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车身外板覆盖件损伤修复一般采用钣金锤、垫铁维修,或使用外形修复机进行维修两种方式,但这两种维修方式对车身外板覆盖件损伤修复的质量和效率都比较低。对于车身外板覆盖件损伤中,约70%的维修量应该当日维修完毕,但在实际维修中,一般都要2天~3天才能够完成,而且车身外板覆盖件维修后平整度不够,经常要涂刮较厚的腻子来进行修补,易造成日后腻子开裂或剥落的问题,使用车身快速维修组合工具对车身外板覆盖件进行维修,可以有效地提高维修质量和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2.
乘用车冲压单件尺寸检查时,常用到三坐标设备及测量支具。因为车身外覆盖件直接对车身外观有重要影响,所以车身外覆盖件的型面尺寸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外覆盖单件具有材料薄、无加强支撑件等特点,所以在使用三坐标测量时,零件自身重力、零件回弹以及支具支撑和夹紧方式对测量结果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文章通过重复性实验、设计不同夹紧方式及顺序等方法,以后备箱内板的三坐标测量为例,给出针对不同冲压零件问题的测量解决方案。同时归纳总结了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如何分析真实的零件状态,并指导模具优化的通用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作为重要的外观商品性品质,一直受到顾客的关注。文章简述了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的相关基本概念,分析了影响抗凹性的相关因素,并分享介绍了外覆盖件抗凹性改善的实践案例。对外覆盖件抗凹性提升工作具有较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车身覆盖件研发过程中CAD模型创建困难的特点,提出基于知识工程的车身外覆盖件系统设计的思想.通过A级曲面修复算法,解决了艺术造型与工程开发之间的矛盾;基于断面的CAD造型,提升了车身覆盖件模型的精度;基于UDO技术,实现CAD模型的快速修改.此外,开发了 DTS自动检查功能,实现了对车身覆盖件模型的间隙与平整度检查...  相似文献   

5.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相互碰擦造成车身外覆盖件损伤的事故占整个交通事故比例的90%左右。车身外覆盖件的维修质量好坏,关系到车辆的整体美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学非接触测量的车身覆盖件曲面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身覆盖件曲面品质的纯几何评价准则是曲面品质分析和优化的依据。针对曲面的误差控制、曲面的几何连续性、光顺性、美观性等定量和定性指标,分析了非接触激光扫描测量在实物曲面重构中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通过非接触测量方法获取了车身覆盖件曲面形状,应用模糊理论建立了一种车身覆盖件曲面品质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评定车身覆盖件曲面的审美学特征,为车身设计提供有效的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7.
汽车覆盖件的拉伸毛坯,传统的做法是拉伸前称落料。而IVECO(依维柯)车身覆盖件大多采用方块坯料直接拉伸,这对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节约生产成本,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介绍了IVECO车身覆盖件坯料设计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翼子板作为汽车车身上重要的外覆盖件,因其结构特征较少,容易出现局部刚度问题。如翼子板抗凹性不足,在顾客选购车辆时,对车身外覆盖件按压,易出现大面积变形,直接影响顾客对产品的印象。为保证翼子板的抗凹性,以某车型为例,阐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结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志纯 《汽车技术》1999,(8):25-27,40
从材料,模具,设备,工位器具等多方面分析了如何对外覆盖件进行质量控制。并以冲压工艺及模具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为重点,以JETTA和AUDI典型的外覆盖件模具为例,介绍了车身制造中保证轿车表面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拉深小曲率外覆盖件面畸变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拉深小曲率外覆盖件与深拉深覆盖件相比,具有塑性变形小、回弹量大,零件定形性差、变形不均匀等特点。因此,其在冲压过程中,在冲压零件形状急剧变化的部位周围表面易产生局部起伏(或凸凹),即面畸变,而无论从白车身的焊接还是油漆后的外观要求,这些外覆盖件的面畸变是不允许的。本文从浅拉深小曲率外覆盖件冲压过程的变形特点入手,分析了面畸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