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改增”顾名思义就是将营业税的征收改为增值税的增收。从1994年,我国实施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征收的方式,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政府税收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尤其是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方式,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不利。  相似文献   

2.
当前,泉州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物流业也在快速增长,并已成为推动泉州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经济和物流业增长的同时,随之带来的是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存在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发展现代物流的同时,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不损害环境。创建绿色物流体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文中阐述了泉州发展绿色物流的可行性及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营改增”顾名思义就是将营业税的征收改为增值税的增收。从1994年.我国实施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征收的方式,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政府税收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尤其是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方式.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不利。因此为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减少重复征税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2010,(4):99-99
在美国,交通部门、交通出行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部经济部门、经济活动所排放空气污染的1/4。交通与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与全球环境变化,全球环境变化对交通的影响、交通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等等是一系列密不可分的问题。最新一期的美国交通研究会TRNews杂志,对上述问题中的交通与全球环境变化进行了高屋建瓴的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以下网址免费阅读: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物流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物流经济对经济增长、就业、贸易、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影响。同时,探讨了物流产业转型和物流绿色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总结出物流经济对社会经济的整体影响及其机制,并提出未来物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发达国家与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环境与经济条件,提出我国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应采取以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先导的战略,来实现高增长,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并分析论证了战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运用PEST分析模型,整体分析了辽宁A股上市公司面临的地区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通过对比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统计数据和外部对于沈阳、大连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评价,得出虽然辽宁地区宏观环境存在一些独特优势,但总体上,特别是2013-2017年宏观环境相对不佳。并通过数据比对等方式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外交环境变化巨大、原有部分优势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渐丧失成本等优势,人口增长乏力使得老龄化问题突显。集中体现在第二产业发展迟缓、外资外贸下滑、原有经济产业停滞和互联网经济发展迟缓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和资源循环型的新兴生态工业经济.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它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原则,通过实现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的运行机制,到全社会各层次主体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全方位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的转变,达到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和谐、物质的良性循环,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目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浅谈轨道交通对城市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正在兴起一股兴建轨道交通的热潮.可以说,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我国未来公共交通建设的重点.但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也不例外.一方面,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城市环境,并促进城市建设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在其建设期和运营期也会无可避免地对城市的环境和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尝试分析轨道交通在上述两个时期内,对城市环境与经济所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认识轨道交通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0.
行业     
朱光耀: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据新华网报道,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2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参加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后接受新华社等中方记者采访时说,2014年全球经济面临着不断增加的下行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年4次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率。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3.3%,全球贸易增长只有3.1%。  相似文献   

11.
交通环境变化下的交通与经济互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和经济是区域的两大职能因素,它们是相互影响并且相互制约的。交通环境的变化将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经济发展也将进一步地刺激交通发展。以宜昌市为例,在分析宜昌交通环境变化及交通和经济发展的数据基础上,从对交通和经济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交通与经济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本质的区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丰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我国要从根本上扭转为生产而发展生产,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更加注重关心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目前碳排放形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促进低碳发展,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方向.交通是现代社会的动脉,也是影响资源环境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运输方式,如公路、水路、铁路,主要依靠石油作为能源,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与消耗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的紧张及对环境的重视,发展低碳交通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发展绿色轮胎是当前我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低谷,中国车市在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全球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产销高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量达到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大增48.30%和46.15%,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商品属性,使得排污收费制度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在改善环境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不适应发展的因素,因此,文章结合我国排污收费的现状,对总量排污收费的理论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几点实施排污收费制度的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16.
甘肃是我国的资源大省,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多年来以此支撑并带动着甘肃的经济发展,也以此形成了以有色和黑色冶金、石油加工和化学工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的产业布局;同时解决了众多人员的就业问题。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要科学地开采和利用,避免掠夺式的开发,否则将使有限的资源陷于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和环境恶化的窘境之中。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本文目的在于全面、客观、多视角地阐述影响经济增长的量化和非量化因素,从而测算出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并对我省1979-2004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期.  相似文献   

18.
交通网络设施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主要载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高铁战略通道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战略需求,有利于我国资源安全保障,有利于开拓国际产能合作市场,有利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高铁建设拉动产业经济发展,所打造的通道和枢纽经济,为实现高铁与区域经济、国土开发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交通外在经济效益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可为国家政策出台,为投资决策、规划决策、组织管理及管制调控等提供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肇庆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2954万吨,与2010年相比增长100%。集装箱吞吐量达70万标准箱,比2010年增长72.9%,实现港口经济的良好发展。为充分发挥西江内河航运优势,加快促进港口物流经济发展,肇庆敢挑战、抓机遇,不断深化肇庆"两区引领两化"战略,推进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建设工作,优化港口物流的发展环境;依靠高速公路、铁路、轻轨、国道和省道建设,改善交通环境,实现铁水、水水联运的无缝对接交通运输方式,保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在应对经济危机措施中的重要作用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依赖的三驾马车中出口遭受沉重打击.出口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四万亿的投资计划,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有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通过医疗、卫生、住房的改革,改善国内居民消费环境,积极开拓国内消费市场,加快中国经济转型,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