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水合肼的理化特性水合肼(NH_2.NH_2.H_2O)又称含水肼、水合联氨、含水联氨、系肼的水溶液经分馏而得。极毒、强硷性、腐蚀性、强还原剂,无色,有类似氨的气味的液体。它能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和氯仿;能侵蚀玻璃,橡胶皮革、软木等。能刺激上呼吸道和眼结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溶血性贫血,内脏(尤以肝脏)损害,并在体内有蓄积作用。二、发生事故情况 1988年7月23日6时23分,由贵阳东站发往韶关  相似文献   

2.
镉的环境污染及对人类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是一种白色略带淡兰色光泽的金属,质地柔软,抗腐蚀而耐磨,熔点321℃,沸点770℃,稍经加热即易挥发,镉蒸气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呈氧化镉烟尘,是镉在空气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氧化镉在水中不溶解,而氯化镉易溶于水。镉是相对稀少的金属,常在铅锌、铅锌铜矿中被发现,在近代工业中,广泛应用于电镀、汽车、航空、化工、塑料、  相似文献   

3.
3,4—苯并蓖     
3,4-苯并蓖是一个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常温是一种固体,一般呈黄色针状或片状结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于27℃时,仅4微克/升。但能溶于环己烷、苯、丙酮等有机溶剂,能溶于浓硫酸,稍溶于乙醇。 3,4苯并蓖能被带正电荷的吸附剂如活性碳,木炭,氢氧化铁所吸附,被吸附后即失去萤光,但不能被带负电荷的吸附剂所吸附。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中有许多化合物都有致癌作用,是一类重要的化学致癌物,  相似文献   

4.
五氯酚(简称PCP)是一种良好的木材防腐剂,用于木材防腐是将五氯酚以一定的比例溶于煤焦油防腐油中。在推广使用五氯酚的过程中,曾试用五氯酚钠和硅氟酸钠水溶液做防腐剂,即应用这两种药物在木材内部起化学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五氯酚而保存在木材内部,以防止药物因雨水流失影响防腐性能,其化学反应如下式: 4C_6Cl_5ONa+Na_2SiF_6+4H_2O→4C_6Cl_5OH+6NaF+Si(OH)_4 生产这种防腐木材要经过两道工序处理,由于木材防腐厂在生产工艺上还存在  相似文献   

5.
五氯酚(PCP),C_6Cl_5OH,分子量266.35,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褐色或浅红褐色粉状固体),带有酚味,熔点190—191℃,沸点309—310℃,比重1.978(22℃),蒸气压0.00011mmHg(20℃),不溶于水(27℃时约为0.0018%),易溶于有机溶剂。五氯酚钠(PCP-Na),C_6Cl_5ONa,分子量288.34,纯品为白色针状或鳞片状结晶  相似文献   

6.
以敞开式隧道掘进机(TBM)施工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原理,分析掘进段热害影响因素,建立敞开式TBM掘进段空气温度的计算模型,对不同围岩级别、不同岩温下掘进段内空气温度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自掘进开始,TBM掘进段内空气温度迅速升高,在掘进20min时升高至接近最大值并保持基本稳定,停机后空气温度迅速下降;掘进段空气温度随围岩温度的升高和围岩级别的提高显著上升;通风对掘进段内空气有明显的降温效果;围岩温度为18℃,Ⅱ级围岩无通风时掘进段空气温度为39.9℃,通风量为60m3·s-1时下降至27.9℃,通风控制空气温度低于28℃规范限值;围岩级别Ⅱ级,60℃岩温无通风时掘进段空气温度为81.9℃,通风量为60m3·s-1时下降至46.9℃,但空气温度仍然较高,可采用在正常施工通风基础上增加洞内局部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氮氧化物在测定中之难处理,在于它可以取种种氧化阶段的形式。在很多情况下,进入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最初绝大部分是以NO的形式出现的,遇空气中的氧逐渐生成N_2O_3、NO_2,再进行氧化就成N_2O_5,同水反应生成HNO_2、HNO_3,要正确地掌握它们是困难的。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国内外有很多报告,近年来多采用沙氏曼法。单独测定NO_2时,将被测空气通入吸收容器把NO_2溶于显色试剂中。若需同时测定NO时,则需先将NO氧化后(NO按照原样不显色)再按测定NO_2的手续比色,计量。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了锰与2-[2-(羟亚氨基)-1-甲基亚丙基)-N-苯肼羰基硫代酰胺(PBTOH_2)形成阴离子性螯合物,在四丁胺离子(Bu_4N~ )共存下成为离子对,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后用空气—乙炔焰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微量锰的方法。试剂:PBTOH_2:按CanoPavon等报告的方法制备,溶于二甲替甲酰胺(DMF)中。Bu_4NBr:溶于MIBK中。分析方法:取合10微克以下锰的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3毫升0.4%(W/V)PBTOH_2-DMF溶液和5毫升氨一氯化铵缓冲液(pH10),再加水至全量为25毫升。然后加10毫升1%(W/V)Bu_4NBr-MIBK溶液,振摇20秒钟萃取锰螯  相似文献   

