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降低钢轨打磨过程中的压力波动,采用在传统气动恒压控制系统中加入容腔调节器的方法构建新型钢轨打磨压力控制系统.容腔调节器由储气罐与比例流量阀构成,能够在系统受到压力冲击时吸收冲击压力,降低压力波动,并在系统需要输出压力时补充系统供能,加速系统响应.为了保障钢轨打磨控制的精确性与稳定性,所研究的钢轨打磨压力系统采用了双闭环的形式,以变结构控制为基础,结合每个闭环的控制特性来构建控制器.为了验证所提出控制系统的特性,分别以系统仿真与打磨实验的形式与传统钢轨打磨压力控制系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传统系统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容腔调节控制系统控制压力波动降低了76.8%.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钢带卷绕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原理,该系统利用PLC的高速脉冲输出和计数功能控制伺服电机,实现位置闭环控制,再结合MT500触摸屏,形成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此控制系统经联机调试、实际运行,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采用通用变频器的交流调速系统中应用锁上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调速系统的结构及各部件的组成,并用实验证明了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在得出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系统的调速范围。  相似文献   

4.
Due to actuator time delay existing in an adaptive control of the active balancing system for a fastspeed-varying Jeffcott rotor, if an unsynchronized control force (correction imbalance) is applied to the system,it may lead to degradation in control efficiency and in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avoid theseshortcomings, a simple adaptive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for a strictly positive real rotor system with actuatortime delay, then a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was constructed after an appropriate transform of this sys-tem model,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of this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with actuator time delay were derived. Afteradding a filter function, the active balancing system for the fast speed-varying Jeffcott rotor with actuator timedelay can easily be converted to a strictly positive real system, and thus it can use the above adaptive controllersatisfying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Final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controller proposedworks very well to perform the active balancing for the fast speed-varying Jeffcott rotor with actuator timedelay.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起重机电机拖动系统的电机以给定转速实时跟踪突变的负载转矩,通过等效折算得到了起升机构电机转子侧的等效转动惯量、等效负载转矩和电机拖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按转子磁链定向同步旋转坐标系;应用转差角频率设计了跟踪负载转矩的矢量变频控制系统.实例计算表明:闭环系统的空载起动时间比开环系统快0.34 s,电机平稳起动,起动阶段开环和闭环系统的峰值电磁转矩差值达148 Nm;闭环系统电机消耗的电功率(综合节能的百分比)小于开环系统;在起动阶段,开环系统的峰值功率是闭环系统峰值功率的2.5倍.电机在空载起动阶段约节能50%,平稳运行阶段约节能30%.   相似文献   

6.
汽车主动悬挂的预见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预见控制在主动悬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所提出的主动悬挂控制预见控制系统在普通的基于二次型最优控制的主动悬挂控制系统上,增加了能利用汽车未来路面信息的前馈补偿器所构成。提高了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The control stability of the end manipulator of a cable-suspended Stewart platform in disturbance was studied by combination of the 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 and control theory and the 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 (ERA). The corresponding closed-loop vibration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suggested based on position prediction with PD (proportional plus derivative) control.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made on a scale model to study the vibration control effects of the stewart platform with flexible suspension, including system response to step load, system response to cyclic load, and instability. Then, experiments for Stewart platform with cable suspension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actual control effects and validate the validit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gree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ll, and the the system has a fairly good control effect to the end manipulator. Therefore, 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can be made that it is feasible using the Stewart platform as the vibration control platform of the flexible support system, by position prediction of the base platform and PD feedback control law.  相似文献   

8.
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预测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控制信息与实时状态的适应性,改善模糊控制品质,用传统模糊控制策略,根据当前时刻误差和预测误差变化值,预测下一时刻的控制输出和系统在未来时刻的误差,用递归神经网络预报系统未来输出值的功能,采用双系统交替控制模式.系统中包含1个模糊控制器和1个递归神经网络,一个工作,另一个学习,使控制系统具有自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模糊控制相比,预测模糊控制使超调减小,调节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基本上是引用SCOOT、SCAT等国外开发的系统,这些系统皆是建立在机动车为主的道路交通条件基础之上的被动型控制系统。实践证明:这些系统不仅不适应中国的混合道路交通情况,在连续流与间断流的协调控制、公共汽车交通优先控制方面也存在问题,更难以适应于中国城市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学姚。本文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子项目“城市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成果之一,针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及以往交通控制系统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的实时自适应控制与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摊铺机在施工作业中各种因素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现在生产的摊铺机普遍采用能自动调节纵坡和横坡的自动调平电控系统。按调节原理,自动调平装置可分为:开关式自控系统、比例自控系统、比例一脉冲式自控系统。其中,比例一脉冲式自控系统是在开关式自控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的新型调平方式,它综合了上述两种型式的优点,控制精度高、价格便宜、经济耐用,目前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1.
RW22型空调软卧车的空气调节系统原是固定逻辑式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靠性差,占的空间体积大,易损坏,常因故障而停机,因此,不能满足人们对软卧车舒适性的要求,为提高软卧车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率,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代替原控制系统中的继电器部分。文章分析了原系统控制要求,论述了用PC实现的控制过程及电气控制保护。  相似文献   

