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改编集中化趋势下铁路车流组织与编组站改编能力的优化建模问题。基于改编集中化的特点,提出了压缩路网规模、限制或削减部分非重要技术站的改编能力、调整车流组织方案这3种不同的改编集中化模拟策略,分析了各自的利弊,并构建了改编集中化趋势下铁路车流组织与编组站改编能力的耦合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归纳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杭州枢纽车流分析,提出了枢纽内既有两个编组站并存和舍去其一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进行了阐述,另对宣杭线扩能改造引入杭州枢纽编组站的线路走向方案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杭州枢纽编组站布局现状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利用概率论原理,对乔司编组站增设到达场后反接列车对驼峰能力的干扰进行了计算,估算了改扩建后乔司编组站的能力;对两站编组功能合一的谩想提出了建议;并结合车流现状,对过渡期的车流组织方案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4.
苏家屯编组站是沈阳枢纽内的路网性编组站,既有为双向三级六场站型,在哈大电化引入沈阳枢纽改建工程中,对苏家屯编组站的下行系统进行了改造。本分析了苏家屯编组站的现状,根据其车流性质和作业量,确定下行系统的改造方,并阐述了其设计特点及值探讨的设计观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针对南昌枢纽向塘西编组站作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编组站扩能改造方案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技术经济、运输灵活性、作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对枢纽内编组站扩能改造方案的研究,在全面考虑枢纽内客、货列车对数、车流性质、作业径路灵活性、运输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基础上,在既有格局无法进行大的调整的条件下,合理运用平面疏解将下行系统扩建为三级三场站型,上行系统扩建为二级四场站型,既满足枢纽近、远期运输发展需要,又节约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6.
在详细调查,分析怀化枢纽两编组站技术设备与车流的基础上,从节省投资,减少交换车流,协调通过能力,机车交路配合等方面,论证了怀化枢纽两组站的合理分工方案。  相似文献   

7.
大中型铁路编组站一般是枢纽的核心节点,为充分利用好这个关键节点,保障运输生产高效畅通,运输部门往往采取"大站带小站,一站带多站"的组织模式,由处于核心地位的编组站领导、指挥枢纽内多个车站的作业,协同完成调度下达的生产任务。为满足铁路枢纽层级货运集中化、综合自动化的需要,在扩展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铁路枢纽运输作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的总体概念、功能框架、组成结构、接口设计和网络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铁路枢纽地区计划不统一、编组站及周边站各自为战、效率低下的困境,借鉴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理念,创新研究铁路货运枢纽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铁路枢纽内包含编组站、周边站的计划、行车、调车管控一体化,统筹机车、车辆、车站、货运等资源,指挥监督实际的作业按计划执行,实现调度所宏观调控和枢纽精细化管理的两级管控,使运输资源利用最...  相似文献   

