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抵御自然灾害破坏并满足应急物资和抢险救援需求的物流网络,从系统可靠性角度出发,提出了区域路网应急连通可靠性的概念.运用双层规划方法构建了网络设计模型,上层模型为物流运行总时间最小和系统应急连通可靠性最大的双目标规划模型,下层模型为固定需求用户平衡配流模型.将双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后求解上层模型,用改进模拟退火优化算法求解整个双层规划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投资约束下,上层模型中增加系统应急连通可靠性最大的目标函数后,网络最大关键度由821.55降至32.66,物流总代价降低了0.22%,物流运行时间不变.实际网络最优方案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物流效率与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连通性及连通可靠性是区域公路网络结构特征及运行状态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提出了应用连通度、连接度指数及连通度平均值指标来表征省区高速公路网络连通性,其次构建了基于初始网络及子网络的数量、规模及平均最短路径距离等因素的连通可靠性评价方法,最后以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络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研究提出了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络的连通特性及连通可靠性特征,得出实例网络县市级网络连通度不高、连通可靠性受到关键节点影响较大的结果,能够应用于冰雪恶劣天气、恐怖袭击等特殊事件下应急需求点布局、应急物资调度优化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路网关键节点识别与管控问题中传统方法欠考虑结构、流量等多元因素影响,并引入了过多权重参数主观性太强等问题,引入了节点的空间流量度和网络结构流量熵两个新概念,构建了有向含权路网模型,提出了基于空间流量度的城市关键节点识别方法.以北京市四环内路网为例,计算了路网度分布以及速度分布,对比了不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同时识别出流量较大和结构重要的节点;此外,模型参数α增加和β降低有利于提高网络连通性能,但α增加和β降低不利于流量的均衡分布;文中方法和结果可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对于缓解拥堵、提高鲁棒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考虑地震强度的空间变异性,本文提出一种以震后通行能力为目标的地震作用下地铁系统连通可靠性评价方法。首先,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和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开展目标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生成具有空间变异性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其次,采用图论建模方法构建地铁网络拓扑模型,并将地震动场输入网络;再次,结合结构地震易损性模型计算地铁车站、区间隧道的地震失效概率,并模拟地铁网络的震后状态;最后,引入有效连通的概念建立了3种指标:网络连通可靠度、车站连通可靠度和运营线路故障率,基于Monte Carlo模拟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地铁系统的抗震连通可靠性进行分析。基于上述流程以北京市城六区地铁系统为例进行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对系统连通可靠度的影响显著;在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作用下该地铁系统中88%的车站之间能够实现有效连通;运营线路之间相互交错形成闭环能有效提高系统的连通可靠度。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主体和乘客感知两个方面出发,根据快速公交的特点,对快速公交可靠性进行分析,并依此建立了以快速公交线路可靠性为目标,系统主体可靠性和乘客感知可靠性为准则,到站准点可靠度、换乘可靠度、线路容量可靠度、行程时间可靠度、出行费用可靠度及乘客服务可靠度为指标的快速公交线路可靠性的3层评价体系.将熵权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快速公交线路的可靠性作出评价.利用该方法对杭州快速公交一号线进行线路评价,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客观、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综合船桥模拟实验系统将综合船桥系统硬件设备与传统的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实现综合船桥导航设备互联的优化网络结构并应用于综合船桥模拟实验系统,利用该CAN总线网络能够实现各导航设备与船舶操纵模拟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互,使得系统具有高度整合性和可靠性.从系统可靠性理论分析了该总线网络的优化方案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可靠性的主要模型,针对诸多道路交通网络不可靠性因素,探讨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可靠性评价体系,寻求路网结构合理化和交通运营优化,从动态时变性研究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可靠性的时间冗余性、空间冗余性以及时间经济性和空间经济性.在分析全网可靠性的基础上,讨论公交网络可靠性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实际交通管理中,为了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减缓交通拥挤,交通规划与管理者在规划设计时会尽量将交通流均匀分布在各路段上,或者利用一定的交通管制方法将双向道路上不均匀 流量转为均匀流量,这样既不需要投资增加路段能力,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这种思想,张和高(2006)提出了交通流均匀分布下的双向道路网络设计模型,但是原有问题目标函数只是求系统总阻杭最小和交通流不均匀分布度最小,这对于网络可靠性分析来说不太适用,本文分别分析了这两种目标函数下的交通网络的连通可靠性,结果表明了这种道路调整方法对系统的连通可靠性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连通可靠性对乘客的出行和网络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连通可靠性,提出容忍系数确定车站间的可容忍路径。以车站间的可容忍路径数目衡量车站间的连通可靠性,并据此计算车站和网络的连通可靠性。以成都地铁为例,运用运营数据分析了考虑车站权重和不考虑车站权重时成都地铁网络的连通可靠性。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了连通可靠性最强和最弱的车站并分析了成都地铁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容忍系数下的连通可靠性。结果表明,当容忍系数小于1.6时,容忍系数对成都地铁网络的连通可靠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电气化铁道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结构的分析,提出了适用的网络结构及其备用方式,设计了相应的智能通信设备,整个通信网络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同时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灾害问题也日渐凸显,作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的地震正在严重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重要的生命线,因此研究震后城市应急救援道路网络连通可靠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城区由于其建筑多为老旧平房,抗震性能差,而且城区道路空间局促,在遭遇地震时路网更易堵塞.本文以上海豫园区域路网为例,基于瓦砾堆积模型对震后路段通行概率进行计算,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路网节点连接可靠度进行计算,对震后路网路段单元和节点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判别关键路段和优化应急医疗救援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配置的随机饱和熵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寻求系统、科学的综合运输通道最优客运分担,提出用最大熵原理构建客运结构配置模型,基于随机时间价值,选择旅客广义出行时间最小的运输方式,定义了通道内的基本路段饱和度和通道饱和熵,设计了用于求解模型的粒子群算法。分析发现,车外时间差、单位里程票价差、单位里程车内时间差以及旅行距离将直接影响各运输方式客运分担率的高低;以通道饱和熵最大为目标得出的常规铁路最优定价高于现行铁路票价,且通道饱和熵上升了15%,说明铁路票价偏低会造成铁路客运量过于饱和;由通道饱和熵模型得出的最优客运分担结果,缩小了基本路段上各运输方式饱和度之间的差距,实现了运力和运量的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13.
