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山东省沂南县境内国省道干线公路穿村路段声环境分析与研究,在已设置18个监测点中,发现其中9个敏感点存在噪音影响,但噪声超标量都比较小,针对此情况,本文就其降噪防治策略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程度的噪声超标敏感点提出防治策略,以解决国省干线公路的噪音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公路安全防护工程的背景及风险评估的原理进行阐述,以广东省某市国省干线进行现场调研,通过基础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处理、风险值计算,得出该市管理区域内国省干线的高风险路段,提高了路段管理单位重视程度,为以后公路养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频发,尤以斜坡类灾害为主,文章通过对广西国省干线105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42段地质灾害多发路段进行危险性评估,分析了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危险程度,并结合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现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为减少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提高安全通达能力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卫 《西部交通科技》2015,(3):27-30,105
由于公路路段划分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可影响路面的养护与维修的有效性,因而从养护角度来考虑普通干线公路的路段划分,建立一种切合实际且操作简便的划分方法,可以提高路面养护与维修的效果。文章提出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普通干线公路进行路段划分,介绍了模糊聚类分析法划分路段的步骤及分类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具体养护实例进行了聚类划分,同时综合考虑路面病害分布特征、路面施工连续性等特点,对聚类结果进行调整,验证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九五”以来,吉林省的公路建设有了飞快发展,在每年国家向吉林省公路建设注入近5亿元国债资金的带动下,公路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已经从1997年的32.7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60.2亿元,每年的公路在建规模达4000多公里,竣工里程2700多公里,新增通车里程1000多公里,公路面貌特别是国省干线公路已焕然一新。随着“十五”计划的实施,吉林省在继续完善干线公路网络建设的同时,县乡公路将成为公路建设新的热点,进而更好地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通行条件,更好地发挥全省路网的整体功能。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十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建设速度加快,为了交通方便及对过往车辆开展商业化服务,靠近国省道等干线公路周边开始逐渐衍生出一些村庄及住户,而村庄往往以未经规范化设计的接入口形式接入国省道。周边住户出行方便的同时,也给国省道的交通安全带来隐患,进出村镇的交通工具往往以非机动车、电动车为主,造成了国省道路侧接入口过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严重、出行者违反交通行为等一些问题,给交通管理带来困难与挑战。现以国道G108平遥段为例进行研究,探索穿村过镇路段接入口管理与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预防性养护对于提高国省干线公路的使用寿命、保障其安全性,以及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国省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意义进行分析,总结国省干线公路病害原因与表现,提出国省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具体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包括边坡预防性养护、路基预防性养护等,希望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省干线公路不断深入推进建设,山区公路设计涉及的问题也更复杂。文章以某段复杂越岭路段的公路方案比选为例,介绍了公路方案比选的方法和步骤,分别从集约用地、环境友好、工程可靠以及合理造价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对比分析,确定了更合适的公路方案,对类似公路项目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路沙害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害是风沙地区公路的主要灾害形式之一.我国风沙地区面积广大,通过沙区的公路干线和支线众多,对沙害成因的分析,是防治公路沙害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无信号控制的干线公路平面交叉合理间距设置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干线公路平面交叉之间交通流的运行特性及几何参数进行分析,对干线公路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进行分段,结合影响干线公路平交间距设置的因素—交通特性和平交口密度,采用理论几何分析的方法,分段确定干线公路平面交叉间各区段最小长度的推荐值。通过搜集已有实际工程平交口间距设置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推荐间距有助于车辆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杨伟 《运输经理世界》2023,(15):139-141
为更好地解决现阶段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资金匮乏、管养不分、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主要对公路养护管理特点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公路养护管理的原则,并提出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全方面提高公路的养护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国内开始了大规模公路网的建设。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21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干线公路达1.2万公里,高速公路达2480公里,一般公路约120万公里(主要包括辅助国道约5.4万公里、都道府县道路约13万公里,市镇村道路约97万公里)。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公路密度最大,拥有最先进综合交通系统的国家之一。日本国内公路建设与管理实行的是国土交通省、公路局、道路公团三级垂直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验研究了不同PR/RA改性剂掺量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的抗车辙性能,分析了层位、层厚、模量、轴载、温度和荷载次数等因素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合理的路面层位设置、模量取值范围及路面结构组合,并通过某干线公路试验路段,验证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效果。  相似文献   

14.
《西部交通科技》2009,(5):I0003-I0004
2009年4月28日,交通运输部和西藏“十一五”公路重点建设项目、西藏首条~级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准备工程开工,标志着西藏重要干线公路建设目标由通畅向快捷转型。交通运输部、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要把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建成科技创新示范路、生态路、环保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国省干线公路的预防性养护问题,在明确预防性养护技术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几种当前常用的国省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明确不同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特点和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带来了很多问题,公路路基病害频繁发生,缩短了公路工程使用寿命。地质雷达在公路路基质量检验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公路路基质量检测精度,是一种优秀的检测方法,因此以河北省某公路路段的路基质量检测为例,对地质雷达在公路路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点)的鉴别方法,提出了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隐患整治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云南省某高速公路进行了安全隐患整治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整治技术有效可行,能够改善山区公路长大下坡危险路段(点)车辆运行速度的协调性和降低车辆出现制动失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对国省干线运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行人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成为公路建设管理的主要责任。为有效解决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为例,对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旨在提高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质量,为后续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智能化管理与监控预警,文章对广西干线公路典型地质灾害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库建设整理,并应用ArcGIS的空间数据统一管理和组织功能,拓展系统预警和敏感性分析模型的应用范围,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面向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为及时了解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情况、针对性地采取防治及预警对策、降低损失和保障公路安全营运提供技术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公路收费权价值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国光 《综合运输》1999,(12):31-36
<正> 一、公路收费权价值的理论分析 通过有偿转让收费公路的收费权来筹措公路建设资金,是我国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中一项重大举措。陕西省西临高速公路、湖北省武黄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收费权的成功转让,为我国利用收费公路收费权转让筹措公路建设资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目前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进行收费公路收费权转让探索的多,转让成功的少。影响收费权转让工作正常进行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在收费权转让价格问题上转让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