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闫进学 《铁道勘察》2007,33(6):81-83
采取位移观测桩和测标法同时对既有线换铺无缝线路后的线路爬行和锁定轨温变化进行监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新线中还未椎广使用。为了提高对新线一次铺设无缝线路后实际锁定轨温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新线推广使用钢轨测标测量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技术,以提高测量锁定轨温的精度。研究方法:结合宜万线一次铺设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对已有的测标测量锁定轨温的实用方法进行改进,在长大陡坡线路、隧道口线路、特殊结构桥上及桥头两侧线路上实际应用,积累数据后分析总结,不断完善。研究结果:根据以往施工中相关监测仪器的实际应用情况和理论计算分析,改进后方法的测量精度有明显提高,适合现场应用。研究结论:在新线推广应用测标测量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方法非常必要,建议纳入规范内容。  相似文献   

2.
翟峰  孙国钧 《铁道建筑》2012,(10):128-129
无缝线路会因为锁定轨温不准确,钢轨温度力调整不及时,造成断轨、胀轨跑道,严重威胁行车安全。无缝线路钢轨轨温和温度力实时监测系统是通过对温度和温度力的测量,换算出锁定轨温,对准确掌握钢轨的锁定轨温,防止出现断轨、胀轨跑道,指导维修作业、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钢轨温度力,确保无缝线路稳定,从而实现无缝线路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3.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是指无缝线路的零应力轨温,其初始数值是在无缝线路铺设时通过计算确定的,锁定轨温是决定钢轨温度力水平的基准,它所反映的是无缝线路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钢轨纵向内应力的问题,即无缝线路钢轨内部所承受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大小问题,是衡量无缝线路轨道强度与稳定性的量化表现,因此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其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无缝线路的状态稳定和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无缝线路长钢轨在应力放散过程中的不均匀性,指导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正确作业,根据无缝线路结构的基本原理,结合现场长度控制放散法的工艺,对采用钢轨拉伸器拉伸长钢轨所产生的温度力、锁定轨温和位移的不均匀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轨拉伸器拉伸长钢轨锁定后,长钢轨内产生的温度力、锁定轨温及其位移在全长范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随着轨温的变化,这种不均匀分布给无缝线路的强度、稳定及其养护维修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在拉伸达到放散量到位的要求后,还必须进行均匀性的调整,以满足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均匀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力及锁定轨温检测系统(NTS)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结合在济南局管京沪线和陇海线两处无缝线路上的试用结果,表明NTS实测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力、锁定轨温与现场采用钢轨张拉器张拉施工的张拉力及锁定轨温,结果与现场实际锁定轨温相当吻合,获得了试用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养护、管理和维修的重要参数,如何实现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准确快速测量,是铁路工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声弹性理论分析了钢轨纵向温度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搭建多通道超声应力检测试验平台,对钢轨进行不同超声频率与测点位置的压载试验,开展超声与应变片测试温度应力的对比研究,利用温度应力、实时轨温和设计锁定轨温的关系计算实际锁定轨温。通过对新建线路的现场测试,验证超声法实际锁定轨温测量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轨道结构的日益加强,无缝线路和超长无缝线路已成为轨道线路的主要结构形式,因而无缝线路的管理就成了安全生产的关键,其中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监测,这一反应现场无缝线路长轨状态的基础资料,便成为重中之重.通过介绍现场测定实际锁定轨温的方法--观测桩法,详细讲述了其观测原理、观测方法以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铁路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检测问题,目前主要有位移观测桩手工拉线法、位移观测桩光学仪器观测法、激光测量钢轨纵向位移法等。但这些测量方法存在测量精度差、操作复杂、安全性能差等问题,不能满足高速铁路高效率、高精度测量工作的需求。因此研究一种适合高速铁路使用的钢轨纵向位移检测装置,不但有效检测钢轨纵向位移量以预防胀轨、跑道、断轨的发生,而且对确保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衰减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现场实测到的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衰减情况,找出钢轨上道后锁定轨温的衰减量与通过总重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对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进行调整,加强对无缝线路的管理,保持轨道结构稳定,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运营中的无缝线路钢轨通常采用设置位移观测桩的办法来测量其位移量。经实践摸索,观测桩宜布置在道岔前后25m处,其间距>(45~50)m。尤其在进站道岔前、列车频繁制动地段,道岔限位器、长心轨跟端处应布置观测桩。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结构和受力特点,采用现场试验、调研和动力仿真等方法对既有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锁定轨温降低后,无缝线路温升幅度增大,温降幅度减小,将导致无缝线路施工和维护困难、钢轨发生碎弯几率增大等问题,影响高速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在确定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时,除了要对无缝线路的强度、稳定性等进行常规检算外,还应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进行升温条件下钢轨碎弯变形的检算,从而确定合理的锁定轨温范围。为此建议对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碎弯变形的产生机理、不利影响及钢轨的合理断缝允许值进行静、动力学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系统分析了隧道内外轨温变化特点以及隧道内外无缝线路的受力特点,根据试验观测资料确定了隧道洞口无缝线路设计的有关参数,推导了隧道洞口无缝线路钢轨伸缩位移和钢轨附加力的计算公式,提出隧道洞口的无缝线路设计计算方法并附有算例。  相似文献   

13.
