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的公路约三分之二分布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500公厘以下),解放前公路两旁植树的成活率仅及40%左右,有的地段只达1%或数年不活一株,在道工中流行着“年年植树树木不活”的说法。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养路员工积极试验改进,结果在过去不活树的地方,达到高度的成活率,如兰州分段,在西兰公路992—996公里间,1953年植树2,100株成活率达98%;武威分段,1956年在甘新公路16公区戈壁滩上植树,几乎全部成活,枝叶长的茁壮;安西分段在向来没有长过一株树的戈壁滩上植树891株,成活88%,受到当地政府“集体植树模范”的奖励。兹将甘肃干旱地区种植杨、柳树(该省十分之九的行道树为杨、柳)的经验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阳春三月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充满生机的季节。这样的季节,自然是“有车人家”举家驾车,出外踏青的好季节。 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宝来”车人家的植树活动。在众多的“宝来人家”中。有这样三个家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宝来”没让我们失望 徐扬和女友朱春敏是我在人群中发现的一个亮点,徐扬温文尔雅,朱春敏端庄  相似文献   

3.
阳春三月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充满生机的季节。这样的季节,自然是“有车人家”举家驾车,出外踏青的好季节。 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宝来”车人家的植树活动。在众多的“宝来人家”中。有这样三个家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宝来”没让我们失望 徐扬和女友朱春敏是我在人群中发现的一个亮点,徐扬温文尔雅,朱春敏端庄  相似文献   

4.
公路绿化既巩固路基、美化路容、舒适行车,又有调节气候、保持水份、防风固沙、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殊作用。因此,保护公路树木,发展公路绿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树木生长周期较长,在其生长过程中,常遭到自然灾害和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这不仅破坏了公路行道树的美观,还严重影响了树木生长、减少产量、降低效益,甚至造成树木的死  相似文献   

5.
沧州由于滨临渤海,地下水位高,含盐浓度大,植树不易成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路战线上的广大养路工人和科技人员,从1974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初步摸索出一套提高盐碱地公路植树成活的方法。经几年试验证明,效果较好,成活率都在90%以上,深受群众欢迎,其具体做法是: 一、做植树平台,防盐淋碱在盐碱地区修建公路,多在两侧挖沟取土,抬高路基。在抬高路基时,适当加宽两侧,作植树平台,平台要低于路面10~20厘米。平台的宽度可根据计划栽树的行数和土  相似文献   

6.
由于季节、气候的变化,必然影响汽车运行条件的变化。为了使汽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里都能可靠的工作,在季节转换之前,结合定期维护,并附加一些相应的作业项目,使汽车能适应变化了的运行条件,这种附加性维护称为季节维护或叫换季保养。季节维护有换入夏季和换入冬季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奇特的公路     
玻璃公路在瑞士有一条用碎石、水玻璃和细砂等混合物铺成的公路,路面晶莹光滑,能够映射物体,被人们称为“玻璃公路”。在东德,科学技术人员把废弃的玻璃瓶和碎玻璃收集起来,制作成玻璃粒,同沥青混合,铺到公路急转弯处,既能增加路面的附着力,又能使汽车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安全行驶。目前,类似的“玻璃公路”已在一些国家推广。  相似文献   

8.
吴金灿 《公路》1989,(5):34-38
四、加强栽后管理加强栽后管理,是提高公路植树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的重要措施。因盐碱土上成活一株树木不容易,同时,已成活的树,往往因管理不及时,使盐份在根系层土壤重新积聚,而造成树木死亡。所以,栽后加强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相似文献   

9.
公路旁的树木绿化带具有的诸多优点是众所周知的。在公路事故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时是树木所受的损伤较人,也有时是汽车所受到的损害较重。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其受损程度与树木径级有很大关系。以胸径为2(kll及其以下的树木为例,它的抗外力冲击能力是由(l)树根摒地讨L地)牢度;(2)树种;门)树木倾向;(4)树木株距、行距(即树木密度)等因素决定的。当这些因素都相同时,树木的胸径(径级)便成为决定因素了。树木径级的大小决定了它吸收外来撞击力能力的强弱。因此,当外力撞击树木时,如果树木的强度、过大,即径级和…  相似文献   

10.
秋天     
北方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季节分明,从春暖花开到夏日炎炎,从秋高气爽到冰天雪地,每个季节都有一种颜色,每个季节都有一种含义。  相似文献   

