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在铁路客票系统日常维护的实践基础上,对系统优化作了一些总结和探索,提出一种系统调优的策略方法.介绍系统调优常用监控方法,分析系统调优中关键配置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对互联网售票系统进行大并发模拟测试的需求,基于开源Grinder框架设计开发goTicket性能测试平台,并应用该平台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性能调优。  相似文献   

3.
调优客票系统数据库的性能很重要.在SQL Server级的调优,有管理内存、锁、多引擎、设备、临时库和事务方面的内容;在数据库设计级,可以适当创建索引,必要时采用降范式设计;对于应用级,要充分利用索引,书写高效查询语句.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满足医院各部门对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需求,实现对原有医院信息系统中数据信息进行查询和统计,研究并设计出万能统计报表的编制和打印软件,能够实现灵活地查询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信息;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查询、分类统计的瓶颈问题。文中阐述了该软件的设计目标、实现方法、系统功能及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5.
周海 《铁道通信信号》2009,45(12):52-54
近几年铁路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铁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作为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DNS系统,为所有对内对外的信息系统提供地址解析服务,因此其可靠性、安全性至关重要,利用Anycast架构建设的DNS系统可以有效解决铁路DNS系统存在的性能瓶颈,以及难以抵御网络攻击等问题,可以极大提升铁路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铁路客运售票系统和Adaptive Server 12.0数据库的特点,提出了对售票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性能调优的策略.通过对客运售票系统业务和数据处理的分析,提出从数据存储管理、内存管理和索引等方面进行优化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后,可显著提高整个客运售票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广义预测控制器在列车控制过程中不能修改控制器参数,以至列车运行中遇到未知干扰时影响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本文采用基于控制器匹配的广义预测控制调优方法,以达到经过调优的GPC与H!输出反馈控制器(最优控制器)具有相同的控制效果,并获取GPC调优参数,实现高速列车速度跟踪运行过程的自动控制。该控制器通过最优控制器控制律的函数获得GPC增益,使GPC与最优控制器匹配;在获得GPC增益的基础上,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求得GPC的调优参数;GPC自适应建模参数与H!控制器模型匹配,避免模型参数失配,保证控制器模型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GPC和H!控制器能够较好地匹配,且基于控制器匹配的高速列车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速度和位移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8.
LMD系统作为各铁路局日常安全生产管理重要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目前已在全路全面投入运用。海量车地数据交互、机车和车载设备运行数据的并发处理,以及有效运用数据的实时展示,对系统带来巨大挑战、形成系统性能瓶颈。针对此现状,以RMI分布式技术为背景,研究LMD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改进,并提出一种基于RMI分布式的LMD系统设计方法。旨在利用RMI分布式技术优化LMD系统结构,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探索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整合邮件系统,使邮件系统性能调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铁路主机系统现状分析,对开放平台的架构设计、系统逻辑设计、应用移植技术、数据库调优和系统实施运行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系统迁移的总体方案。实现对铁路中央主机系统的平台架构、数据库、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完整、高效、安全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CRH5型动车组旅客信息系统经过多年运用,其性能和功能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旅客信息系统控制单元(PMU)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介绍了其系统原理和功能划分,对其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功能上的优化提升进行了说明。该新型PMU已在CRH5型动车组进行试装,效果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集成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伟  赵旭宝  姜岩  张军 《铁道学报》2012,34(4):39-46
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一直是重载列车发展的瓶颈,空气制动不同步是列车纵向冲动的根源,制动特性试验方法已不能够满足仿真各种列车编组的纵向冲动分析的需求,特别是多机车不同步动作、列车中有可控列尾装置等使得试验基础上的制动特性更具有局限性,因此获得适用性更广的制动特性成为纵向动力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本研究开发了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同步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消息机制,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改变列车驾驶指令。介绍列车制动系统和纵向动力学同步仿真基本原理,气体流动理论,列车管压强、缸内压强计算方法,机车牵引、动力制动,缓冲器特性、摩擦系数、纵向冲动等计算方法。仿真计算典型长大列车制动特性和纵向冲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仿真系统适合于模拟各种编组列车在各种线路运行过程中制动力与车钩力等重要参数,为制动系统和列车纵向冲动等研究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各子系统车地通信模块是完全独立的。独立建网造成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缆线密集,结构复杂,对珍贵的频率资源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目前车地无线普遍采用基于IEEE 802.11的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该技术存在频点干扰严重、高速性能瓶颈等重要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LTE(长期演进)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很有必要的。设计了基于LTE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综合承载系统(LTE-M),并在武汉地铁进行了LTE-M系统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LTEM系统具有系统稳定、综合承载能力强的特点,不仅能满足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传输要求,同时还具有为PIS(乘客信息系统)和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提供良好通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移动通信充值卡加密系统中的加密算法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DES标准的加密算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算法,在移动通信充值卡加密系统中实现了对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处理,满足了用户及系统对数据安全可靠性的要求,针对某些特殊的攻击方法,介绍了一些对DES加密算法的可行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我国国际联运清算系统中出现的程序变更不够灵活,维护和管理难度较大,兼容性差,缺少通用性,数据处理较慢,页面操作繁琐等问题,总结资金清算中心需求,采用数据抽取、数据结构优化和存储优化的关键技术,研发了国际铁路联运清算系统。该系统保证和提高了国际联运清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部分国际铁路联运对外交流的信息化,与国内客、货运清算信息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数据安全管理质量,增强系统部署的安全信心,从信息流的视域构建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信息流模型,并结合信息安全流事故致因理论,进行模型分析。轨旁静态数据安全管理对于整个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提出现有数据管理方法在4个维度上的缺陷,利用Python语言开发验证软件,实现了4个优化维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研究铁路信息系统平台集中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解决目前铁路信息系统运维中,运维工具散乱、应用监控多且分散、运维知识管理力度不够、运维考核指标单一等突出问题。按照提出的集中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整体建设思路与原则,设计出该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应用架构,并对系统中9项子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深入研究了多项关键性技术。集中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提出,实现了信息系统平台运维的“三集化”要求,对提升铁路信息化运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车辆运行品质轨边动态监测系统(TPDS)的现状及应用需求,从优化系统架构、实现网络化预报应用模式、优化联网报警评判及处理规则、完善系统应用功能4个方面提出了系统优化及深化应用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系统关键技术。系统通过试点应用,实现了报警车辆的网络化预报及闭环管理,提高了报警信息综合利用价值,在确保车辆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现场作业量,满足了铁路车辆用户的深化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