巴准铁路设计为预留无缝线路。对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设计进行研究,在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确定设计参数、锁定轨温,对大跨桥连续梁无缝线路的钢轨强度、稳定性、断缝值和梁轨快速相对位移等进行检算,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提出可行的无缝线路结构设计方案,为日后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虎克定律推导出相邻单元轨条间锁定轨温的内部均衡公式,并将曲基本股接头轨缝引入参与应力调整。以京九线古城集站两端岔区的应力调整施工为例进行计算,对比分析施工实际位移量与理论位移量。结果表明:钢轨应力内部均衡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无缝线路相邻单元轨条间的应力调整,达到均衡钢轨内部轨温的目的。同时对无缝道岔区应力调整的施工方法与程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青藏铁路非多年冻土地区无缝线路试验段的研究成果和运营情况,对多年冻土地区钢轨焊接条件、年最大气温轨温差、最高轨温与最高气温的关系、道床密实度、道床阻力、扣件纵向阻力、梁体日温差等参数进行了系统论证评价。以五道梁、沱沱河、安多等地区为例,确定了锁定轨温,检算了钢轨强度、稳定性及最大断缝。初步认为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可以考虑铺设无缝线路试验段,但应对无缝线路设计参数、施工方法、安全运营观测等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为青藏铁路全线铺设无缝线路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付刚 《铁道建筑技术》2024,(2):24-27+40
钢轨应力是无缝线路钢轨强度承载检算的唯一指标,也是无缝线路管理技术要点,尤其是钢轨温度应力是工务施工维修管理的核心。通过分析无缝线路锁定后钢轨温度力分布与变化规律,提出钢轨伸缩端延长锁定长度计算方法;考虑钢轨低温或高温作业环境,提出钢轨温度人工干预施工技术,并采用应力均衡法解决温度应力集中问题;基于钢轨强度承载力计算结果,结合兰新线嘉峪关地区无缝线路地段线形和垂直磨耗特点,给出锁定轨温管理所允许具体范围。研究结果对降低钢轨温度应力,确保无缝线路稳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测定钢轨与不同支承物间摩擦阻力的试验及其结果,讨论摩擦阻力对铺设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理论上概括了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的意义。无缝线路的基本特点是其钢轨内要承受巨大的温度力,而温度力的大小及分布都与轨温变化的幅度直接有关,准确的测定销定轨温及掌握它的变化规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R=350m曲线铺设无缝线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介绍了最大轨温差幅度达到80.3℃、R=350m曲线上铺设无缝线路的用其结果,突破了TB2098-89关于无缝线路铺设曲线半径不小于400m、最大轨温差幅度不超过72℃的限制。在分析小半径曲线铺设无缝线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TB2098-89和TB2034-88,对秦皇岛地区R=350m曲线铺设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和强度进行检算,提出采用Ⅲ型轨枕、I级石碴的轨道结构强轨道横向稳定性的试验方案,并在无缝线路铺设以后,对道床向阻力进行了测试,验算的最大温差幅度比实际值富裕39.7℃,表明试验曲线无缝线路稳定性是有保证的。通过对实际铺设的无缝线路长达400天、通过总重87MGT的观测,无缝线路没有出现失稳现象,钢轨纵向位移和实际锁定轨温变化值都在允许范围内,钢轨磨耗2.7mm较以前的有缝线路7mm减少2.5倍,取得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无缝线路钢轨实时应力与锁定温度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由监测点设备(轨旁设备)和站段、路局中央管理系统(室内设备)构成,采用微电子测量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的智能应力和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钢轨内部应力和锁定温度的变化,实现对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应力与锁定轨温的自动检测和数据采集。介绍监测点设备与中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安装、数据采集分析管理软件的调试,以及在郑西高速铁路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