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某连续刚构组合梁桥分析模型,对不同合龙顺序和体系转换顺序对主梁应力、变形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成桥方案对主梁受力和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合龙方案对主梁应力影响不大;先边跨后中跨合龙顺序下边、中跨位移增量相差较小,有利于桥梁线形控制;该桥采用先边跨合龙、后中跨合龙、再体系转换的施工方案可有效控制桥梁线形,还能减小边、中跨合龙段的竖向变形。  相似文献   

2.
根据福州绕城高速公路闽江特大桥六跨连续刚构组合梁桥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施工仿真模拟.对不同合龙顺序合龙前后的应力增量和变形增量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该类型桥梁合龙顺序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体系转换次序对主梁应力和变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合龙段全部完成后再进行体系转换,主梁的应力增量和变形增量均较小;六跨连续梁连续刚构桥采取次边跨对称合龙→边跨对称合龙→中跨对称合龙→体系转换为最合理的合龙顺序.分析结果可以为该桥合龙施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可以对类似桥梁合龙顺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坦桑尼亚坦桑蓝跨海大桥主桥为(85+4×125+85) m五塔六跨矮塔斜拉桥,主梁为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等高箱梁,采用普通挂篮悬浇施工,设6个合龙口。为选择边跨、次边跨和中跨合理的合龙顺序,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不同合龙顺序有限元模型,分析合龙顺序对主梁恒载预拱度、应力、合龙阶段位移以及成桥索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主梁恒载预拱度影响较大,对主梁合龙阶段位移有一定影响,但对主梁应力、成桥索力影响较小,先边跨再次边跨最后中跨合龙的顺序为该桥最优合龙顺序。最终该桥采用了先边跨再次边跨最后中跨的顺序合龙,施工和成桥阶段全桥线形控制良好,结构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4.
桥梁合龙段的浇筑和体系转换的施作使桥梁从静定结构转变为超静定结构,如何确定合龙段浇筑顺序和体系转换施作时间很重要,关系到主梁的高程和成桥时梁体最终内力分布。文中以某56m+90m+90m+56m连续梁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 2015,研究连续梁桥线形和位移对不同合龙方案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合龙方案下桥梁变形的敏感性,以南平至龙岩线上某(40+64+40)m高墩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背景,采用桥梁博士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3种合龙方案(先合龙边跨,先合龙中跨,合龙中跨后悬臂浇筑)的结构应力、梁段变形、成桥阶段累计位移和成桥后收缩徐变下的挠度,并比较了不同跨度连续梁的成桥累计位移。结果表明:先合龙边跨方案的梁体变形最为平顺,其成桥累计位移最大绝对值仅为先合龙中跨方案的39.27%,为合龙中跨后悬臂浇筑方案的51.04%;随着跨度的增大,合龙中跨后悬臂浇筑方案的成桥阶段累计位移越来越接近先合龙边跨方案的成桥阶段累计位移。实际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先边跨后中跨的合龙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合龙后解除临时固结,桥梁由连续刚构体系向多跨连续梁体系的转换是其施工过程最为关键的阶段,故研究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临时支墩间距及拆除顺序对其受力状态的影响尤为重要。依托云南水富港大跨连续梁桥,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桥梁结构模型,研究其临时支墩间距及拆除顺序对体系转换前后受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跨连续梁桥施工至边跨合龙段前,不同支墩间距对悬臂状态下的节点累计挠度影响较小;在施工至中跨合龙段后,不同支墩间距对合龙状态下的节点累计挠度影响较大;对于拆除顺序,先拆除中跨侧临时支墩时,A支座与临时支墩支反力均大于先拆除边跨侧临时支墩时,B支座支反力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先中跨合龙后边跨合龙的非对称悬浇连续梁桥,由于其特殊的浇筑及合龙方式,受力较为复杂。现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合龙误差、合龙温度及合龙配重对桥梁成桥状态时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合龙误差对桥梁成桥线性影响较为显著,较理想状况下位移可增大一倍左右;合龙温度会对桥梁支座产生顺桥向位移,施工中需提前设置预偏量;对中跨进行合龙配重可以有效减小墩顶不平衡弯矩,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合龙方案确定是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梁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优选水平项推力的合龙方案能使桥梁施工完成后达到合理成桥状态。文中以长沙市湘府路湘江大桥为背景,建立了大桥的平面杆系计算模型,对刚构一连续组合体系桥梁进行了静力计算及合理合龙方案研究;分析了不同合龙次序对主梁应力和位移的影响,探讨了合龙时施加水平顶推力对主梁和固结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桥施工中,合龙段施工是关键环节,关系到全桥线形和受力状况。文中以金华江特大桥40 m+4×72 m+40 m悬臂连续梁边跨、中跨及次中跨合龙段施工为背景,探讨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合龙时间、合龙方案、合龙顺序、体系转换以及施工配重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某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为例,分析了不同合龙方案对桥梁的累计位移和受力的影响,特别是对施工控制中的预拱度设置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合龙方案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文演 《商用汽车》2013,(1):56-57
"我们正在努力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角色转变,过去我们输出的是高性价比产品,今后我们将开始输出系统解决方案和商业经验。"2012年12月19日,"金龙客车荣耀远航——300辆18 m BRT客车出口伊朗交车仪式"在厦门现代码头举行。300辆大金龙18 m BRT客车出口伊朗,不仅是国内BRT客车批量出口的最大订单,也是近年来厦门市工业产品出口金额最大的订单。凭借人性化设计、出色品质获认可BRT客车具有运量大、运行速度快、节约能源,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矛盾等优势,是目前全球城市公共交通业的新宠。德黑兰是伊朗首都,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2.