9.
铁路枢纽货运集中化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目前铁路枢纽内货运站布局存在的问题,对实施枢纽地区货运集中化的有关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铁路枢纽折角车流数值变化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解编车流作业规则和系统资源限制为约束,构造不同目标函数下铁路枢纽编组站作业分工数学模型,给出折角车流理论最大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编组站作业分工方式及车流条件。基于折角车流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外部车流环境视为一个动态的随机输入,以特定铁路枢纽为背景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遗传算法计算不同条件下折角车流数值解。通过对模拟数据趋势变化比较分析,提出铁路枢纽运输组织不应过分追求折角车流最小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提高铁路枢纽综合运输能力技术组织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枢纽是由各种线路、车站和有关设备组成的综合体,在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枢纽运输组织和综合能力关系到整个路网的运输工作。分析了在实际运营和工程设计中枢纽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枢纽内编组站合理分工、货运站专业化、组织远程直达列车以及改变枢纽内车流径路等提高枢纽综合运输能力的技术组织措施,并结合规划济南枢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枢纽运量的分析,确定了编组站近、远期车站规模。探讨了大型编组站设计中应注意的车流新特点,对大型编组站两端疏解区的布置原则提出了看法,简述了编组站折角车处理方式以及对驼峰溜放作业方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度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编组站实际作业过程为研究背景,基于编组站车流到达的不均衡性,将每一时段[ti-1,ti)的车流输入强度划分为3种不同的到达状态,结合对车流状态及编组站各系统能力的分析,得出编组站系统作业能力的协调度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某编组站的实际车流量,计算出该编组站车流密集到达状态下的系统协调度。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所得出的协调度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出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的薄弱环节,为提高编组站整体作业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铁路枢纽地区货运管理改革的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路枢纽是铁路运输网的主要组成部分.较大的铁路枢纽一般是由若干个客运站、货运站、编组站、工业站和中间站组成.除了若干个货运站、工业站自身办理货运业务外,由于为厂矿企业服务的需要,在客运站、编组站和中间站接轨的专用线、专用铁路也办理货运业务(包括对外开展的专用线共用).因此,在一个铁路枢纽地区,有很多的车站办理货运业务,造成业务分散、管理混乱,很有必要对枢纽地区的货运管理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针对重庆枢纽解编系统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枢纽总图格局,探讨加强解编系统能力的方案。研究方法:对提出的解编系统能力加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运营效果分析,择优推荐最佳方案。研究结果:解编系统能力加强方案的合理选择,应立足于枢纽总图格局,本着“集中作业”的原则,综合考虑枢纽车流流向,与地方车流主要集散地衔接方便,减少运营成本、方便管理,节省工程投资以及能力适应性等因素确定。研究结论:重庆枢纽解编系统能力加强方案推荐采用扩建重庆西编组站。  相似文献   

16.
铁路枢纽重空车流组织的协调优化模型及遗传算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牛惠民 《铁道学报》2001,23(4):12-16
在铁路车流组织问题中,仅考虑重车流的优化是不全面的,而单纯的空车调配又无多大意义,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协调优化,才可能产生真正合理的车流组织方案。在对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枢纽内编组站的作业分工与空车流的合理调配纳为一起,构造了重空车流组织的协调优化模型,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理论。仿真计算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运输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哈尔滨铁路局唯一的路网性编组站,哈尔滨南编组站的运输畅通不仅关系到枢纽的运输畅通,也直接关系到干线运输能力的释放。通过对影响编组站效率环节的深入分析,压缩无效环节,对影响编组站环节最大的两个因素调车机运用和折角车流的优化疏解,来提高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8.
编组站的配置和站型选择,是路网规划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全路列车编组计划的最优方案,合理组织地方车流等运营问题。结合京石客运专线引入石家庄枢纽工程,对新建编组站站型选择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业量及其作业性质和工程条件、折角车流的大小等影响因素。首次提出采用双转场线的措施,以提高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尾部编组能力,满足了运输需求,最终确定采用单向二级四场站型,节省了大量的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单点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模型应用在含有双向编组站的铁路网上时无法细化到各直达去向在编组站的到发场,将双向编组站的到发场也视为路网中的节点站,并考虑双向编组站内不同改编路径车小时消耗的差异性,以车流的集结车小时和改编车小时消耗之和最小为目标,以编组站上下行调车系统的股道数和改编能力为约束,构建多点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模型.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多点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模型的优化结果不但能够确定车流在双向编组站内的改编路径及其车流构成,也能够确定直达去向的到达场和出发场.当双向编组站内不同改编路径的单位车小时消耗均相等时,多点模型与单点模型等价;当路网中双向编组站某个调车系统改编能力发生变化时,得到的优化方案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对编组站上下行系统的改编能力分别考虑,建立多点模型的约束条件,可使得到的优化方案更符合运输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20.
列车编组计划对枢纽和编组站改扩建的影响及主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车编组计划是制定枢纽发展规划,新建和扩建站场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就宝鸡枢纽总图规划和西安枢纽总图规划的设计,分析列车编组计划对枢纽及编组站改扩建的影响和主要作用,提高设计单位在做设计应认真地分析车流,制定出编制列车编组计划的原则臁标准,以提高枢纽编组站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