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汽车电子标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电子标准主要涉及与一般电子装置、电子控制系统及连接电子控制系统的网络相关的标准。据悉,我国汽车电子标准体系包括:汽车电子术语、电气和电子设备环境条件、网络通信协议和诊断协议及电磁抗扰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汽车电子标准主要涉及与一般电子装置、电子控制系统及连接电子控制系统的网络相关的标准。据悉,我国汽车电子标准体系包括:汽车电子术语、电气和电子设备环境条件、网络通信协议、诊断协议、电磁抗扰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汽车电磁兼容领域能力验证计划以及相关测试标准的研究,本文从辐射抗扰度场强标定、场均匀性核查、稳定性核查、偏离方案验证等方面分析辐射抗扰度能力验证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最终形成一套完成的整车辐射抗扰度能力验证方案。本文描述的辐射抗扰度能力验证方案弥补汽车电磁兼容能力验证暂无电磁辐射抗扰度能力验证的行业空白。  相似文献   

4.
林巧  曾霞  鲁毅  程娟 《汽车电器》2024,(2):88-89+92
文章根据国家标准GB 34660—2017 《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和GB 17675—2021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对比研究2项标准在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电磁兼容试验方法的差异性,对电子助力转向的分类和原理进行介绍,并对汽车电子电气转向系统电磁兼容的其它试验方法进行探索。为汽车工程师理解汽车整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辐射抗扰度测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汽车中越来越多的电子含量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制造商也制定了相应的性能标准,旨在使车载网络(IVN)应用拥有更高的抗ESD脉冲和抗EMI能力。  相似文献   

6.
组合仪表是汽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件,其电磁兼容性直接影响着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研究汽车仪表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对抑制其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和提高抗扰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于汽车仪表系统的电磁兼容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捷 《汽车与配件》2015,(10):60-62
<正>随着车载电子设备的增加,电子控制器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电子控制工作频率的提高,电磁发射干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中,其抗扰度问题也更加突出。基于以上考虑,有必要对新能源汽车车载电子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实践论述了汽车点火电子组件中达林顿管的功率计算、选用及试验条件等综合设计要素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对改进试验条件和提高汽车点火电子组件总体性能及工作可靠性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EMC即电磁兼容性,它包括两方面: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抗扰(EMS)。电磁干扰指电子装置产生的电磁波对周围电子装置的干扰能力,而电磁抗扰则是指电子装置能够抵抗外来电磁波干扰的能力。一个电磁兼容性良好的的电子装置,不仅不会干扰周围其他电子装置,也能够抵抗来自周围的电磁干扰。现有的EMC试验方法只针对一般电子及电气设备,没有针对于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的具体方法。本文通过对电动压缩机特点进行分析,制定针对于电动压缩机的EMC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将汽车整车抗扰度试验标准ISO 11451中大电流注入的闭环法和替代法2种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测试仪器规格和严酷等级的实现程度,研究了电流探头相对位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某汽车仪表在进行电磁兼容性开发测试过程中,便携式发射机抗扰实验出现不符合标准情况。针对此问题,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提高仪表抗干扰性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实施之后,再次进行试验测试,设备已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汽车点火电子组件温度试验条件及我国实情,提出了具体确定试验条件和标准的看法与建议,对我国目前迅速发展电子点火系统的具体应用实施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电磁抗扰度试验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情况下,研究设计了一种机器人手持天线测试抗扰度自动化平台,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手持天线抗扰度测试,适用的测试对象包括且不限于车用电池包、电机、中控屏幕、控制器等。该机器人手持天线测试抗扰度自动化平台在试验前先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学习样品轮廓,随后对扫描路径进行规划、部署,控制天线按照试验步骤自动移动。通过试验论证,该机器人手持天线测试抗扰度自动化平台具有一定抗干扰性,能够大大提高试验效率,可以有效解决零部件抗扰度测试过程中试验人员需要频繁出入电波暗室的痛点。  相似文献   

14.
电磁兼容性是新能源汽车的一项关键共性技术,电池包内部电磁环境复杂,包内高压线束的电磁辐射易对电芯监控单元(CMU)、电池射频模块(BRFM)等电子器件产生干扰。文章首先创新建立完整的电池包内高压线束电磁辐射(EMI)和电子元器件电磁抗扰(EMS)仿真模型,分析得到高压线束在加载特定的高频激励载荷下,在不同电子元件位置不同激励频率下的电场强度值,参考整车电子元器件抗扰企标,对电子元器件存在的EMC失效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建立高压屏蔽线结构,分析得到屏蔽层材料、厚度、编织形式对屏蔽线屏蔽效能的影响,为工程中基于屏蔽性能选择屏蔽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汽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机电一体化在汽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未来将由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可控式电子执行组件来实现汽车的各种功能,它们将替代传统的机械部件,进一步提高现代汽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未来的汽车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集安全、环保、娱乐和现代通讯等诸多高新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16.
汽车电磁兼容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电子化学程度的提高,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越发受到重视,同时汽车对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也受到严格限制,因而,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应加强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介绍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试验方法及标准。  相似文献   

17.
汽车点火电子组件测试用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汽车电源电压参数的基础上,设计了点火电子组件测试用电源的有关电路。通过555集成定时器和μA723集成稳压器的介绍,分析了该电路。研制的汽车点火电子组件测用电源性能好,操作方便,能提高工效,减轻劳强度。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10,(5):7-7
博世集团和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将拓展其在车身电子领域的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在双方现有合资企业——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扩展这一业务领域。联合电子的主要业务领域是电子系统以及汽油发动机管理组件。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解决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充电问题。本研究针对充电较快的直流充电过程中车辆与非车载充电机的CAN通信网络的稳定性,从通信数据完整性、灵敏性以及抗扰性3个方面,设计了测试方案并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结论:所选测试样品在未加干扰时均可保证通信数据的完整性,并均可在指定时间内响应对方的通信数据并回复,灵敏性会随着车辆或者充电桩控制充电系统其他部件的增加而变弱;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浪涌冲击和传导抗扰,但随着干扰等级的增加,通信品质变差,通信中出现的错误增加。建议后面围绕软件干扰、增加浪涌冲击以及传导抗扰等级、围绕通信系统本身硬件情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利用计算机电磁仿真软件,通过仿真试验结果分析,对小型对数周期阵列辐射抗扰测试天线进行低频段(60~200 MHz)增益补偿。优化后的小型对数周期阵列辐射抗扰测试天线测试数据与仿真预期基本相符。仿真数据和实际测试数据表明:优化后的小型对数周期阵列天线从60 MHz频率开始具有良好的电场特性,可以有效运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子系统的辐射抗扰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