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需实现从传统“源网荷”三要素模式向“源网荷储碳数”六要素模式转变。构建以高比例新能源技术和高比例电力电子接入以及能源互联的新型电力系统至关重要。同时,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对能源、工业和高端制造等行业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新材料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硬件抓手,亟需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转型升级。文章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不同阶段的特点,阐述了江苏省新材料行业面临的问题和现状,重点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对江苏省新材料行业的影响,揭示了以半导体芯片和相关技术、新能源汽车配套以及大数据存储等涉及新材料的关键技术,对于进一步强化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升级和发展,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型储能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是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要素,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旨在分析比较新型储能主要技术路线的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储能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 2017 年 10 月,五 部委《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至今,储能产业已成为能源电力领域的新热点,产业生态也跟随政策走向和形势的发展而跌宕起伏.随着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万亿储能市场""碳中和风口"等热词更是频频见诸媒体.最近,两部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装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又一次推高了储能发展的热度.  相似文献   

4.
何学先 《综合运输》2003,(12):24-25
<正> 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趋势,就是制造业及商贸流通企业广泛采用物流技术基础上的物流专业化服务,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大流通”产业。武汉市作为华东经济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为降低社会整体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物流效率和改善物流服务,在今后的3~5年内,将加快构建武汉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积极培育新型物流服务业,以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推进武汉市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王思 《新能源科技》2020,(2):12-13,15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其他行业类似,储能行业在生产制造、项目推进、市场开拓和研究开发等方面面临挑战,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经受着考验。总体而言,由于储能行业处于初期快速发展阶段,疫情对全年整体市场规模变化影响有限,而现阶段支持储能发展和技术应用的宏观政策及市场环境才是影响储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021年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  相似文献   

7.
光伏电池技术革新是推动光伏发电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降低光伏产业度电成本的主要途径,当前N型晶硅太阳电池是光伏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文章在分析N型晶硅太阳电池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光伏发展的政策支持、产业现状及已开展的N型晶硅太阳电池工作等基础条件,围绕促进云南N型晶硅太阳电池技术发展,从统筹谋划研发工作、精准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方式推进研发创新、注重发挥市场需求拉动作用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昊 《新能源科技》2021,(10):38-39
2021年9月23日,记者通过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国企开放日"了解到,从"十四五"到"十六五"期间,南方电网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到2035年,将新增抽水蓄能装机3600万千瓦,强力支撑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超  崔敏  高永亮  廖娟 《综合运输》2015,(2):50-53,59
交通运输在推进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从加强规划引领、突出工作重点和强化改革创新三方面提出了交通运输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2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电价改革,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电价改革措施将有效拉动抽水蓄能、风电光伏、新型储能建设和电解铝行业节能技改等领域的投资,今后几年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新增社会投资数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2021年5月11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南京发布《清洁电力赋能美丽江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服务地方绿色低碳发展蓝皮书》,为我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21年9月14日,《南方电网公司关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旨在全力推进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更好地推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和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相关工作落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绿色交通系统的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绿色交通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交通的关系;随后以天津市为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天津市交通系统提出的新挑战;最后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为解决天津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交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案建议。本文的研究对其他类似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绿色交通系统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上是"政府+市场"型,即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努力达到批量生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的模式。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  相似文献   

15.
<正>经济和环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力度,作为水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技术的环保疏浚,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环保市场的旺盛需求以及环保疏浚设备与专有技术的不断研发,激发了环保疏浚产业强劲的发展动力,国内越来越多的地区都相继启动了环保疏浚工程项目,环保疏浚作为疏浚产业的延伸,将逐渐成为新兴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新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辅助服务、输配电、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能源存储及终端用户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受制于电池储能电站自身技术经济性、现行输配电定价办法要求和电价应用体系及补贴机制的约束,电池储能电站规模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在总结分析当前主流电池储能技术经济特性的基础上,对我国电池储能电站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国外电池储能电站商业运营模式经验,提出促进我国电池储能电站规模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入手,从宏观枢纽城市和微观枢纽站场两个层次分析了综合交通枢纽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针对性地提出在新型城镇化中更好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与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2014,(9):84-86
<正>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实施铁路用地及站场毗邻区域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政策,支持铁路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土地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一)支持铁路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在保障铁路运输功能和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多式衔接、立体开发、功能融合、节约集约"的原则,对铁路站场及毗邻地区特定范围内的土地实施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市场方式供应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新型城镇化下,需要发展市郊铁路推动中小城市建设,疏解中心城功能,并支撑郊区人口增长。但目前市郊铁路发展面临内涵不能适应都市圈发展的要求、缺乏合理的技术设计和标准、投资和运营压力巨大、城市政府不重视等问题。未来需要多举措有效发挥市郊铁路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作用,降低市郊铁路建设成本,增强市郊铁路的投资回报预期,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等。  相似文献   

20.
从城镇化思路的提出到新型城镇化的实施,轨道交通作为首推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已成为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本文引入"多维"的概念,将多种轨道交通方式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分析城市形态与交通格局的发展演变关系,将新型城镇化从空间角度划分为三大板块,即城市内部、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间的梯级发展模式,与市内、城际、区际轨道交通主干网有效衔接,并基于三大板块构建了未来新型城镇化在多维轨道交通引导下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