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交通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中体现。海南省坚持生态立省,绿色交通建设是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全省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海南省绿色交通体制机制、运输结构、运输组织、科技创新、政府引导等五方面全面阐述了海南省绿色交通发展现状,提出了绿色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政策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培育绿色文化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一词颇具包容性,只要言之成理,任何人都可以见仁见智。就文化在交通行业进发出的传统和地位来看,首先有赖于几千年的积淀,其次得益于成就确立的威信,再次有赖于交通人不断为其增添的内涵。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今日的中国交通运输业,集萃而成独特且强大的文化传统,影响和改变着同她接触的每一个人。而从人与人、人与职业、职业与时代、时代与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之历史,始终是不得不和产业史与交通史关联着,而被研究、被整理。"——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世界上五千多年文明连续发展的大国,中国交通遗产数量巨大、体系博大、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是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政治治理、民族融合、社会沟通、文化传播、生态保护、对外交流体系构建的文明见证和历史载体。如今,健全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脉络正进一步成为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4.
体育特色小镇与体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交通运输是体育特色小镇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促进体育特色小镇繁荣的基本途径,优良的交通系统能够为小镇营造整洁的空间秩序和优美的运动康体文化环境,有效提升体育小镇发展的总体形象。本文梳理了体育特色小镇的主导功能,针对不同功能特色的体育小镇,提出了小镇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尽管体育小镇的主导功能不同,但其交通系统都需要融入运动和康体的主题元素,也要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交通体验,塑造美好生活导向的交通文化和交通文明。  相似文献   

5.
正你能看到多元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作为世界上五千多年文明连续发展的大国,中国交通运输文化遗产数量巨大、体系博大、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在生产、贸易、迁徙、战争过程中,基于交通运输催生了大量文化线路和相关遗迹:从最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独木舟,到秦汉大一统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从驼铃叮当、羌笛悠扬的"丝绸之路",到沟通了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的中国大运河;近代以来,  相似文献   

6.
正交通运输装备是影响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其清洁绿色水平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交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装备的清洁绿色水平还不高,交通运输行  相似文献   

7.
交通之魂,文以化之;交通之神,文以铸之。自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人类发展文化总是与交通相伴而生。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赵州桥……一个个交通的物质性实体,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创造了璀璨的交通文化。2006年11月,交通运输部部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交通文化建设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交通行业文化建设研究总课题组和22个子课题组,  相似文献   

8.
从全国来看,当前交通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个不适应"和"五个落后于";就武汉交通而言,交通建设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平衡",即重点项目建设的发展不平衡,港航站场建设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不平衡;行业管理工作存在"三个相对滞后",即中心城区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相对滞后,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城乡结合部有机衔接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9.
从交通文化角度看荷兰绿色交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以荷兰1995年和2011年的自行车交通发展对比为主线,从交通文化的角度剖析荷兰绿色交通的特点,深入分析荷兰交通枢纽周边交通规划、路权分配以及自行车交通文化的形成,以期通过交通文化的阐释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缓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民交通》2021,(7):40-41
基础设施是为运输服务的,我国在道路运输方面科技的进步有很多展望,希望继续落实到一些具体的技术上,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共讲三个方面: 第一、道路运输的辉煌成就.我们的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发展得非常快速,我们把它分为三代公路. 第一代公路解决通和不通的问题,第二代公路解决平和不平的问题,第三代公路解决快和不快的问题.现在也在研究第四代公路,欧洲也在提出他们的第五代公路,他们的第五代公路接近于我们的第四代公路.我们的公路基础设施也一直在进步,我们的发展跟需求侧来讲差距非常大.从客户运量的增长来看,公路未来还需要大规模去建设,但是光靠建设依然满足不了运输的需求.从道路基础设施来讲,主要是从新建、养护、扩容改造、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交通,高铁奇迹与中国标准或许是近年来无法忽视,且越来越引人瞩目的中国标签。高铁更成为"中国创造"、"中国制造"和"走出去"的新名片。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速度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中国高铁伴随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国的三大世界级经济圈通过四五个小时的高铁连成一片的时候,当"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把大半个中国连成一体的时候,带给中国的绝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 2010年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工作,分析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10年重点工作,推动交通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伟杰 《人民交通》2021,(16):66-69
近年来,出版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数字出版、智能出版、互联网知识付费以及按需印刷等新兴出版模式逐渐成熟,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同时并存.扬长避短、突破瓶颈、开拓创新,寻求发展新思路,成为传统出版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交通强国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交通科技出版企业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一方面紧紧围绕建设交通强国这一行业发展战略,做好交通行业文化宣传,在交通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文化宣传引导作用.同时,将党的精神指引化为发展动力,通过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历史性飞跃,建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交通运输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来看,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正式印发,则绘就了未来30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新时代交通运输的新使命,也是交通行业共同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5.
交通绿色发展是推进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现有的交通绿色发展经验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结合长效机制原理性分析,提出交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构成要素及主要方面。在基本体系条件下,进一步厘清交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的实现路径和作用方式方法,通过任务分解,明确主体责任,建立了不同主角视角下的任务清单体系,形成从宏观顶层设计、中观路径分析至微观任务落实交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本书由综合运输研究所吴文化副所长等著。内容包括总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包括理念篇、历史篇与未来征程篇、先进经验篇、科技新篇、体验交通篇、全球交通篇、货运新型业态篇、城市交通篇、低碳交通篇等。全书从现代化视角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与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和组织方式的交互推动,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当下站位;总结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未来发展前景和世界科学、技术、文明进  相似文献   

17.
<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中的重要理念。当前,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无论从当前,还是从中长期发展的要求来看,节能减排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迫形势。如果继续目前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18.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实现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跃升,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之一。需要从提高服务水平、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突破跃升,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实现具有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文明、更可持续和更强支撑带动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9.
筱林 《综合运输》2006,(7):16-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轨道交通作为能耗低、运量大、对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方式,成为各大中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新选择。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无论是从起步时间,线网规模,还是建设运营模式来看,在国内都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号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前20年迈向第三步现代化建设的中期目标,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重要阶段,既是必须经过、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又是承上启下、实现跨越的关键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发展的目标总纲,将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着重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全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促使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促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和尊重-三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科文创新体系,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四是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兼顾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