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线阵列CCD摄像技术在铁路检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电力接触导线磨损非接触式动态检测和轨道磨损非接触式动态检测,上海铁路局科研所采用高速线阵列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技术研发了非接触式动态检测平台,应用到上海局鹰厦线电力接触导线磨损检测.以此为背景,介绍了CCD传感器成像过程,描述了非接触式电力接触导线动态检测和非接触式轨道磨损动态检测技术的原理、数学模型、设备配置、软件开发环境和线阵列CCD单色图像处理用户软件类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水平连铸QCr0.5铜合金线电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平连铸工艺制备的QCr0.5铬青铜合金接触导线坯料经过固溶、时效、冷轧处理后,研究接触导线的微观摩擦性能与受流滑动磨损行为,分析不同电流作用下接触导线的磨损形貌及磨损特征。微观划擦测试表明:通过加入合金元素Cr,改变了接触导线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提高了合金材料的强度、抗软化性能和抗变形能力,改善了合金的磨损性能,降低了摩擦系数;水平连铸QCr0.5铬青铜合金接触导线的硬度为165.5HV,最大摩擦系数为0.155,最大压入深度为2.68μm。电磨损测试表明:水平连铸QCr0.5铬青铜合金接触导线未加载电流时的磨损主要以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为主,载流条件下的磨损主要是黏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磨损率测试结果显示,水平连铸QCr0.5铬青铜合金接触导线磨损性能明显优于商用Cu-Ag接触导线。  相似文献   

3.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材料及其磨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是为满足电气化列车稳定运行而高速受流的重要部件,关系到列车的安全、高效运行。文章着重介绍滑板与接触导线材料的特征及其变迁。同时,阐述了滑板与接触导线磨损,对不同材质的滑板、接触导线的磨损机理及磨损趋势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准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参数测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黎 《铁道学报》1999,21(3):44-47
介绍了准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参数地面测量系统,可测量出列车通过时,接触导线位移,导线振动加速度和导线应变等动态参数变化,信号检测采用相应的传感器和动态应变仪,传感器安装在接触导线上,信号传输采用V-F变换,F-V变换和光纤数据通讯,有效解决了高,低电压隔离,能抗各种电磁干扰和克服气候的响应,列车速度在0~170km/h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测量结果正确,对分析接触网的振动规律,设计高速电气化  相似文献   

5.
高里考夫电务段的专家们说明了供电系统中重要部件之一的接触导线的现状,分析了接触导线磨损的原因,提出了新的接触导线磨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阪地铁刚性接触网检测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大阪市地铁有8条运营线路,部分采用了刚性接触网。在刚性接触网集电系统中,受电弓在T型台架伸展的接触导线上滑动集电,电气设备的设置空间小,适用于小断面地铁。由于接触线相对固定,刚性高,比悬链接触网更容易磨损,所以需要对其位置和磨损情况进行及时检测。对大阪地铁刚性接触网区间的检测,包括了高低、位移偏差、磨耗的测定以及记录等内容,既有线路采用了接触式检测装置,而新建线路则开发了新型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在电气轨道综合试验车上自动诊断接触网故障及工作状态的新技术,包括诊断接触导线的磨损,受电弓受到的冲击,离线检测,接触网间相互距离,受电弓与接触导线间的接触力检测等项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并合理设置电力机车接触导线的高度和偏移值,简要介绍了日本新干线减少接触导线搭接处磨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海铁道科技》2008,(4):F0003-F0003
《非接触式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由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主持开发。该成果采用了基于两台共面线阵摄像机的三角法立体测量技术,能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不停电、不影响运输秩序的情况下,实现对接触线磨损和几何位置(导高、拉出值、导线坡度、偏磨等)进行非接触式动态检测,并且不受行车速度制约。该成果实现了非接触式接触网测量技术的创新,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10.
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车可以检测导线高度、拉出值、接触压力、导线接近、导线厚度、接触网弹性等相关项目。此接触网检测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动态接触压力检测系统,以运营时速对弓网进行动态性能检测;二是接触网光学检测系统,在不接触接触线的情况下对接触网进行静态检测,检测可以在低速或高速情况下进行。通过动态接触压力检测系统与接触网光学检测系统测量数据的比较,计算接触网弹性以及准确判断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地铁接触线磨损的高效检测,研发了一套地铁接触线磨损动态非接触检测系统.通过线激光器照射接触线,双相机配合滤光片避免外部光干扰,提高接触线图像的拍摄质量.对拍摄的图像先采用自适应中值滤波、接触线图像初步分割方法分割出接触线图像,再利用改进Canny算法计算图像梯度与方向,然后采用 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消除由于噪声...  相似文献   

12.
利用线性磨损试验方法,对冷拉铜接触导线和铁基烧结合金滑板之间磨损模式分类和转变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接触电压估算出的接触温度取决于电流和接触载荷。因此,根据最高接触温度,可把集电材料在电流条件下的磨损模式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3.
为节约隧道净空,更多地铁地下隧道内采用刚性悬挂接触网,随着地铁向快速、大编组方向发展,对导线的强度、耐磨性等提出更高要求。根据现场观测和运营工区的统计数据,从磨损分布和磨损形貌两方面,总结某地铁线路刚性悬挂接触网的磨损特征,研究载流磨损的机械磨损和电气磨损机理,设计并实施弓网动态测试,分析刚性悬挂接触线磨损特征形成的原因,得出接触线磨损是网流、弓网接触力和燃弧综合作用的结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研究和弓网模拟,弄清了温度变化和接触导线磨损对集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接触导线与集电弓的集流板这一对摩擦副中存在着磨损。磨损量的大小是难预测的。为了研究接触过程,使用试验台可以对触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加热,以测定电气磨损强度。  相似文献   

16.
准确掌握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的磨损,正确评价集电性能及诊断电气化铁道高架接触线路设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目前已开发了一些检测接触磨损的方法,但由于检测准确度受到电流噪声的限制,它们都不适用。因此,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即根据受电弓与接地间在接触磨损瞬间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变化来检测接触磨损。该检测方法是采用装有无集电受电弓的检查车在新干线交流电气化铁道上进行,通过对安装在检查车上的检测设备进行试验,进一步证实获得良好的接触磨损的反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受电弓滑板——接触导线摩擦磨损机理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研究了受电弓滑板-接触网导线这一特殊摩擦副。根据其随机变载荷、强电流、高速滑动等工况特点,对滑板-接触导线的摩擦磨损机理与特征进行分析,为实验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受电弓滑板是电动车组运行不可缺少的构件,同时,也是对于车辆一集电系统设备的维修成本有重大影响的易耗元件。为减轻滑板与接触导线的磨损及降低车辆-集电系统设备的保养成本,滑板材料的开发一直延续至今,开发出的多种滑板材料已经投入使用。本文介绍近年来开发的C/C复合材料滑板与烧结合金滑板的研发背景及今后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9.
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导线获得电能.接触网是一个重量分布不均匀的弹性系统,在受电弓作用下,接触导线变形、震动并由此引起交替的应力变化.机车运行方式,取流状态等多种因素使接触导线既有机械磨耗又有电气磨耗.磨耗达到一定程度就有断线的危险.因此在不影响行车的情况下检测接触导线磨耗是铁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接触网检测项目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改进集电器碳嵌入板的结构可以达到降低接触导线与受电弓滑板这一摩擦副磨损的目的。文章所述的结构改变应该有助于消除滑行效应以及与此有关的后果,即造成系统中零部件的高磨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