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推进我国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以京杭运河干散货船为例,对船型标准和系列实船数据进行分析,回归得到船舶总长、总宽和设计吃水的经验公式,确立不同五年规划下的船型各尺度标准化指标。同时,为提高内河船舶的航道通航适应性,探寻内河船型与航道发展的优质平衡点,基于通航标准探讨船型各尺度与航道弯曲半径、直线段双线底宽及通航水深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关系,最终明确大宽浅船型的发展方向,为船型标准研究、运力结构优化、行业政策制定及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于全虎  张平 《船舶》2020,(2):1-8
为提升江苏内河集装箱运输船舶标准化水平,实现船型与船闸、航道等通航基础设施发展相匹配,通过梳理内河标准船型主尺度标准和通航管理规定的修订情况,结合京杭运河江苏段集装箱营运船舶的调研,在船舶主尺度、舱室布置、船体结构和新能源动力的应用等方面分析江苏内河集装箱船标准船型的设计要点,完成48 TEU、64 TEU和96 TEU标准集装箱船设计。虽然受限于内河航运关注船舶成本的现状,标准集装箱船的设计更多采用传统基础船型设计思路,但研发运用先进技术、满足内河EEDI的绿色节能型船舶是标准船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修订的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的应用情况,以及运河水运现状的调研结果,对限制性航道中代表船型及航道尺度、顶推船队在限制性航道和内河航道应用的适应条件、船舶变吃水、以及跨河桥梁净空尺度等问题提出看法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和内河LNG船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武汉上游长江航道的通航条件,从航道水深、过弯半径、桥梁通航能力和船闸限制等方面,分析了不同航道对船型尺度的影响。推荐了武汉上游航道LNG运输船各航段适宜的船型尺度,提出了船型结构、船体线型、货舱型式、推进方式等船型特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虹  赵东华 《水运工程》2012,(12):64-67
目前行驶在长江三角洲限制性航道上的船型与GB 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所列的设计船型尺度有一定的差别,交通运输部规划的集装箱船型在GB 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中没有列入,限制性航道尺度确定只有规范最小取值没有计算公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航道尺度与船型尺度是直接相关的.结合相关航道设计经验,探讨如何根据设计船型尺度合理确定限制性航道设计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中分析了国内外广大中小航道航运形势和建设内河航运思路,发现我们与德国相反,是造成严重损失的根源。建议尽快改造船型,配套设施速跟上,整治航道逐段推进速见效。分析落后最主要原因,对准下药,带动配套、货船和其他航道船型改造,修订内河通航标准,推广标准船型,淘汰落后小船,制定合理规章制度等,尽快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通航安全隐患,提高内河通航效率,对六磊塘(黄浦江—莲花南路桥航段)的通航环境、交通流特征和航道条件进行分析。该航道内现通航船舶尺度几乎全部超过Ⅶ级限制性航道对应的代表船型尺度。闸外段通航船舶船长以38~40 m为主,总长不低于38 m的船舶约占总量的50%。闸内段通航船舶船长以34~36 m为主,50%以上的船舶其总长在34 m以上。为充分利用航道通航水深资源,在结合相关规范的基础上考虑平原河网地区闸控航道的特点,提出通航船舶控制主尺度。该尺度既能有效降低各类水上险情发生的概率,也能够较为合理地兼顾沿河水运需求和船舶通航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船舶大型化及货运需求的转变,浙江省内大部分低等级内河航道货运功能已逐渐弱化,逐步向休闲、旅游、观光、生态等复合功能转变。考虑到当前缺乏内河旅游专用航道通航技术尺度的相关规定,为充分发挥低等级内河航道的旅游、生态等功能,保障旅游船舶安全通航,通过分析旅游及旅游船舶与货运及货运船舶的区别,对浙江省内河旅游专用航道建设涉及的航道尺度、代表船型等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浙江省旅游专用航道通航尺度标准,为低等级货运航道发展旅游专用航道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国内信息     
《中国海事》2007,(2):67-71
政策与法规新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施行交通部近日颁布实施《关于发布<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集装箱设计船型尺度”修订内容的公告》,本次修订内容与《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的保留部分配套使用。《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局部修订(航道边坡坡度和设计船型尺度部分)中“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0.