12.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没有机械阻尼、抗扰动性能差,为了抑制参数及负载变化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利用受控系统的反动态方程式来设计扰动观测器.将扰动观测器所产生的推力,前馈给比例-积分位置控制器增加系统的动态响应,采用了扰动观测器和比例-积分位置控制器构建了控制系统.通过仿真与没有扰动观测器的比例-积分位置控制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抑制外部扰动效果好,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控制性能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快速路交通流分布参数系统模型,利用快速路交通流系统具有重复运行的显著特点,设计一种新的入口匝道分布参数迭代学习边界控制方案.所提出的方法采用带有反馈的PD-型控制律,不仅可以从以前重复过程中学习有用的知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还可以有效的抑制当前运行过程中系统的量测噪声和扰动等不确定影响因素.该方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充分利用了快速路交通系统的分布参数模型描述,更全面地利用了系统的时空控制信息,从而提高了整个路段的控制性能.本文基于Matlab仿真进一步说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协同设计系统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对协同设计中访问控制和角色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协同设计中角色的粒度,给出访问控制的特点,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和JSP中提供的Scssion机制,将协同设计中的角色、权限、用户相关联,实现了访问控制.在协同设计原型系统中,利用访问控制子系统对整个协同设计系统实施访问控制.结果表明该访问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协同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高效、能适应复杂路况的驾驶员模型,以空间方程形式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大预瞄距离的驾驶员模型;将驾驶员模型、汽车运动学模型及稳定性控制系统有机结合,采用最优控制理论方法,分析了基于该模型的人-车-路闭环控制系统的指数稳定性条件;运用仿真软件MATALB/Simulink建立了4轮车辆驾驶员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驾...  相似文献   

16.
混合动力列车电源系统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列车的计算仿真,建立混合电源系统模型,并提出一种混合电源系统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混合电源系统与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的耦合分析,给出了基于该电源系统控制策略的列车运行目标速度曲线计算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建模,对列车在某线路上的运行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控制策略能够满足列车的运行性能,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能够精确的控制列车跟踪计算的目标速度曲线运行,混合电源回收了41%的再生制动能量, 控制策略和目标速度曲线计算算法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宽频带的隔振问题,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提出将电磁悬浮隔振与机械隔振相结合的复合隔振系统. 首先,对所设计的隔振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线性化后的模型控制特性;其次,针对系统振动控制问题,提出基于自抗扰技术的控制器设计方案,并通过仿真实现了复合隔振系统的自抗扰控制;最后,在复合隔振平台上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在0~10 Hz频段控制系统能实现较好的低频跟随效果,在10~100 Hz频段幅值衰减逐渐增大,在100~300 Hz频段的隔振效果超过?14.9 dB. 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案为复合隔振系统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电动车的操控性,电机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并延长续驶里程,克服目前常用控制方法的弊端,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结合专用控制芯片的带增程器的电动车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控制方案,通过数学计算和模拟仿真,设计并评价整车的控制策略.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专用控制芯片负责对电机的直接控制以减少单片机的工作负担,单片机主要负责对专用芯片的控制,并依据蓄电池SOC值控制增程器的开闭,实现整车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了整车、增程器、电机控制的有效结合.最后测试了电机响应性能并进行了整车调试.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自动寻迹运输车舵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运输车方向控制系统。文中较详细地分析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简化、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以及加模糊PID算法后系统的阶跃响应,同时对加控制算法前后系统的阶跃响应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模糊PID算法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等动态性能得到了较好地改善。将仿真得到的数据应用到样机的试验中,发现该运输小车的方向控制系统能很好地满足其在前进过程中对方向调节的快速响应,样机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0.
�ཻ����ź�ģ���߿���ģ���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基于系统分析与协调的原理上,提出了多交叉口的信号模糊线控系统模型,模型分为用于控制单个交叉口的第一级模糊控制单元与协调主干道的协调级控制单元。前者对采集到的数据先进行模糊化,再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进行模糊判决,从而实现对各个方向的信号配时;后者根据基于紧急值下的系统协调原理对各个路口的总的信号周期进行协调,从而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