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目的:铁路客运站结构体系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繁多复杂,对同一结构形式,受面积、柱距、层高等因素的影响,其造价存在较大差异。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尚未建设的铁路客运站数量和投资规模较大,在满足安全、功能和建筑要求的前提下,系统地研究影响铁路客运站结构体系工程造价的敏感因素及其敏感关系,对用好铁路客运站建设资金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研究结论:(1)本文依托大量已建铁路客运站的结构及造价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侧式站房结构体系工程造价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影响工程造价的敏感因素为站房面积、站房结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楼盖结构体系类型、楼盖结构投影面积等。(2)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主要敏感因素站房面积、楼盖柱结构高度及屋盖钢结构投影面积对工程造价的敏感程度,当站房面积变化+10%和-10%时,结构体系工程造价的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7.02%和-6.19%;当楼盖柱结构高度变化+10%和-10%时,工程造价的变化幅度分别为2.71%和-2.61%;当屋盖钢结构投影面积变化+10%和-10%时,工程造价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58%和-3.38%。(3)本研究成果从投资角度为铁路客站站房设计工作提供了优化方向,可为投资控制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考虑典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优缺点,对典型3层前馈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结构优化,提出随机重连BP神经网络模型。综合各项因素研究,提出铁路"走出去"目标国铁路项目投资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一带一路"32个沿线国家数据,通过建立随机重连BP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验证,其精度达到目标要求,验证了此模型可用于海外铁路项目投资建设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许多大型铁路客站均采用"房桥合一"的结构形式,其高架轨道层既是铁路客站整体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又是承载列车动荷载的桥梁结构,因此高架轨道层的设计历来是"房桥合一"铁路客站设计的难点之一。本文以新建沈阳南站中央站房高架轨道层为例,介绍"房桥合一"铁路客站高架轨道层的设计方法。研究结论:(1)对于"房桥合一"铁路站房高架轨道层结构必须采用满足建筑结构和铁路桥规的包络设计方法;(2)"房桥合一"铁路站房高架轨道层结构应进行中震弹性抗震性能分析;(3)"房桥合一"铁路客站高架轨道层结构可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以提高承轨梁的刚度和抗疲劳性能;(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高架轨道层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工程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跨度铁路客站站房及雨棚。由于站房及雨棚结构的复杂性、唯一性及自身大跨度等显著特点,其风荷载值并不能从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获取,而准确合理的风荷载取值对确保结构安全和控制工程造价又十分重要,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风洞试验。以某铁路客站站房及雨棚为工程背景,试验选取刚性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表面风压系数,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风致动力响应,计算出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的风振系数,最终得出站房和雨棚结构的等效风荷载值。结果表明等效风荷载值均顺风向递减,且在迎风侧的屋面边缘处值很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复杂现代化铁路客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呈现出体型新颖、结构庞大、受力状态复杂、运营维护要求高、人员高度聚集等特点,如何保障其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备受关注。系统梳理大型铁路站房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典型病害,明确大型铁路站房主要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总结铁路客站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并结合《铁路客站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标准》编制过程中的调研、讨论和争议,分析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大型铁路客站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型铁路站房候车室楼盖结构跨度大,刚度小,下部轨道层列车通过所产生的振动和旅客活动给人带来不适感.本文从人群活动和列车通过两个方面,分别说明了楼盖振动舒适度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舒适度的相关标准,提出铁路客站大跨度楼盖舒适度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铁路客站站房的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3):40-41,46
简介铁路客站站房进行节能设计的必要性,从建筑、结构、给排水、电力、暖通空调设备等方面探讨铁路客站站房节能设计的工程技术措施,使客站站房成为建设节能型铁路的标志建筑。  相似文献   

8.
铁路中小型客站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建设发展,大型铁路客站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一部分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后3年的客站建设大多属于中小型客站,其结构和造型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此文根据铁道部对铁路客站建筑规模的有关规定,阐述新时期中小型客站建设的特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中小型客站建筑设计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即客站与地方规划的衔接关系,车站广场、站房、站场三者的关系,站房与雨棚间的关系,站房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形态与建筑结构的关系,建筑创新与投资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铁路旅客站房管线布置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检修条件不好等问题,影响站房的稳定和美观,且造成工程建设时有反复,投资增加。为了适应新时期下铁路站房建设及发展需要,开展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研究设计,提出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的原则,对设计流程和综合管线图纸内容作出规定,为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研究结论:(1)分析铁路旅客站房管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得出设计研究的意义;(2)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管线接口、空间效果、综合布置、维护保养等条件;(3)建筑与装修、结构、各设备专业要密切配合,通过平、剖面及节点等各类图纸绘制,统筹管线布置,达到空间效果及工艺要求;(4)总结不同类型的站房布局特点及其管线综合设计的重难点,对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下穿既有铁路的站房深基坑施工往往是既有铁路大型客站改建工程的控制工程。宁波站站房及地铁基坑位于深厚软土地区,结合项目特点及工期要求,经比选推荐采用铁路钢格构柱便桥上跨软土深基坑的设计方案,并对该便桥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述。在国内铁路工程建设领域,该便桥方案是一种新型铁路便桥结构,对工程缩短工期、确保安全质量、节省工程投资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软土深基坑与铁路线路交叉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大型站房的建筑特点及其结构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基于大量站房结构体系的类型及工程造价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区间统计分析法,分析研究结构体系对工程投资影响的敏感因素,并重点分析抗震设防烈度、结构体系类型对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数据表明:站房高架屋盖采用钢网架,高架层楼盖和轨道层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比较经济。另外站房高架屋盖最大柱距大于80 m或高架层楼盖柱距大于30 m时,其结构体系类型具有趋同趋势,高架屋盖最大柱距大于80 m时,采用钢网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性价比;高架层楼盖柱距大于30 m时,采用钢结构对控制高架层标高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2.