9.
铁道部北京木材防腐厂于1976年5~7月初使用五氯酚添加于煤焦油、防腐油(1:1混合)中,配成2%五氯酚油溶性防腐剂进行枕木防腐。我们于6月22~30日对该厂五氯酚作业点进行了空气测定,并对接触五氯酚工人的尿液进行了化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小结如下: 一、空气中五氯酚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一、编制说明液化石油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气体燃料,具有热值高,既干净又方便,但又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有漏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5~9.5%时,遇有引火源会引起爆炸;液化石油气的蒸气压力较大,并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如丙烷(C_3H_8)液化石油气,当室外气温为20℃时,饱和蒸气压力为8.46绝对大气压,室外气温为50℃时,饱和蒸气  相似文献   

11.
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简称PCP〕,分子式C_6Cl_5OH,分子量266.35,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褐色或浅红褐色粉状固体),带有酚味,熔点190~191℃,沸点309~310℃,比重1.978(22℃),蒸气压0.00011mmHg(20℃),不溶于水(27℃时约为0.0018%),易溶于有机溶剂。PCP及其钠盐(五氯酚钠,简称PCP-Na)是良好的木材防腐剂和杀虫剂,农业上并用作除莠剂。目前,我国铁路木材防腐厂已推广使用PCP及PCP-Na作为枕木及电杆防腐剂。有关PCP及其钠盐的毒性,国内外已有研究报导,但PCP的致畸问题,一直未被肯定,Schwetz B.A.等报告30~50毫克/公斤的PCP引起胚胎中毒及胎鼠发育迟缓,骨骼畸形,但未发现外观畸形,因此,Schwetz认为PCP不引起大鼠的真正畸胎。目前,国内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环境卫生研究室,已有PCP-Na引起大鼠畸胎的报导。为  相似文献   

12.
在层压木绝缘鱼尾板的生产过程中,空气中主要有害物质为酚、甲醛和乌洛托品。我们采用乙酰丙酮法,在甲醛和乌洛托品共存下,同时测定甲醛和乌洛托品。经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测定,效果较好。兹将测定方法介绍如下: 测定方法一、原理乌洛托品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分解成甲醛和氨,用乙酰丙酮法定量测定甲醛,通过校正换算,求出乌洛托品的含量。二、试剂 1. 乙酰丙酮显色液:将25克醋酸铵(二级)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毫升冰醋酸(二级)及0.2毫升乙酰丙酮(三级),用水稀释到100毫升,此溶液可稳定一个月。 2. 10N氢氧化钠(二级)溶液。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目的为探讨一种有足够灵敏度和可靠性的测定农作物和废水中萘的方法。为此目的,本法必须解决下列分析中的问题:选取分光光度法测定萘的溶剂;选择由被研究的对象中提出萘的方法;选择净化萘溶液的方法,以排除干扰测定的杂质。为从被研究的对象中分出萘,利用了用于测定芳香烃类的条件:加温样品,再用气流把萘吹至有机溶剂中。研究表明,在45~50分钟内,可由样品把萘全部蒸出。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苯在工业中应用广泛,但苯中毒也为常见职业中毒之一,我厂长期以来,使用的脱漆剂都是以苯为主体,配以乙醇,石腊,溶剂油等组成(其中纯苯占60%)。由于苯是一种毒性比较大的溶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即使采用了排毒等综合措施,如得不到充分利用,苯在空气中的浓度还依然会存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得到列车制动系统杠杆螺栓用17Cr16Ni2不锈钢分别在室温、40℃和70℃3个温度下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水溶液(简称3.5%NaCl水溶液)中以及在室温空气中的断裂时间、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等不同性能参数;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试样断口,并采用比值法、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IS...  相似文献   

16.
滤膜用于采集铅尘、铅烟,国内已有不少报告。但在分析过程中对样品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为了简化对样品分析手续,我们用空白滤膜直接溶于双硫腙氯仿溶液提取其中之铅,加乙醚使被溶滤膜再凝聚使其进入水层,以消除双硫腙提取液混浊的方法(简称直接溶解提铅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验方法一、材料用同批市售国产直径40毫米聚氯乙烯空白滤膜,先行称量,而后随机抽取34张分析其含铅量,抽取32张作回收试验。二、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将滤膜放入50毫升比色管中;加入10毫升  相似文献   

