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货运列车一直使用500kPa和600kPa两种列车管定压,两种列车管定压带来列车管理和运用中的一系列问题,要求统一列车管定压呼声很高。但列车管定压对列车制动性能影响一直没有明确结论,因此统一列车管定压工作迟迟不能推进。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列车空气制动仿真系统,仿真分析了两种主管定压下重载列车的常用制动,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后缓解的制动系统性能,系统的分析了列车管定压对列车制动和缓解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常用制动减压量在140kPa以下时,主管定压600kPa时制动能力略强,约增强1.5%左右,其主要原因制动缸充风略快。当全制动时,主管定压600kPa比500kPa制动缸平衡压强高约74kPa,制动能力增强5.4%;主管定压600kPa时全制动减压量范围扩大,制动缸压强变化范围增大,列车调控能力更强。紧急制动时,定压600kPa制动能力比500kPa能力更强,制动距离缩短11.4%,主要原因是副风缸初压高,紧急制动后制动缸最终压力也高。常用制动缓解时,在制动系统漏泄较小时主管定压对列车再充风能力影响不大,但当制动系统漏泄较大时,列车管定压越高,再充风时间越长,在中度漏泄时,再充风时间约延长13.9%。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载列车停车后出现的车辆制动机异常缓解现象,文章基于故障时机车制动机数据及车辆制动机工作原理进行原因分析,详细介绍了单机不补风/补风模式模拟试验,以及车辆制动机副风缸泄漏模拟试验情况,指出了列车管减压量对车辆制动机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重载列车停车时控制列车管减压量小于120 kPa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120阀存在的列车管小减压量制动以后缓解波速低的问题;对120阀加速缓解作用的控制方式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验证;对加速缓解风缸容积的增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列车管小减压量制动后提高120阀缓解波速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列车制动系统数值仿真方法定量分析了120阀的紧急阀III孔径、局减阀上的局减孔孔径、加缓风缸向列车管充气孔孔径对单编万吨列车制动、缓解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紧急阀III孔径对列车的紧急制动特性有明显的影响。该孔径在2.3~2.7 mm范围内能够保证在常用制动时不发生紧急作用,同时紧急作用也能正常发生,并且该孔径越大,其制动波速越慢,在紧急制动时,该孔径由2.35 mm增大到2.65 mm,其制动波速由283.2 m/s降低到244.2 m/s,降低了14.2%;局减阀上局减孔孔径对常用制动时的制动波速有明显的影响,孔径越大,其常用制动的制动波速越快,在减压100 kPa时,孔径为1.5 mm时比0.5 mm时制动波速增大了77.4%;加缓风缸向列车管充气孔的大小对缓解波速有明显的影响,该孔径越大,缓解波速越快,在减压100 kPa之后缓解的过程中,随着该孔径由0.5 mm增大到1.5 mm,缓解波速增大了53.1%,小减压量制动后缓解时,该孔径大小对缓解波速影响较小。该结论为新阀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铁道部铁路运用规章第三章第 32条 (3)明确规定 :制动机置常用制动位 ,减压 14 0kPa (列车主管压力为 6 0 0kPa时减压 170kPa)不得发生紧急制动 ,并确认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 ,1min内列车管压力下降不大于 2 0kPa。而在运用中因基础制动装置、闸调器故障 ,管系漏泄、截断塞门漏泄、各风缸漏泄、空重车调整装置等漏泄、GK阀、 10 3阀、 12 0阀故障造成制动机发生自然制动现象时有发生 ,其中因GK阀、10 3阀、 12 0阀故障造成制动机自然制动故障占 80 % ,因此把故障车在列车制动机性能试验时及时找出来 ,把车辆发生自然制动隐患杜绝在列…  相似文献   

6.
减压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加压治疗,治疗效果与所选择的加压治疗表及其方案有关。在以往治疗时,一般均参照美国海军和苏联减压病治疗表的相应方案治疗的。但美海军治疗表的最高压力仅490.3kPa不能满足治疗重型减压病例的需要;而苏联治疗表则没有采用吸氧减压方案,因而治疗总时间很长。我们吸取了美、苏减压病治疗表的优点,结合了  相似文献   

7.
成都铁路局     
成都铁路局科研所与运输处联合研制的CP-3型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于1997年4月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并获铁道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22142602。该装置已在多个铁路局安装使用,使用后经济和安全效益显著。 设备主要特点如下:(1)其尾部遥控排风具有减压速率及减压量可控功能,设有5kPa/s常用排风和大于7kPa/s紧急排风两种速率的无线遥控排风机构。(2)具有自动检测列车风管泄漏量及智能增漏检测被关塞门功能。(3)采用了3项主要措施增加在强干扰、低信噪比的电气化铁道区段的工作可靠性:采用高抗干扰的循环检错  相似文献   

8.
陈然 《中国铁路》2023,(6):95-104
以单节和谐型机车加挂19节25G型旅客列车为计算模型,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Universal Mechanism,对采用“大劈叉”制动方式时,制动初速、列车管减压量对旅客列车纵向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常用与紧急制动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制动初速越低、列车管减压量越大,车钩力及纵向加速度越大、冲动越大;在100 kPa和170 kPa两种列车管减压量下,列车纵向动力学特性差异不大;相对于常用制动,紧急制动时全列车产生很大的压钩力,车辆间的拉钩力作用较小。在西康铁路青岔—营镇下行区段11.9‰下坡道分相处,19节编组列车断电通过时有明显冲动,且冲动发生在机后15位车。  相似文献   

