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铁路客票系统票制及前端设备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路正在对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简称客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实名制购票、网上订票、电话订票和非现金支付.为充分发挥客票系统升级改造的效能,本文对客票票制进行了优化探讨,建议铁路客票采用“二代身份证+报销凭据”模式.通过对车站客票系统前端设备优化探讨,指出大、中型车站前端设备数量可以适当减少,车站售票机宜按功能需求划分为3种类型,以降低客票系统前端设备造价.简要效益分析表明,对大、中型车站客票系统前端设备优化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印度尼西亚当地时间4月4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企业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总承包(EPC)合同在印尼雅加达签署。这标志着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铁路合作取得重要进展,雅万高铁这一"一带一路"建设早期重要成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雅万高铁总承包(EPC)合同由中印尼项目合资公司(KCIC)与中印尼联合体各企业代表签署,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印尼总统办公厅主任德登出席签字仪式。雅万高铁  相似文献   

3.
1 铁路客票系统应用现状中国拥有总里程超过5万km的铁路线,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运输网之一,铁路客运服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业务,有5 000多个车站承办客运业务,日开列车2 000多列。为了改善铁路客运的服务质量,提高客运运营管理效率,铁道部开发建设了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以下简称:客票系统),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买票难问题。从1996年开始至今,客票系统历经了4次升级,实现了全国的联网售票,铁路客票信息化成功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期间SY-BASE中国公司作为数据库软件提供方也积极配合铁道部客票总体组,从产品和技术支持两方面有…  相似文献   

4.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4,13(1):48-49
铁路客票系统应用现状:中国拥有总里程超过5万km的铁路线,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运输网之一,铁路客运服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业务,有5000多个车站承办客运业务,日开列车2000多列。为了改善铁路客运的服务质量,提高客运运营管理效率,铁道部开发建设了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以下简称:客票系统),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买票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铁路客票销售渠道及经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铁路客票销售渠道的发展过程,分析了铁路客票销售渠道,特别是铁路客票代售处客票销售及经营状况,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发展我国铁路客票销售代理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铁路窗口售退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铁路快速发展要求,做好铁路大面积提速调图售票组织方面的准备工作,建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客票销售体系,满足旅客多层次需求,实现客票销售渠道网络化、多样化,服务手段现代化,运营管理信息化的目标,铁道部组织研制了5.2版铁路客票窗口售退票系统(TRSv5.2系统)。  相似文献   