17.
使用FFAP加磷酸减尾剂色谱柱,测定作业场所中的樟脑。空气中樟脑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本方法检出限为2.4m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5~100)mg/L,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下,相关系数为0.9999,解吸效率在94.8%以上,样品可在室温保存14天,采样效率为100%。樟脑与萘、对二氯苯共存时,在本实验条件下能较好的分离,不干扰樟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所谓“干燥式”即采用干燥剂或除湿剂的意思。当室内引入外气时,以前是采用制冷剂冷却盘管,使空气中的水分在盘管上结露进行除湿或减湿,这种方法必须进行再加热处理。而干燥式空调机却是利用干燥剂直接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可减少所需要的显热量。即以前采用的方法,为了除湿,对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要同时进行处理,而干燥式空调机,对空气的显热和潜热进行分别处理,具有节能等很多优点。 干燥剂有氯化锂及二氧化硅胶等,最近采用除湿性能优良的沸石作为干燥剂,其除湿机理是利用除湿剂表面微孔吸收水分,这种干燥式空调机也叫做干式吸收除湿空调机。 空调机由除湿回转器、显热交换回转器、再生用的温水加热器及盘管、再生侧蒸发式冷却器(或蒸发器)、处理侧温水盘管(采暖用)、处理侧及再生侧风扇、处理侧和室内换气侧过滤器等组成。该装置分为处理侧和再生侧,回转器横跨两侧并使之分开,两侧的空气对向流动,回转器被密封,使对向空气流不能向相反侧泄漏。 空气处理是将外界空气(室内回风或外气与回风之混合空气),通过除湿回转器进行去湿,但除湿时,向处理空气流放出吸收热。将通过除湿回转器后温度上升的干燥空气,利用显热交换回转器与从室内来的回风(通过蒸发式冷却器温度下降的空气)进行显热交换,进行常温送风。冷却也可采用冷水盘管(约12 ℃~13 ℃)。 作为再生空气流的室内回风(外气或外气与回风之混合空气)由蒸发器冷却后,为使除湿回转器重复使用,用内部的温水加热器向盘管供给温水加热再生空气流(风温93 ℃以下),进行除湿回转器的再生,使之具有连续使用的功能。 除湿运行中,在处理侧产生的吸收热时,利用显热交换回转器,以85%的效率回收,以便再生用。温水加热器一般是燃烧煤气,也可利用各种排热,由于潜热已处理完,所以室内的显热可以取高设定值,这就是节能有效的原因。 王书傲译自《冷冻》1999,№7,91 马兆玉校  相似文献   

19.
选择京沪、武广客运专线上运营的5种车型14个车次列车,在冬夏季节高峰客流时段测试车内的热环境、空气品质、空气瞬变压力、噪声、振动、照明等指标,并对6 210名旅客进行乘车舒适度问卷调查,研究高速动车组的车内环境技术条件。结果表明:高速动车组旅客对有关乘车舒适度各影响因素的关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噪声、空气瞬变压力、异臭味、厕所设施、温度、振动、座椅宽度、空气清新度、座位脚部空间和车内清洁度。建议适宜的高速动车组车内环境技术条件是:车内温度在冬季时北方为22~24℃、南方为19~22℃,夏季时北方为25~27℃、南方为26~28℃;车内空气品质为CO2≤0.15%,TVOC 0.8~1mg·m-3,HCHO≤0.1mg·m-3,NH3≤0.2 mg·m-3,PM10≤0.15 mg·m-3,CO≤5 mg·m-3,细菌总数≤2 500cfu·m-3,O2≥20%,负离子≥300N·cm-3,对于车厢内的新风量一等座、二等座车厢分别取30和25m3·(h·人)-1,由此可使车内的空气品质综合评价指数达到2级;最大车内空气瞬变压力变化速率在平原线路条件下分别取0.3kPa·s-1和0.8kPa·(3s)-1,在山区线路条件下分别取0.2kPa·s-1和0.5kPa·(3s)-1;车内噪声在车速≤250km·h-1时一等座车厢≤65dB(A)、二等座车厢≤68dB(A),车速250km·h-1时一等座车厢≤68dB(A)、二等座车厢≤70dB(A);车内垂向振动加速度≤0.50m·s-2,纵向、横向振动加速度均≤0.38m·s-2,振动加速度矢量和≤0.9m·s-2;车内照度取一等座、软席车厢≥200lx,二等座车厢≥150lx。  相似文献   

20.
粒径对块石层自然对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粒径为5~8,8~15和15~20 cm的3种块石分别填筑成块石层模型,在实验室内研究它们的空气自然对流特性。结果表明,在块石层模型下表面保持20℃而上表面从20℃降至-20℃的过程中,模型内均产生了Benard流,而且模型内空气自然对流的强弱与块石的粒径有关,粒径为15~20 cm的块石层模型内气流速度最大,约为2.2 m.s-1;粒径为8~15 cm的最小,约为1.5 m.s-1,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块石层内热弥散效应以及块石与空气间接触面积的改变而引起的。控温方式对空气自然对流影响的研究表明,由模型上表面降温所产生的空气自然对流效应强于在块石层模型下表面升温,故在实际工程中,冬季块石层内的空气自然对流更易于发生。针对模型内空气流速计算值均比实测值小的问题,建议在进行多孔块石结构对流换热理论计算时,应考虑块石层模型的假设条件、热弥散作用、流动惯性以及空气热物性随压力的变化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