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运工程》2015,(4):149
<正>3月27日,中国港湾中标香港特别行政区路政署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车辆通关广场、辅助建筑物及设施项目,中标额9.8亿美元,工期30个月。该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兴建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车辆通关广场、辅助建筑物、行车天桥、地面道路及排水、污水、水务、环境美化、公用设施,机电工程等。该项目是继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项目、连线项目及西桥项目后,中国港湾中标的第4个港珠澳大桥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营运,成为首次直接联通香港、珠海、澳门的陆路通道。港珠澳大桥由香港口岸至珠海及澳门口岸全长约42公里,包括12公里长的香港连接路及约30公里长的主桥,是全球最长的桥隧组合跨海通道。再加上约13公里长的珠海接线,大桥总长度为55公里。"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随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全长56公里,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该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建,其中珠澳口岸人工岛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起步工程,率先动工建设。  相似文献   

4.
京生 《港口科技》2009,(12):42-42
2009年12月15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工程——港珠澳大桥开工仪式在广东省珠海I市拱北湾举行。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km,全部投资估算为729.4亿元。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回填工程,详细地论述了陆域形成中回填砂工程中的抛填和吹填工艺。通过对普遍的回填砂抛填与吹填施工工艺,针对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回填工程的工程实例,对两个技术采用技术上优化,使得施工更为节省开支和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工可总平面布置的阻水率,巧妙利用澳门明珠陆域向东突出的地形地貌,调整珠海接线人工岛布置,使珠澳口岸人工岛的阻水横断面减少了37%,同时使珠海接线人工岛的费用减少、工期缩短、施工难度降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总平面因地制宜的优化设计思路及方法获得了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会的肯定,可为类似河口区临近大陆人工岛平面布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工可总平面布置的阻水率,巧妙利用澳门明珠陆域向东突出的地形地貌,调整珠海接线人工岛布置,使珠澳口岸人工岛的阻水横断面减少了37%,同时使珠海接线人工岛的费用减少、工期缩短、施工难度降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总平面因地制宜的优化设计思路及方法获得了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会的肯定,可为类似河口区临近大陆人工岛平面布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采用吹填砂形成的特点,研究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案和井点降水联合堆载预压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分别为岛壁区和岛内区推荐了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案,并根据推荐的软基处理方法对岛内区的地基沉降进行计算。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2013年8月13日,中国南海海面上,中心风力达14级的超强台风“尤特”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广东沿海逼近,整个广东省严阵以待。此时在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上,近200名工人滞留岛上等待紧急撤离。而港珠澳大桥水域所有的船舶早已经离开建筑施工水域到指定锚地避台,撤离任务情况紧急。于是,港珠澳大桥施工作业单位紧急向珠海海事局请求支援。  相似文献   

10.
正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标志着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和最终接头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单节重约8万吨。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其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  相似文献   

11.
珠海海事局承担着辖区6300多平方公里海域和700多公里内河通航水域的水上安全监管,九洲港是我国最大的客运港口之一,是珠海通往香港地区主要的水上运输航线,肩负着水上客运的重要任务。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的沉降工程还在继续,每天均有2~3艘工程船在附近水域作业,而春运期间,  相似文献   

12.
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港珠澳大桥的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区附近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在模型验证基础上,对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实施后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模拟研究,从潮流泥沙角度对人工岛工程对周围海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分析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大桥建造的背景,对岛上集观光、商业、展览、交通服务等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与岛上广场景观设计进行呼应与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珠江口海中央的独特地理特性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人文特色,成为港珠澳大桥里程碑式工程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方淡玉  方洽利 《中国港口》2010,(2):57-58,63
<正>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桥梁,所跨越的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繁忙、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大桥建设水域海面宽阔,大型船舶以及高速客船航行频繁,  相似文献   

15.
1月4日,备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动工仪式在广州航道局耙吸船"广州号"上举行。随着岛隧工程动工宣布,"广州号"汽笛久久鸣响,两个耙臂缓缓放下,岛隧工程正式开始施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技术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11,(20):8-8
9月11日上午,随着第61个巨大的钢圆筒稳稳插入珠江口开阔的海面上,港珠澳大桥海中人工岛主体结构宣告形成。这也意味着港珠澳大桥工程重要难点取得突破,为大桥2016年3月顺利完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为降低港珠澳大桥船撞桥风险,保障过往船舶航行安全与港珠澳大桥营运安全,8月31日,港珠澳大桥海事局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举行港珠澳大桥防船撞智能管控与研发合作协议签订暨智能管控研发中心揭牌启用仪式。根据协议要求,大桥海事局与大桥管理局将延续港珠澳大桥建设期建设单位与海事系统相互支持、友好合作、共保安全的传统,发挥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的9年,我始终坚守在伶仃洋上,守护国家重点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与运营安全。港珠澳大桥联系着内地、香港和澳门,全长55千米,大桥以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对于我,大桥则如同我的"女儿",我守护她开工、建设、开通、运营。那年,港珠澳大桥开工了,面对从未经历过的高难度监管难题,广东海事局经过慎重考虑,派出一支经历过广州亚运会考验的队伍开赴伶仃洋,而我是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6日,记者从广东海事局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主办,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承办、港珠澳大桥海事局协办的《港珠澳大桥广东水域通航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宣贯活动上了解到,《办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用于管理港珠澳大桥广东水域的船舶航行、停泊、作业以及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活动。港珠澳大桥横跨的珠江口水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口伶仃洋是地貌条件独特、水沙条件复杂的敏感海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沿海航线最密集、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港珠澳大桥是横跨伶仃洋的由"桥-岛-隧"构成的超级大型复杂工程。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对珠江口伶仃洋复杂的水沙动力环境的影响,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对大桥工程对伶仃洋水域水沙环境、港口航道、滩槽稳定性影响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证。主要研究成果表明:1)珠江口伶仃洋具有"微变性、趋稳性、可塑性"的重要特征,其"三滩两槽"基本格局可以长期保持稳定;2)港珠澳大桥(推荐方案)对珠江口伶仃洋水沙环境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对港口航道基本无不利影响;3)从水沙条件角度来看,港珠澳大桥(推荐方案)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