9.
客车制动机缓解不良问题是困扰我国铁路多年的影响客车行车安全的常见故障,根据KAX1行车安全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例举在25T型客车上发现的小减压引起制动机缓解不良故障的现象,分析小减压引起制动机缓解不良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出解决小减压制动引起的制动机缓解不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HXD2型电力机车Eurotrol制动机系统具有补风功能,无法在制动时自动隔离列车管充风通路,在车辆减压制动后,由于列车管压力的上下波动,造成列车管的自动补风,特别是列车牵引辆数较少时,极易引起列车后部车辆的自然缓解。本文分析了Eurotrol制动机的制动原理,介绍了司机室设置了抑制自动制动缓解开关Z(N)的目的及使用时机,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振雷  孙念国 《铁道车辆》2011,49(7):43-44,48
对货物列车主管压力由600 kPa转换为500 kPa时部分车辆缓解不良的故障情况进行了调查,着重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华 《铁道车辆》1995,33(3):35-37
针对《关于103型,104型空气制动机列车管最小有效减压量数值的分析》一文作了探讨,并提出列车管是了小有效减压量数值的规定应该以空车位时的列车管最小有效减压量的计算数值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患者袁×,男,38岁,某养殖场潜水员。患者于1983年6月19日在32米水深处工作1小时30分,未按减压表减压直接出水。出水后约20分钟,两下肢麻木,继而酸痛,自下而上发展。出水后约25分钟时不能站立,同时两上肢疼痛,腹部紧压感,恶心,尿潴留。2小时后在当地医院加压治疗,治疗压力490.3kPa,在高压下症状改善,但当压力减至196.1kPa时症状再现,故再次将压力升至  相似文献   

14.
据最新报道,采用真空减压处理工艺可获得2 mm厚的无白口组织的球铁断面。本文介绍了一种缩短减压处理时间的方法。研究表明:在铁水中添加CaC_2,可将真空保温时间减少至5 min以内,熔融金属中的总氧量、溶解氧量及含硫量也快速降低。添加1%的CaC_2,可获得2 mm厚的最佳石墨球数试样,该试样没有白口。当添加2?C_2时,该2 mm厚的试样中即可观察到白口组织。研究结果表明:CaC_2的添加量应当适中。  相似文献   

15.
定压600kPa时客车单车试验器机能检查的排气时间范围是在定压500kPa的时间范围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并经过了实测数据验证;其充气时间范围是在客车单车试验器通过定压500kPa机能检查后,不改变孔径,根据实测数据确定的。  相似文献   

16.
简要梳理我国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综合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方法;分析列车管减压量、缓解速度、线路坡度、电制力、列车编组方式、Locotrol同步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列车纵向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研究中部从控机车及其钩缓装置受压稳定性、电制侧向过岔安全性等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重载组合列车安全技术提升策略,以提高我国重载列车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12—60米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表深度12~60m,共178个减压方案。采用5~120min共13类理论组织,根据潜水深度及水下工作时间选取不同的氮过饱和安全系数,按Haldane原理,经计算机计算。通过模拟潜水与实际潜水验证,证明本表的减压效果满意。与原表相比,本表在理论组织分类及安全系数的选取等许多方面作了较大改进。我国曾于六十年代研制并颁布了60m深度水下阶段减压表,经20多年的潜水实践证明,该表在深度较浅和水下工作时间较短的方案,减压时间偏长,影响潜水作业效率;而深度较大和水下工作时间较长的方案,减压时间又明显不足,安全性较差。因而,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多种减压表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重新研制了本减压表。  相似文献   

18.
1 故障现象 我段自1999年12月使用SS3B型机车重联牵引后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发生了两起按紧急制动按扭停车后,机后车辆断钩事故,而司机在缓解后未察觉车辆已断钩,仍然继续牵引列车运行,造成部份车辆分离在区间内的严重后果。 2 故障分析 当时司机看到机车缓解正常,列车管也能充风至定压(500 kPa),因而未判断出列车已断钩,故造成此事故。按常理分析,车辆断钩后列车管已拉断,机车充风缓解时由于列车管通大气,列车管肯定是充不到定压的。事后我们专门做试验,在机车紧急制动后,把机后3辆车辆的列车管人为通大气,机车列车管确实充不起风;机后10辆时,列车管可充风至480 kPa;机后15辆以上,列车管就可以充风至定压(500 kPa)。  相似文献   

19.
饱和潜水舱室环境参数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潜水员的生命安全。本文报告了250n氦氧饱和潜水实验舱室环境参数控制的设计及实施。结果为:压力设计深度±1m;饱和期间氧分压40.7~43.2kPa;减压期间氧分压59.8~63.0kPa(15m以下浅氧浓度23.7~24.5%);二氧化碳分压65~595Pa温度28.4~31.3℃;相对湿度53.6~65.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舱室环境参数的控制,基本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京沪客运专线的建立,客货运输分线,提升货运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大功率机车牵引万吨单编列车可以提高运能,但京沪线现有站台长度不能满足长大列车的停车要求,组合重载是提高运能的可能方式,多列车连挂运输使得列车的纵向冲动增加。本文以京沪线万吨组合列车(由两列5 000t的单编列车组成)为研究模型,计算分析了多种减压量制动和制动后缓解以及紧急制动车钩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从机车不同步时间对车钩力影响规律,并寻找到常用制动时,制动缓解时,从控机车提前于主控机车4s动作时车钩力较小;紧急制动时,从控机车提前于主控机车1s动作车钩力较合适。主从机车不同步动作对制动距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