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上海通用汽车(SGM)金桥南厂油漆车间水性色漆线采用传统的"静电旋杯+空气喷枪(bell+gun)"两道喷涂工艺。第2道空气喷枪喷涂存在喷枪空气帽易堵塞、油漆雾化不均和漆雾飞扬等弊端,导致喷涂效率较低,影响了油漆车间的产能。为此,通过改变喷涂工艺,将"静电旋杯+空气喷枪"转化为"静电旋杯+静电旋杯(bell+bell)",解决了上述问题,满足了油漆车间提高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整车在进行静电放电测试过程中出现仪表报错,车辆无法正常启动现象,通过对整车控制器的逐一排查以及对静电放电路径的分析,最终发现是某个控制模块通信芯片损坏,从而导致了整车通信异常,车辆无法正常启动,最终在其PCB板上增加ESD防护进行问题规避,从而符合整车静电放电性能要求,提升了车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经常与汽车打交道的朋友一定会体会到汽车静电的厉害,它不但给您驾车与乘车带来不便,还可能引起意外事故,究竟怎样才能彻底消除汽车静电呢? 注重内饰纤维物的配置纤维织物的摩擦是重要的汽车静电来源,特别是化纤产品,更  相似文献   

4.
本文说明了静电的产生和聚散,指出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方法,介绍了静电应用基本知识,对实际生产和生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焦战立 《交通科技》2003,(Z1):49-50
讨论静电在船舶运输中产生的原因、形式、危害及其评价,提出液货运输中静电危害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某车型开发的寒地试验中,发生了一起燃油箱开裂的故障。分析是静电放电引起了燃油箱爆炸。根据燃油箱内静电放电的原理,制定出燃油箱静电电压测试方法和静电放电路径测试方法。通过试验调查出故障原因是燃油箱汽油里的静电累积到油泵油位计上发生放电,放电能量大于点燃汽油最小能量0.2mJ的要求,点燃燃油箱内汽油蒸气引发爆炸。本文提出了静电对策方案且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将油泵油位计弹片基座改为导电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燃油箱内汽油静电电压和放电能量,解决静电放电燃烧问题。  相似文献   

7.
静电除尘装置(ESP)在我国公路隧道中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辆在公路隧道中产生的各种空气污染物质严重影响着行车视距和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国内外专家提出了各种提高公路隧道内空气质量的处理方案。通过调研分析公路隧道用静电除尘装置的原理、效果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应用情况,探讨了静电除尘装置应用于我国公路隧道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与其他废气处理技术相比较,采用静电除尘技术治理隧道废气在世界公路隧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技术成熟稳定,处理效果优良,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静电除尘加射流风机的纵向通风系统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通风方案,也是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公路隧道的发展、静电除尘技术的成熟和人们对空气质量要求的提高,在我国的公路隧道中安装静电除尘装置将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更是人民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结合静电喷涂机系统现场安装和调试的实例,详细介绍了静电喷涂机系统的组成、特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RFID车型颜色识别的过程、人机界面和网络结构,还介绍了静电喷涂机系统核心部件SAMES雾化器及其配套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易燃易爆的火工品、化工品及电子产品在厢(罐)式车运输过程中容易受静电干扰而造成爆炸或燃烧的事故,在分析静电生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厢式车或罐式车改装中应采取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静电产生的条件及影响静电的因素出发讲述了在防雷检测过程中还应对易燃易爆场所、电子电气系统等需要防静电的场所进行安全检测并提出了一些减少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汽车遥控钥匙在使用时,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产生的脉冲电流容易对遥控钥匙内部芯片造成破坏,降低钥匙使用寿命,但目前ESD对钥匙芯片的失效机理以及后续的优化方案研究较少,从而导致遥控钥匙使用过程中极大影响了客户的使用体验。本文以汽车遥控钥匙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分析钥匙静电失效形式,针对遥控钥匙静电失效问题研究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遥控钥匙失效形式:静态电流呈数量级变大,电池电量快速耗完,无遥控功能;通过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外喷三防漆和PCBA加TVS管可以有效解决钥匙ESD耐压能力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磁干扰易对汽车电子产品造成危害的问题,本文基于ESD人体模型,按照PSA B217110标准,在神龙公司研发阶段的某车型组合仪表上对ESD试验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并使用德国Vector公司的CANalyzer软件编写个性化的图形程序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同时针对试验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仪表防静电等级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相关研究对解决汽车电子部件的电磁干扰问题,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常君  任红  肖剑阁 《汽车电器》2021,(4):55-56,59
针对车载通信终端(T-BOX)在研发、生产、维修过程中,容易受静电放电损坏的现象,提出一系列防护方案,即从原理设计、PCB布局设计和结构设计等方面入手,增加保护措施,并予以详细介绍,同时针对生产过程中静电预防实行加强管控。经实践证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车载通讯终端(T-BOX)工作原理和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时所遇到的RE、BCI和ESD等常见问题;从原理设计、器件选型、PCB布局及结构设计等多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列出了车载通讯终端EMC的设计规则,确保了产品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合料是多级多相颗粒性材料,其复杂的颗粒特征、界面效应和迁移行为决定了离析特性、压实效果与力学响应。为了解析沥青混合料的微细观作用机理,为混合料组成优化设计、施工控制及性能预测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提升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矿料-沥青体系的研究成果,并将摊铺、压实、服役阶段的沥青混合料分别看作不同状态及迁移自由度的矿料-沥青体系。首先,针对矿料体系的颗粒特性,分析了颗粒几何形态以及尺寸效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多级矿料复合几何特征表征方法。其次,针对松散态的矿料-沥青体系,梳理了矿料颗粒体系的接触摩擦特性、界面交互作用等细观特征,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离析行为评价方法,分析了颗粒迁移行为对离析倾向的影响,并讨论了离析形成机理;针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描述了动态压实特性与颗粒的迁移行为,分析了矿料几何特征、矿料-沥青界面效应对颗粒迁移行为的影响,从内部颗粒迁移角度讨论了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针对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介绍了矿料-沥青体系的颗粒迁移行为,并分析了颗粒微迁移特性对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影响。最后,将运输摊铺过程的松散态、压实过程中的错动态、服役过程中的成型态...  相似文献   