11.
叶飞 《华东公路》2013,(6):15-17
公路养护是一项系统化、综合化的工程,也是公路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公路的养护需要结合公路具体情况,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介绍了公路养护的概念和重要性,从地理环境、季节、公路条件等不同因素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于公路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公路养护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图上的几根“枯树枝”公路对于多山的福建,它是开发山区宝藏的钥匙,是沟通城镇和乡村的血管。多少年来,福建人民一直渴望有发达的交通,可是在以往黑暗的年代里,人们的理想和愿望成了泡影。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有公路算起,到一九四九年止的三十年内,全省二千七百公里崎岖不平的公路,就象得了瘫痪症的病人的血管一样不起作用。实际上,勉强能够通车的公路还不到一千公里,而且大多是分布在沿海和闽西北地区,如果画在地图上好象几根焦黄的“枯树枝”。蕴藏煤、铁、矿产的三明、漳平、安溪,树木参天森林地带的政和、松溪,以  相似文献   

13.
公路绿化美化有学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林  李占河 《公路》2003,(10):135-136
公路绿化美化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工作,它必须根据公路的重要程度和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与绿化美化形式等综合情况进行规划论证,同时在具体实施中要科学施工。笔者总结2002年5月荣获联合国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称号的内蒙古敖汉旗多年来在公路绿化美化中实践出的成功经验,介绍公路绿化、美化全过程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全国道路气候分区修正方案说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路》1959,(15)
道路气候分区是总结筑路经验的重要方法。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复杂、气候差异悬殊,按着一定的区划系统来分析归纳筑路问题的规律是十分必要的。道路气候分区是为公路设、修、养、运服务的,但是由于公路主要的构造物是路基路而,而路基路面对于气候条件的反映又最敏感,因此道路气候分区在目前情况下也就必然先以路基路面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5.
《公路》1965,(4)
许昌地区1964年12月15日至12月底,植树104万株,使全区道班养护的公路基本上达到全部绿化。在绿化工作进行中,领导还抓了准备工作和搞样板绿化路段。1964年春他们就和本地区的一些重点林场挂钩,委托代培育良种树苗;10月、11月又和各县主要林场落实树苗数量、质量。由于树苗准备得好,给绿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了达到树木栽植成活率高,整齐美观,各级公路部门领导干部都亲自抓一个造林重点,搞出样板,总结经验,培训技术力量。通过以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造林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公路》1964,(7)
“公路植桑遍路青,美化公路利行人,株株桑树栽福根,颗颗蚕茧变资金,路上栽了桑,一年四季用不光”,这是乐至县人民对公路植树与发展经济林木相结合的赞语。乐至县根据公路养护点多、线长、分散、地方性强、群众性强的特点,把公路植树与发展经济林木结合起来,适应了群众发展多种经营的要求。充分依靠群众,自栽自管,栽得快,管得好,成活率高,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从1958年起至现在,全县共植树45万株,平均每公里近一千株,保存率达90%以上,绿化了全县公路。目前公路两旁已桑树成林,一片葱绿,行车安全,行人舒适。  相似文献   

17.
渣油是公路部门修建和养护黑色路面的主要材料。目前公路部门油渣的加温及其辅助作业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比较落后的,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损耗大量渣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节约能源,我们根据渣油的特点和当地气候条件,设计和使用了太阳能渣油地。油渣的黑度系数为0 .93,对太阳辐的射热有良好吸收能力,吸收率达0.89。我们当阳地区(纬度30°38′)在5至9月施工季节的平均月日照时间达190.5小时。这  相似文献   

18.
公路树木的养护管理,在公路绿化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公路树木的种植施工,毕竟用不了很多时间,而施工后则需要长时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所以,人们归纳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关系是:“三分栽植,七分管理”。严格说来,养护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养护”,  相似文献   

19.
交通部有见于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拥有“7.9.18”条线路中有部分是分布在山区,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使山区公路、桥梁、隧道在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方面提出了不少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提升山区公路建设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的交通发展之路。交通部专家委员会拟于2005年年底在湖北举办“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技术研讨会”。为了保证会议质量与效果,将正式出版论文集,以便研讨和交流,征集论文的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20.
特殊天气环境下山区公路易受到多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多类自然灾害及交通事故,导致公路车辆运输、物流、旅客输送受到一定限制。公路养护部门每年都要针对各种恶劣气候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公路及时有序畅通,减少交通安全事故。文章分析了特殊气候环境下的公路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