桥梁类型划分为:拱桥、梁桥、悬索桥和斜拉桥等,各种类型的桥梁跨径长度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超越的目标之一.如今,所建造的桥梁跨径越来越大,世界纪录也随之越来越快地被打破,而且竞争的趋势永远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13.
大跨长联钢桁梁顶推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分2联布置,第1联为(120+5×168+120)m的六塔连续钢桁结合梁斜拉桥,第2联为5×120 m的连续钢桁结合梁桥,钢桁梁架设采用多点连续同步顶推施工技术。采用MIDAS Civil软件进行钢桁梁顶推施工计算,根据墩顶反力和摩擦力,每墩配2台350 t的连续千斤顶。该桥大跨长联钢桁梁顶推距离为1 080 m,顶推总重量27 000 t,边桁主动顶推,中桁被动移动,采用计算机多点连续动态控制技术。导梁结构与主体钢桁梁通过连接节点由斜桁变直桁。在墩旁设滑道,通过滑道前端千斤顶进行滑块体系转换,实现桁架结构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戴晓春  袁明  何庭国 《桥梁建设》2006,(Z2):144-146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连续梁桥被修建于地震区。长联大跨连续梁桥相对一般桥梁而言,其动力特性及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更为复杂。以福建-厦门高速铁路上的乌龙江特大桥作为工程背景,研究长联大跨连续梁桥在地震区的地震响应规律,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漫漫环保路     
本分析了电动汽车、燃气汽车和电喷汽车各自的环保特性,指出燃气汽车和用电喷汽车是环保汽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跨度桥梁结构形式与功能日趋复杂,需要结合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施工过程跟踪测试,采取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保证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达到设计预期的目标成桥状态.施工控制内容包括几何控制、应力控制、稳定控制、影响因素分析等.施工控制方法有事后控制法、预测控制法、自适应控制法、最大宽容度法等.介绍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的必要性、任务和主要内容、控制方法、结构计算分析方法以及影响桥梁施工控制的因素,并选取3座不同类型的大跨度桥梁-苏通大桥辅桥(连续刚构桥)、忠县长江大桥(斜拉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悬索桥),介绍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伴着悠扬舞曲,踏着优雅舞步,挑战者的感性味道依旧难以形容。面对加长,一个早已被中国市场认可的方式,日产汽车首席创意官中村史郎说:“OK”!  相似文献   

18.
大跨径桥梁桥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洪 《公路》2000,(4):1-6
大跨径桥梁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等,本文仅训各种桥型的优缺点和选择原则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9.
大跨径拱桥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大跨径混凝土拱桥的发展概况。提出理论极限跨径与理论可行跨径的概念,给出混凝土拱桥和钢拱桥的理论可行跨径。最后以克罗地亚新建的克尔卡桥为原型,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桁式拱新型结构,在与混凝土拱和钢桁拱的比较中可以发现,钢-混凝土组合桁式拱在结构性能、经济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车辆荷载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分析。对大桥进行自振特性分析,然后分析车辆荷载作用下大桥不同位置的动力反应、桥梁阻尼对动力反应的影响、选取弯矩或者挠度作为冲击系数评价尺度的差异。通过较全面的分析,获得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