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道路货物运输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充分考虑道路货物运输系统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系统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分别构建了道路货物运输需求、供给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图及模型方程。采用吉林省道路货物运输系统的历史数据,借助DYNAMO语言对模型进行仿真求解,证明模型实用、有效,运用此方法对道路货物运输系统进行分析、决策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2.
公路货运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巨系统,具有高阶次、多变量、多回路和非线性的反馈结构.为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对公路货物运输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公路货运系统的仿真评价模型,通过STELLA仿真软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货运需求、车辆使用决策、车型演化、车辆运输成本以及路面性能的长期动态作用.基于安徽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货运车辆普遍重载的条件下,油价的变动和路面厚度的提升均不会对车流轴载水平乃至公路货运系统的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公路货运系统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双车道公路弯道事故机理,对驾驶人-车辆-弯道(环境)系统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驾驶行为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和主观性问题,建立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的驾驶人模型,然后选用12个自由度的非线性汽车动力学分析模型(VDANL),针对其非线性特征研究综合数值计算方法,结合弯道的道路三维模型建立驾驶人-车辆-弯道(环境)系统模型,基于迭代思想提出系统误差补偿计算方法,最后建立综合指标体系,仿真分析了警告标志、附着系数等环境因素对行车稳定性和驾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某轻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动力总成和车身两个刚体的12自由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ADAMS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确定发动机怠速激励的方法。采用该模型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二者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12自由度ADAMS模型和确定的发动机激励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5.
路面结构动力响应仿真与参数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计算机辅助试验,对各种结构组合情况的路面动力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求解,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技术,开展路面结构动力响应仿真和路面结构动态参数反分析,为进一步分析路面结构动力特性和改进路面结构性能评价策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面向多智能体的出行前信息下通勤者出行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面向多智能体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对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提供的出行前信息下通勤者出行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贝叶斯理论,建立了在出行前信息与以往出行经验作用下,通勤者出行时间感知动态更新模型;进而以信念-愿望-意图(BDI)模型为基础,将每个通勤者一车辆单元刻画为一个具有双层结构的智能体,并采用面向多智能体语言AgentSpeak(L)刻画了智能体的出行行为决策机制;最后,采用面向多智能体编程平台Jason与微观交通仿真平台Paramics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贝叶斯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驾驶员(尤其是通勤者)出行行为动态特性,同时验证了多智能体技术与微观交通仿真技术的结合在驾驶员行为分析中应用的有效性,为驾驶员行为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1 虚拟装配技术 虚拟装配技术是建立在采用信息技术完成新产品整个开发过程基础之上的一套综合技术,它的核心部分是利用先进CAD的建模技术和多体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技术,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它是一种崭新的产品开发方法,是一种基于产品计算机仿真模型的数字化设计方法,这些数字模型即我们所说的电子样机.电子样机将不同工程领域的开发模型结合在一起,它从外观、功能和行为上模拟真实产品,令设计者对产品的设计进度更加了解.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车辆动态性能,设计一种双气室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结合结构特征建立双气室液压互联悬架模型,得到包含该模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蛇行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将分别装有双气室、单气室的液压互联悬架与原机械悬架的整车模型在不同运动模态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三者对车辆悬架系统刚度与阻尼特性的影响,并在时域和频域分析三者对车辆响应的...  相似文献   

9.
许骏  李一兵 《汽车工程》2008,30(1):14-16,60
将驾驶员-汽车看作统一的人机系统,利用驾驶员驾驶过程的本质是决策过程的性质,通过确定系统的决策时刻、决策报酬、状态转移速率和概率、抽象驾驶员的行为集合等建立了基于Markov决策过程的驾驶员行为模型,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与优化汽车制动踏板感觉,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基于AMESim建立制动踏板感觉仿真模型,利用实车动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建立的模型研究了汽车制动系统各部件参数和踏板踩踏速度与制动踏板感觉的关系,引入制动踏板感觉指数(BFI)对试验车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提出制动系统的改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踏板杠杆比、制动器等效弹簧刚度等制动系统参数能够显著提升车辆的制动踏板感觉。  相似文献   

