预制工作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施工生产工艺,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技巧,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轨道板外观质量和轨道板打磨精度控制上所得出的成果得到了工管中心多次肯定值得总结并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沪杭高速铁路二标段小横潦泾连续梁水中承台施工实践为基础,详细介绍水中承台采用钢板桩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重点介绍钢板桩插打、内支撑体系分步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变形观测、承台钢筋混凝土施工,并详细阐述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措施及钢板桩拆除施工注意事项,强调了质量、安全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项特殊的工程施工项目,跨越既有高速铁路桥梁施工、设计相对烦琐,结合跨越既有高速铁路桥梁工程实例,针对跨越既有高速铁路桥梁施工安全因素,分析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安全防护技术,以期改善工程施工质量,增强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