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水运文献信息》2004,(1):27-27
拿什么与世界造船大国竞争,实现数字化造船是关键问题之一。我国造船业应加快信息化建设,这是提高造船质量和造船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上海造船专家当前的一种普遍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中国船舶行业协会武汉工作会议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广造船先进制造技术,转换造船模式,缩短造船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更好地为全国各地造船行业服务,由上海造船工程技术学会主办、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具体承办的第二期造船先进制造技术研讨会,于1995年11月13日至17日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各地26家大中型船厂和科研院所的56位专家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造船先进制造技术研讨会贯彻求真务实的方针,从我国造船行业的现状出发,根据对船舶工艺技术各领域的长期研究,结合对国外先进…  相似文献   

3.
《水运管理》2011,(4):3-3
2011年3月17日,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上海市律师协会海事海商法律研究会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学术活动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标准新造船合同(上海格式)"(简称"CMAC造船格式合同")推介研讨会暨上海海事沙龙在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6,(2)
全国大型造船骨干企业之一的上海沪东造船厂,继1994年造船总量获全国第一以后,1995年又创历史新高度,完成造船总量40万吨,比前年最高水平的35万吨提高了14.3%。 去年,该厂全面实施“改革、改造、生产、效益”同步发展战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换造船生产管理模式,努力  相似文献   

5.
综述9一990年代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造船工艺标准的现状与展望现代焊接工艺和设备在民主德国造船业 中的应用钢板预处理线的现状应用和发展建设浦东新城区与发展上海造船业船用柴油主机技术进步及今后动向国外自卸船建造评述我国高速艇发展历史浅析浅论提高上海造船年产量的途径世界造船产量统计及发展趋势90年代世界船舶市场预测电算技术在造船工艺中的应用评述技术进步促进了上海造船工业的发展电算技术在迭船工艺中的应用评述(续)世界大型豪华客船发展综述日本造船焊接技术的动向造船工艺的现状和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缩短造船周期1一11一42一…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我国现代造船工业的发源地和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我国培养造船科技人员的最高学府——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吴淞商船学校就都创建于上海。上海始终是我国造船科技人材最集中的地方,作为造船科技人员的学术活动组织——造船学会很自然的也以上海作为创始地和中心,逐步扩展、壮大,向全国各地辐射和延伸,逐步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和局面。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12,(1):31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1年,船舶企业积极应对各种困难,确保交船,提高了抗击风险能力,造船完工量继续保持增长,全国造船完工量首次超过7000万吨,达到7665万载重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  相似文献   

8.
造船企业集群供应链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上海即将形成造船企业集群。本文运用企业集群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分别对上海造船企业集群的发展进行分析。在总结将供应链管理技术引入船舶工业的现状基础上,通过对造船企业供应链和造船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分析,提出造船企业的供应链和动态联盟供应链网络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5月9日~10日,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在上海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数字造船与绿色造船发展高峰论坛",会议邀请了行业领导、专家学者、造船企业、科研院校、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相关配套企业就数字化造船和绿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现代造船模式与信息化建设的建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推进现代造船模式与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我国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必由之路。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现代造船模式与信息化研讨会于2003年11月6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来自北京、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11.
刘有钟 《航海》2004,(3):40-4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2003年年底宣布,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围堤工程在上海长兴岛正式开工。此举为上海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基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1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上海举行招待会,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60周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方书甲、张圣坤、孙英,中国船舶工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造船联合企业代表团一行7人于今年3月14日至20日访问了上海,并与上海的同行进行了技术交流.代表团团长、造船联合企业技术经理E·克莱巴介绍了民主德国造船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下面是E·克莱巴报告的详细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上海造船》2006,(3):65-65
《上海造船》是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会刊,1985年创刊,其宗旨是:刊载船舶工业的最新技术论文和科技信息,为我国造船工业和船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上海造船》主要报道和推广上海地区船舶及海洋工程科研、设计、生产、检验、维修、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科技成果,以及  相似文献   

15.
钱慧 《上海造船》2014,(2):74-78
鉴于2010年造船合同的上海格式一经出台便引来一阵好评,并受到造船业各企业的普遍青睐,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直逼BIMCO标准新造船合同。针对造船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其风险防范问题,以造船合同上海格式为例,进行深入剖析,以便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有效定分止争,维护交易安全和秩序。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造船》编辑部于1988年11月15日在上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召开了《中国造船》创刊40周年纪念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程望、上海市科委主任金柱青、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何友声以及《中国造船》编辑委员会部分委员等66人。会议由《中国造船》编委会主任方文均主持,《中国造船》编辑部主任万廷镫作了《中国造船》创刊40周年的报告。程望、金柱青、何友声等同志分别在纪念会上作了讲话。他们指出:《中国造船》是一本严肃的学术期刊,长期来不仅刊登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技文章,而且在学术交流、培养人材等方  相似文献   

17.
国内动态     
正江南造船开工建造上海船院设计11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3月18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一部详细设计、生产设计部生产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建造的1100TEU集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核心,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已成为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国造船业如何坚持以信息化推动造船现代化,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确立我造船强国地位--这就是作为第三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的组成部分: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上海造船行业与信息化研讨会"的主题.本研讨会集中了上海造船界众多高层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研讨,现整理归结为如下专家建言.  相似文献   

19.
《上海造船》2011,(1):102-102
1951年2月25日为配合重建新中国船舶工业体系的需求,以杨俊生、辛一心为首的我国造船界的科技先驱,卓有远见地在上海成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分会(以下简称学会),杨俊生等20人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是经国家发改委和原国防科工委批准建设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本世纪最先进、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综合性大型造船基地,这个项目的建成对集团公司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