于全虎 《船舶》2023,(4):35-45
为推进特定航线河海直达运输发展,提高河海直达运输船舶的标准化水平,该文通过梳理特定航线江(河)海直达船舶技术标准、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和通航管理规定的修订情况,以及京杭运河江苏段至洋山港航线通航条件,结合特定航线江(河)海直达典型船型发展现状分析,在船舶主尺度、舱室布置、船体结构、船舶线型、推进与航速、节能减阻技术、适航和耐波性、吃水与浮态、绿色船舶技术、智能船舶与助航技术等方面分析特定航线河海直达标准船型的技术特点,最后简介了4种船型方案。政策发力和航运市场需求的蓬勃发展为该船型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运用先进技术、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ndex, EEDI)的绿色节能型智能船舶是标准船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设计船型是码头设计的基础,是码头靠泊等级、结构设计、水域尺度设计的依据。上海Ⅵ级及以下航道里程约占总航道里程的75%,现状通航船舶、航道代表船型、码头设计船型之间差异较大,码头设计等级与通航船型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增大,给内河码头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带来很多不便。通过梳理分析关键问题,研究分析现状通航船型、码头设计船型、航道代表船型之间的异同点,最后经理论计算和结果复核论证,提出上海市内河码头设计船型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江苏沿江港口发展和沿江经济产业带布局的实施,长江南京以下河段航道的能力提升和标准提高已成迫切需要。根据工程河段沿程自然条件与工程限制条件、港口与地方经济需求和船舶大型化要求,分区段论证了适合的通航设计船型、设计通航标准和航道建设规模,提出深水航道的尺度取值原则并给出主要区段的推荐取值。基于工程河段水文条件的时空变化特点,给出各设计船型不同水位保证率的限制吃水,并认为通航管理中应充分考虑大型船舶限制吃水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新旧国标对通航船闸有效尺度的要求,结合梅江、汀江现状船型和推荐船型尺度,分析计算其通过能力,评价已建、在建和规划的通航船闸对航道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锴  陈勇 《珠江水运》2006,(6):41-42
通过对比新旧国标对通航船闸有效尺度的要求,结合梅江、汀江现状船型和推荐船型尺度,分析计算其通过能力,评价已建、在建和规划的通航船闸对航道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秦淮河航道通航环境、水运量现状及需求、通航船型等因素,针对性开展桥梁通航净高尺度分析,得出该部分受限桥梁应按5.5 m净高标准实施改造的结论,其结果对加快推进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发挥秦淮河航道航运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欧诚  庹莜葭 《中国水运》2014,(2):304-306
为获得广西地区Ⅴ-Ⅲ级航道提升到Ⅰ级航道后,跨河建筑物最优通航净空,在系统调查、统计和分析广西内河规划为Ⅰ级Ⅱ级航道的跨河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基础上,结合广西沿江城市规划布局、河流特性以及现有桥梁等条件限制,提出广西Ⅰ级Ⅱ级航道跨河桥梁通航净高尺度论证应遵循的原则;随后通过对现有船型、通航规定和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提出了满足船舶安全通过的Ⅰ级Ⅱ级航道跨河桥梁通航净高尺度标准。进而探讨了跨河桥梁通航净空高度的合理性及其相关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2009年度交通软科学研究课题"珠江干线现有船型标准化认定研究"的简本。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摸清珠江干线现有船舶的主尺度现状,提出货运船型比选的技术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方法,优秀船型、过渡船型和淘汰船型的分类标准,以及有关政策措施,起草《珠江干线现有船型标准化认定工作指南(草案)》,以便为主管部门进行现有货运船舶标准船型认定提供决策参考,达到保留优秀船型,淘汰落后船型和引导建造标准船型,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的作用,促进珠江干线的船舶、航道、港口等航运诸要素协调发展,推动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航运竞争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8.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对于跨越限制性航道的跨河建筑物规定了"在限制性航道上,应采取一孔跨过通航水域",但并未明确通航水域的确定方法。本文主要在解读通航水域概念、分析行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水位、船型的选取,针对不同工况下通航水域范围进行研究,并对特殊工况进行说明,最后分别从航道尺度和通航环境两个角度提出适用于江苏省内河航道的通航水域范围确定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对水道航道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跨河建筑物净空尺度的限制条件,提出太平洲捷水道仅能开辟为3 000吨级及以下航道。通过核算太平洲捷水道的航道通过能力,综合分析预测航道尺度提高后,两岸岸线开发和分流主航道船舶所带来的通航船舶尺度和数量的变化,合理确定了设计代表船型。根据设计代表船型所需航道尺度计算,提出了太平洲捷水道设计航道尺度标准为5.0 m×200 m×450 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可为太平洲捷水道的设计航道尺度标准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舟山群岛海域具有通航岔道及通航船型多、航线交叉、潮流流态及通航条件复杂等特点,建设桥梁所需的航道及通航净空尺度确定方法有其独特性。以鱼山大桥为例,在充分分析船舶通航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桥梁、周边围垦工程实施后的数学模型计算潮流场数据,经多方案比选和航线优化,并采用船舶模拟试验验证,确定桥梁通航等级和桥区航道规划方案,得出合理的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孔布置方案,为桥梁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