16.
杨红亮 《桥梁建设》2012,42(1):118-122
为解决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相连地段梁体预制、架设难题,以济晋高速公路工程中桥隧相连地段梁体施工为例,介绍该工程中四里沟大桥和四里沟中桥的梁体预制及架设技术.通过梁体预制及架设方案比较,采用在隧道内预制梁方案,解决了隧道口无场地的问题;采用满堂支架配合人字扒杆架梁方案,并通过合理利用现场地形和资源(隧道弃碴),解决了架桥机无法在隧道口架梁的问题.该梁体预制、架梁施工技术适用于梁片数量少、梁体吨位大,隧道口距桥台尾距离小于10 m,且采用架桥机架梁既困难成本又很高的桥隧相连地段.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螺栓剪力键的极限承载力、滑移特性及破坏模式,设计3组10个推出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纤维、螺栓直径、螺栓孔径比等对混杂纤维混凝土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螺栓拉力、破坏模式及荷载-滑移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螺栓直径,可以明显提高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其中Φ22直径螺栓较Φ16,Φ19的螺栓的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83倍、1.39倍;孔径比越小,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和初始刚度越大,极限滑移量明显增加;随着混凝土强度降低,螺栓剪力键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明显降低,滑移量则有所增加;掺入纤维后可以提高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对极限滑移量改善不明显;钢混界面黏结力提高后,剪力键的初始刚度有所增加,承载力和滑移量则明显减少。最后,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拟合方法提出了钢-混杂纤维混凝土螺栓剪力键承载力计算公式和荷载-滑移曲线公式,为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昱  刘开云 《隧道建设》2010,30(3):231-234,245
对国内外监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开发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监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需求,以隧道工程的施工监测项目为应用对象,运用数据库管理和图形可视化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关系数据模型,实现监测数据的录入与存储操作、多视图可视化查询、时态曲线与空间状态曲线图、回归分析、生成报表等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依据隧道设计规范中围岩稳定判断的相关规定,增加围岩稳定分析与预测专家库功能模块,最终开发完成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信息管理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工程实际,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数据分析提供一个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大型客车上的空调壳(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与顶蒙皮存在干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及排查,对其安装支架焊接过程、空调侧边轨(固定支座)的制做精度、空调壳下边缘出厂时的精度检验、整个空调安装过程、空调与顶蒙皮之间的弹性件尺寸及安装完工后的检测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实施,验证结果表明,能较好地解决客车空调壳与顶蒙皮存在的干涉问题,避免了客车在市场上因磨穿顶蒙皮出现的漏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夏润禾 《隧道建设》2019,39(10):1601-1609
为掌握地铁隧道坍塌事故机理,强化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地铁隧道施工中重点环节、关键工序的风险管控,对当前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坍塌事故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深化对地铁隧道施工坍塌形成机理的认识,提出预防事故发生必须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施工安全标准规范为准则,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结合具体案例对盾构隧道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探究事故原因和违法违规追责行为分析基础上,从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出发,完善地铁施工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地铁施工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分级分类建立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快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地铁隧道坍塌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