7.
蔡思宇 《电气化铁道》2023,(S1):11-14+21
通过对中国高铁供电维修模式发展分析,结合印尼既有铁路的维修模式和雅万高铁的线路特点,对雅万高铁供电维修模式及机构设置进行方案探讨;针对新建线路牵引变电系统源头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对雅万高铁相关特殊设计进行优化研究,对雅万高铁后期供电设备维护、运营管理等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德国铁路股份公司的客票销售体系,并对其客票销售体系的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客票销售管理及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提升铁路客运形象和降低客票销售成本,为改善我国铁路客票销售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指出未来的铁路客票销售除继续以目前的铁路车站售票为主,进一步完善电话订票、网上订票之外,还应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客运特点的客票销售代理方式,文中阐述了发展铁路客票销售代理的目的、意义和特点,并对发展客票销售代理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雅万高铁的工程建设情况,介绍雅万高铁所处高温高湿环境气候特点以及沿线原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砂、石、外加剂)分布与性能特点对雅万高铁结构用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中国铁路混凝土标准和印尼混凝土标准对原材料性能指标规定的异同,明确印尼原材料主要差异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指出雅万高铁高性能混凝土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水化温升控制技术、工作性能保持技术和原材料性能优化技术,并给出初步解决技术措施,为雅万高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客票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已建成覆盖全国的超大型分布式售票网络.为了适应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体现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迫切需要研发和应用新一代客票系统.新一代客票系统将适应旅客服务、市场营销以及营运管理等方面的业务需求,采用两地三中心的集中式体系架构,基于三星型的广域网络结构,设计实现全新的功能体系.系统的建设将对发展现代化铁路售票方式,促进客运服务方式转型,加快客运营销从传统方式向电子商务的转变,加快客票系统从内部服务型向以旅客为中心的外部服务型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票席位自动化搬迁系统用于主中心和负载中心席位相关数据的实时搬迁,解决席位服务器非天窗时段的自动负载均衡问题,快速恢复售票生产,提高客票系统运行效率。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应用了WPF、WebService等技术。2017年春运期间,采用该系统对武汉铁路局客票系统进行席位负载均衡调整,实践证明,系统有效、合理、科学,保证了该铁路局春运售票业务的平稳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3.
铁路客票系统应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2 000多个车站、4万多个售票窗口,为实现便捷的购票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客票系统升级日渐频繁,对软件分发的实时性、高效性、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客票系统软件分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可定制部署环境、动态部署规划、自保护部署风险规避、自动化应用更新等技术已应用于铁路生产实践,提高了客票系统升级的效率,并使客票系统软件分发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浩特站目前使用的国际旅客联运售票系统为单机版,对数据传输、票据管理、票据查询等采用原始的手工填报形式。针对此现状,本文开发了一种由C/S售票系统和B/S管理查询系统组成的铁路国际旅客联运客票管理系统。该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信息、人员、设备协同联动技术,基于4G专网(站车交互网)和铁路综合信息网,研究了移动互联条件下的站车无线交互技术。基于该技术,铁路行包信息系统具备与铁路客运信息系统进行网络互联、数据合理对接和基础设施共享的条件。依托国铁集团安全平台,与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共享站车交互网络,提出铁路行包信息系统无线交互的网络架构,明确了数据的交互内容及频次,可为数据接口规范、交互标准及安全交互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对京沪线部分车次和行包办理点进行行包系统业务数据交互实验,验证基于4G专网进行站车无线交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维护铁路旅客运输正常秩序,提供公平公正购票环境为出发点,通过对现有铁路客票系统的黑名单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完整统一铁路客运黑名单管理体系的解决方案,并对系统高并发处理和分布式访问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铁路客运黑名单管理体系作为铁路客运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铁路旅客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旅客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铁路客票系统的旅客信息保护安全应用“中铁客户码”,以及一套规范且行之有效的铁路旅客信息数据保护和应用流程体系,同时,提出了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创新方法步骤,最大程度地确保铁路科研人员在使用旅客大数据过程中旅客隐私信息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完善智能铁路系统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并解决旅客大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有助于积极稳妥地提升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的服务能力,实现铁路运营企业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的同时,有效避免探索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舆论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实名制乘车要求,结合新一代中铁银通卡应用和业务现状,针对在进站实名制验证验票窗口和列车实名制核验等实际业务场景不支持新一代中铁银通卡—铁路e卡通(简称:e卡通)应用等问题,通过分析业务、应用需求,提出实名制核验流程,进行技术架构和功能设计;借助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采用身份认证技术,设计数据完整性保障机制,构建e卡通在进站、列车全场景实名制核验应用。该应用已在部分铁路局集团公司试验,结果表明其可在2 s内完成一次进站实名制核验动作或列车实名制核验动作,实现了基于铁路e卡通的快速进站和进站人员管控目标。  相似文献   

19.
根据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简称:雅万高铁)焊轨基地的工艺布局特点,设计并研发了焊轨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钢轨焊接接头(简称:接头)的数据采集、生产作业管理、实时监控及成品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工位操作子系统、实时监控子系统及发货管理App 4个部分,能够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对接头质量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溯源。该系统的应用对提高雅万高铁焊轨基地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保障钢轨焊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全国铁路部分车站大屏余票查询耗时长、车站售票窗口及自动售票机余票查询请求响应慢等问题,利用快速查询、分布式缓存、多维度故障检测、分布式内存数据库等技术,设计并开发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可扩展性的铁路车站余票查询服务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全国铁路的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车站大屏及集中电话订票的余票查询服务中,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