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交通运输结构的研究多以简单的比例关系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评价的客观依据.本文尝试应用信息熵理论对区域交通运输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规律进行定量研究.首先,提出交通运输结构信息熵,并构建了交通运输结构的均衡度和优势度指标,用于衡量交通运输结构及其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  相似文献   

14.
连通可靠度作为网络可靠性的基础指标是指导交通事故预防、灾后重建和日 常维护等活动的重要理论,但其计算是经典的NP难问题.为了提高大规模网络应用的求 解精度和效率,提出了基于k-最短路径和状态排序的改进算法--Target_Order 算法,集 中考察影响网络连通性的关键节点及其状态,有效减少了无关网络连通性的节点组合产 生的冗余网络状态,大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最后,以成都规划年地铁网为例,通过与传统 算法(ORDER算法)比较,分析了算法关键参数的影响,验证了改进算法在精度与效率方 面的显著优势.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其他随机交通网络的连通可靠度计算与统计.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各突发事件相互关联时的原油海运网络中关键节点的连通可靠性,引入vine copula构建各突发事件的联合分布,并基于各突发事件的联合分布和条件分布进行节点连通可靠性评估.以马六甲海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节点隶属国家政局不稳定及军事冲突与海盗及海上恐怖主义间具有对称的尾部相关性,而海盗及海上恐怖主义和船舶交通事故分别与恶劣天气具有下尾相关性.此外,在节点隶属国家政局不稳定及军事冲突、恶劣天气和海盗及海上恐怖主义的作用下,马六甲海峡的连通可靠性较低,仅为0.239 5;而在节点隶属国家政局不稳定及军事冲突、恶劣天气和船舶交通事故的作用下,马六甲海峡的连通可靠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路网可靠性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网可靠性是衡量城市路网性能,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下交通系统功效的重要指标。依时间线索回顾了路网可靠性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连通性/终端可靠性、行程时间可靠性和路网容量可靠性三大主要评价指标的特点,并从指标定义及指标评价方面,对比分析了三大指标的联系及区别。围绕研究及应用中的现存问题,对指标评价结果阈值的确定、提高评价指标应用性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Because of the complex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earch on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usually based on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ratio-based relation, which lacks of object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he paper applies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heory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law for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First, the transport structure information entropy is proposed, and a balanced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and dominance indicators i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law. Based on that, the main driving-force factors are identifi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th combination of gray relational method. The driving-force factors are: 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comprehensive factor and population. These may provide evidence fo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decision-making theory. In the final section, Jiangsu province structural analysis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8.
区域运输通道是区域运输线路的骨干.通道抗毁性分析对发现通道网络薄弱环节、优化通道网络规划、保障运输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成渝经济区为例,抽取其运输通道网络,构建L空间下的复杂网络模型,构建基于节点度、节点运输重要度和节点介数的攻击策略,以网络全局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节点比为测度,借助Matlab和Pajek软件进行抗毁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运输通道平均路径长度较大,连通性有待提高,在进行通道中公路、铁路网络规划时应注意联络线的布设,重庆、成都等应作为关键节点重点建设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网络连通性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运输网络是由节点与边所组成的有机体.为更全面的评价网络的连通性能,不仅需要分析边的数量及位置对连通性的影响,而且需要分析节点对网络连通性的影响.在分析现有交通运输网络连通性指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拓朴结构连通性评价指标,采用不相邻节点对节点一连通度的平均值衡量网络的连通性,并通过算例做了几种连通性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