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并以此为据点,渗透入东南亚的传统贸易网络,同时积极寻求与中国商人的贸易机会。由于早期中葡官方往来的交恶,活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葡萄牙商人逐渐参与到本地贸易网络的走私活动中,航行于广东及浙江的诸多离岛,与往来此地的中国私商进行贸易。关于这一时期葡萄牙商人在东南沿海的航行及贸易细节,文献档案的记载较为有限,而在作为出口商品的外销瓷器上却有迹可寻。因此,本文将主要考察收藏于东南亚、中东及欧洲等地的早期中葡贸易瓷器,结合文献记载,探讨此时期中葡瓷器贸易的规模、路线及交易模式等问题,以推进我们对葡萄牙人东来早期海上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引言   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条“陶瓷之路“.德化窑是中世纪中国南方名窑.唐宋以来,海上交通蓬勃兴起,德化窑瓷器源源从泉州港输往海外,销往东南亚、中亚、西亚和非洲东岸,并转口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  相似文献   

3.
"漳州窑系"瓷器的研究方兴未艾.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也有不少待解的疑问.本文根据历年来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遗址、沉船中大量发现的,尤其是日本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大量收藏的明末清初"漳州窑系"瓷器,以福建漳州平和县南胜、五寨窑产品为代表,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对"漳州窑系"瓷器的内涵、生产年代以及对日本制瓷业的影响等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4.
黄慧怡 《海交史研究》2004,32(1):105-118,83
唐宋时期的海上贸易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瓷器作为主要商品销售到海外,在遗址中屡有发现,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正>"海上丝绸之路"亦简称为"海上丝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往的海上通道,此概念提出于20世纪初。中国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传统早已有之,除了古代留下的为数不少的文献资料外,近现代以来,作为中外交通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海上丝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275页)2016年,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编写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出版了首批成果,该套丛书旨"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通过挖掘本民族海洋文化基因,探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历史、经济、文化的关联,建设  相似文献   

7.
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上丝绸之路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3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开始出现的.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外部世界的两大动脉,但两者在分布方式、运输方式、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外来民族移居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涵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不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精神层面及内在性质上有着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北美航线是近代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开端于美国独立后不久的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中国广州之旅.通过北美航线,美国商人以北美的人参、皮货交换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在大洋彼岸的这两个国家互通有无、平等相处了整整60年光景.并通过分析北美航线的开端、繁盛和衰落,古为今用,说明了“北美航线”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地 《交通与运输》2011,27(5):76-77
“茶马古道”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现任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中心主任木霁弘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等6人,于1990年经过3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撰写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此书认为云南是世界茶的原产地,从云南开始的茶叶传播和贸易路线,首先在巴蜀一带得到明确记录,然后一直向北、向东、向西、再向南而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茶叶布局.它贯穿了整个横断山脉,跨越中国西部多省区,连接着30多个民族、8 000多万人口,向北连接丝绸之路,向南连接瓷器之路,波及到世界更远的民族和区域.作者提出中国向世界输送茶、瓷、丝这三大物质文明时,形成了南方茶马古道、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  相似文献   

10.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贸易交通的大动脉,在地理交通层面沟通着东西方世界的互动往来。在东西方商品贸易活动的基础上,"海上丝绸之路"还承载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使命",西方人藉此积极开展对华文化交流。明清之际,西方人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活动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西方天主教再度入闽传教,西方科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各类知识也随之传至福建社会。同时,福建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内涵,也借助"海上丝路"的通道,流播至西方世界,构筑了一段平等对话和积极往来的双向交流局面。这段以"海上丝路"商贸往来为契机的中西文化交流之历史及其遗存,不仅成为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对今日重建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1330页)以整理研究台海文献和琉球、日本文献史料著称的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近来又推出力作,由该中心谢必震教授主编、吴巍巍研究员副主编的六卷本《图说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于2019年9月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面世。该书系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图像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成果之一,经谢必震教授团队夙兴夜寐的不懈努力,方始铸成六卷本煌煌巨著。全书各卷分册如下:《闽在海中——图说福建海上丝绸之路》(陈硕炫  相似文献   

12.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的历史不仅是一部中国对外经济交流史,也是华侨华人移居海外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内陆走向世界,从而逐步实现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贸易与移民活动,尤其是华侨的经济活动。华侨是沟通中国与海外各国经贸往来的桥梁,同时也是维续这一经贸关系发展的纽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上看,将青花瓷最早传入欧洲的,是16世纪率先到达中国的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前后,以明代青花瓷为主的瓷器贸易已经开端。本文通过对上川岛、澳门和马来西亚附近海域沉船瓷器遗存的分析,指出在中欧海上瓷器贸易开始不久,有利可图的青花瓷为主的中国瓷器外销,就引发了欧洲的中国风,改变了葡萄牙乃至欧洲的社会生活时尚。  相似文献   

14.
广彩作为清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外销瓷,其不仅是中西经贸交往的物质实体,也是中西文化交往精神意象的具体体现.广彩见证了中西交往的双向互动模式,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续写了最后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今之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象征性的纪念意义,现已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申遗的备选申报点。指认和确定该墓的主要依据是民间传说和推测,缺乏文献记载和文物实证的确凿依据,疑点多多,存在"五说"的争议,其真实性难以被认同,其完整性也已不复存在,仍是一个有待研究考证的问题。因而,笔者认为该墓不宜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南京遗迹申报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为使港口和腹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影响下能更好地整合资源,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腹地划分的具体影响。首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合作联盟、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制度创新、海上安全方面对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的影响。然后,利用非集计理论,从港口腹地划分方法本身的改进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潜在发展影响两个方面,构建改进的Logit模型;在考虑港口本身条件的限制、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市场变化和政策等的影响下,估算腹地货物在港口间的分配比率,辅助决策改善各路径上的通行能力。最后,利用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某腹地不同货物选择的运输方式和出海口,解释了港口对腹地竞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印尼廖内群岛的民丹岛古称长腰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18世纪来自中国的潮州与闽南的大量移民聚居民丹岛,种植甘蜜、胡椒并从事进出口行业,对民丹岛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华人移民也促进了中国民间信仰在民丹岛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8.
正唐元和十五年(820),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应好友岭南节度使孔戣之邀,撰写《南海神广利王庙碑》,碑文不仅记载孔戣治理岭南的经验,还记载唐代岭南祭海习俗,首次使用"海事"一词。[1]此后逾千年,各类正史、诗词、笔记、碑刻均有涉及广州海事的内容,历代史家亦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1991年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在泉州为期5天的考察之旅,以及举行"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同时也是第十个中国航海日,为了纪念这一重要节日,由中国航海学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承办的"行舟致远:扬帆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7月10日在宁波举行。大会收到论文30余篇,来自境内外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航海历史、海上丝路、古代造船、水下考古等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从水下考古的发现看福建古代瓷器的外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表明,至迟在南朝,福建已开始烧造青瓷器.随着窑业技术的进步,福建的瓷器生产不仅持续发展,而且还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与此同时,福建所生产的大批瓷器,还源源不断地输往海外,促进了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