11.
汽车碰撞过程中乘员冲击响应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及动态显式有限元方法的混合方法,建立了碰撞过程中乘员冲击响应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四节点壳单元及刚体材料模型,接触搜寻采用一体化算法,接触力由罚参数法确定,接触界面的摩擦力由经典磨擦定律计算。仿真分析与台车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应用我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及显式时间积分格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汽车碰撞过程中乘员的冲击响应。分析了五种减速度波形及五种典型结构的力——变形特性对乘员冲击响应的影响,证明了预变形控制结构及横向受压加撑圆管组合结构的大变形力学特性有利于碰撞过程中乘员安全保护的论断。  相似文献   

12.
徐勇 《北京汽车》2010,(3):32-35
借助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拉格朗日方法对车辆悬架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并采用九点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以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同九点控制策略相结合的车辆悬架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三维造型软件Pro/E建立YT5815P型车架的三维实体模型,将其导入ANSYS后,采用板壳单元离散车架,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基于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动态特性分析包括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及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静力分析,获得了车架在弯曲工况和扭转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分布情况;模态分析采用试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车架自由状态下的固有频率、振型特征,同时,车架有限元模型得到试验模型的验证;对车架进行谐响应分析以及瞬态动力学分析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对车架结构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轮转向车辆多体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程 《汽车工程》2005,27(2):212-216
以四轮转向原理样车为对象,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对四轮转向车辆的转向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和试验验证。对建立整车多体模型的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对仿真数据与样车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四轮转向多体模型各类参数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最后利用建立的整车多体模型,仿真分析了前后悬架刚度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制动转向时的转向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5.
轮胎是汽车唯一接地部件,它提供汽车运动需要的所有驱动、转向和制动力。轮胎力学是汽车动力学的基础。汽车动力学及其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精确的轮胎动态模型技术。该文综述了轮胎动态模型发展历史与现状,这包括:汽车操稳仿真模型、汽车舒适性仿真模型和汽车疲劳载荷仿真模型。从建模方法的角度,即基于物理的、基于实验的和基于结构的三类方法,对轮胎动态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梳理。可以预计:轮胎动态模型的未来发展将以基于结构的先进轮胎模型为主,与汽车动力学仿真、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开发深度融合,并最终走向汽车—轮胎—道路相互作用定量化理论。  相似文献   

16.
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上位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建立两辆汽车组成的动力学系统模型基础上,应用线性二次型最优理论及时间-能量最优理论研究了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上位控制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将LQ法及时间-能量最优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上位系统控制方法。理论分析及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法在满足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7.
闵海涛  史文库  林逸  程猛 《汽车技术》2007,115(7):34-38
分析了某轿车动力总成半主动悬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应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该悬置系统键合图模型和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系统动态特性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悬置在低频段仿真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采用键合图方法研究悬置低频动态特性的适用性和可信性。该研究可为半主动悬置结构设计及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公路货运车辆重载运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公路货运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车辆载重程度对货运需求、车辆使用决策、车型演化、车辆运输成本以及路面性能的长期动态作用,继而进行公路重载运输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基于安徽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货运车辆普遍重载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路面厚度的提高和路面维修间隔期的改变均不会对车流轴载水平乃至公路货运系统的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系统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此时,车辆载重标准的引入是极为必要的。在实施严格的车辆载重标准后,系统行为又表现出以下重要特征:反直观性、远期与近期利益相矛盾、系统绩效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凯恩方法的汽车悬架实时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动力学实时仿真的悬架建模方法。将悬架系统模型建成为连接车身和车轮的无质量复合铰,并基于凯恩方法推导了悬架复合铰的运动方程。在满足动力学实时仿真要求的同时不降低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精度。利用该方法建立了某轿车面向结构的麦弗逊式前悬架模型,并集成到由符号计算软件产生的该轿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中。仿真与实车道路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悬架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建立岩滩水电站1×250t垂直升船机提升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用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该系统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