新型铁路站房楼盖具有跨度大、刚度小、阻尼比低的特点,使得大跨度楼盖结构在人群活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从而引起候车旅客的不舒适。基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构造人群荷载的力学模型。针对沈阳站房大跨楼盖工程,选取TMD装置对结构进行人群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控制与舒适度设计,分别对多种人群荷载工况下减振前后楼盖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全过程分析,并对楼面结构减振前后的峰值加速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楼面结构采用的TMD减振方案可以满足人群荷载作用下的舒适度要求,减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武昌火车站站房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红 《铁道建筑》2007,(2):104-105
武昌火车站站房建筑设计,突破了传统设计理念,符合新时期铁路客站“五性”的原则,文章结合武昌火车站站房建筑设计和结构特点,说明新时代铁路客站设计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目前铁路客站站前广场改造的背景与意义,从与城市的关系及与站房的关系两方面总结了铁路客站站前广场的基本形式,就基本形式的多样性阐述了铁路站房站前广场改造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最后以金华西站南广场改造工程为例,具体地分析了站前广场改造设计方法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兼作综合交通枢纽的大型铁路客站站房不断增多.但其设计方案需要结合所在城市的区域市政规划综合考虑,这样以来,各铁路站房设计方案就会各异,且造成与车站站区及市政配套工程接口的繁杂,投资控制难度加大.此文结合实际工程,就设计阶段如何有效控制站房工程投资,从设计方案比选,划清专业和工程界面、保证工程数量的不重不漏,划分界面清晰的概算编制单元,制定严格的投资控制流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保证概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址选择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我国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客站站址有关前期研究情况,从枢纽总图规划、客运站数量、与既有客运站关系、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地提出了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址选择应高度关注的问题.研究结论:(1) 我国必需大量新建线路及铁路车站;(2) 既有线在快速铁路网中将得到充分利用;(3) 高速动车组可以在快速铁路网中任何线路上运行;(4) 新建客运专线引入城市枢纽,尽可能利用既有车站;对于铁路枢纽客站个数和接发车能力不足,新建客运专线,应考虑点线能力协调、新建客运站,省会以上的大城市一般有多条客运专线引入,应设置两个以上的中心客站;新建客站应成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并随着城市发展形成新的市区.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线正下桥式车站具有功能布局紧凑,旅客流线便捷,节约用地及投资的优势。但由于站房位于铁路线路正下方,列车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站房使用及旅客生理、心理感受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有必要对桥式车站的隔振降噪技术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振动、噪声控制在容许范围内,为乘客提供高标准、高舒适度的候乘环境。研究结论:(1)站房采用"桥梁、建筑分离"的结构方式可以在振动和噪声的传播途径上有效减弱其对站房室内声环境的影响;(2)车站的振动和噪声频率均以中低频为主,应根据其频率特征选择恰当的材料和构造做法;(3)站房内外装修装饰材料宜选用轻质材料及弹性构造;(4)室内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强桥式车站的适用性;(5)本文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气候资源,降低通风空调能耗,在对北方地区旅客站房自然通风降温潜力区域的划分及对北方铁路客站自然通风条件下的热舒适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利用Energy Plus软件对旅客站房自然通风降温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论:通过计算分析,可以把北方地区旅客站房自然通风降温潜力分为四个区域,即:(1)自然通风降温潜力很高区——Ⅰ区,自然通风利用小时数90%;(2)自然通风降温潜力高区——Ⅱ区,自然通风利用小时数85%;(3)自然通风降温潜力中区——Ⅲ区,自然通风利用小时数在60%~85%之间;(4)自然通风降温潜力低区——Ⅳ区,自然通风利用小时数68%;(5)该研究成果可以优化旅客站房自然通风设计,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乌兰浩特历史文化和工程背景,阐述铁路客站设计一方面要以当地民族文化为设计理念,使其体现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又要充分体现站房设计的"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经济性"要求。乌兰浩特站房在设计过程中力求体现五性原则,为今后类似铁路客站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如何界定高铁建设环境影响内容、估算环境成本是高铁实现绿色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界定高铁建设环境成本的计算内容基础上,运用显著性成本方法(CS)建立高铁建设环境成本数据库,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拟建工程全生命建设环境成本,并以长益城际铁路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性强,对高铁全生命建设环境成本预测准确性高。研究结论:(1)通过CS理论提取高铁工程显著性环境成本项目可以大幅简化环境成本估算工作量;(2)BP神经网络在高铁项目环境成本估算方面具有适用性;(3)为更准确估算环境成本,需进一步完善高铁项目建设环境成本数据库;(4)本文提出的高铁建设环境成本估算方法和评价体系,可应用于铁路行业高铁项目的建设环境成本估算和控制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