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造成线路胀轨一是温度力过高,二是线路阻力下降。针对胀轨原因,通过加强基础管理、日常安全管理、应力放散、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和胀轨处理等防胀措施,防止了钢轨胀轨,确保轨道状态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伊朗德黑兰至伊斯法罕高速铁路沿线不同类型盐渍土的盐胀临界温度及其相对应的盐胀量,在德伊高速铁路沿线5个不同类型盐渍土地点取样,依次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经历3个温度交替周期即可得出不同类型盐渍土的盐胀临界温度及每个周期内的最大盐胀量;黏性土类细粒盐渍土盐胀临界温度高于其他类型盐渍土;不同类型盐渍土盐胀临界温度相差0~0.8℃;随着温度交替周期的增长,盐渍土的盐胀量逐渐增大,但盐渍土整体温度呈下降趋势,并且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室内粗颗粒盐渍土盐胀系数的测试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在外界温度周期性改变的条件下,不同含水量配比的天然粗颗粒盐渍土的盐胀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此室内试验装置能测定不同温度工况下的粗颗粒盐渍土盐胀系数,可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有效依据。试验过程中,随土体整体温度的降低,土体的胀缩速率明显加快,但最大盐胀量不因胀缩速率的改变而显著增加。天然粗颗粒盐渍土在最优含水量配比状态下较自然状态盐胀效应更为明显,盐胀敏感度显著增加。在含水量较高的状态下,天然粗颗粒盐渍土在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土体表层出现高含水量冻土层,在升温过程中呈现表层冻土融化塌陷及局部溶陷的叠加特性。  相似文献   

4.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中,在现场的服役过程中胀板病害是其性能劣化的最主要表现之一。对胀板病害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作了简要分析,针对胀板病害区段,利用轨检数据分析了高低不平顺的时域波形特征,计算高低不平顺的时域特征值,并给出胀板区段自动化评估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区段评估指标管理办法。通过算例对所提算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温期胀板区段单块与连续轨道板病害表征为时域波形单峰与多峰特征;区段标准差这一指标可以作为描述胀板结构性病害的依据;利用胀板病害区段自动化评估算法实现了胀板区段的定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5.
以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室内综合勘测试验,研究哈密地区盐渍土盐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总体规律来看,盐渍土盐胀过程主要集中在-5~10℃,;含水量-盐胀率曲线呈抛物线,盐胀率最大时含水量为15%左右。通过不同压实度状态下盐胀量试验得出:随压实度增大,盐胀量增大,但压实度低于90%时,盐胀量随压实度升高不明显。分析盐渍土盐胀机理:硫酸盐渍土盐胀作用主要由Na2SO4等易溶盐结晶前后体积变化引起。提出盐渍土防治结构模式:采用控制填料含盐量和压实度、路基填高、排水、坡面加固防护、路基包坡、铲除基础底层盐渍土层、换填粗颗粒渗水土、路基本体采用A组填料等综合性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轨道参数变化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无缝线路轨道胀轨臌曲理论模型,分析无缝线路胀轨时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温度力作用下无缝线路轨道臌曲的变化特征以及轨道参数对其的影响。轨道结构存在着稳定区、胀轨可能发生区、胀轨发生区以及反映臌曲变化特征的胀轨临界轨温点和安全临界轨温点。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模拟与试验结果有着比较好的一致性和吻合性;随着轨道扭曲刚度的增加,胀轨临界轨温和安全临界轨温均相应增加,且对安全临界轨温的影响幅度更大;轨道竖向刚度则对胀轨临界轨温的影响大于对安全临界轨温的影响。轨道纵向阻力对轨道的胀轨临界轨温影响不明显;随着轨道横向阻力增大,胀轨临界轨温增加的幅度要大于安全临界轨温增加的幅度。因此,保持轨道有较高的横向阻力对防止轨道臌曲极为重要,尤其在曲线轨道上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型三轴试验剪切仪,对高速铁路路基粗粒土B组填料的剪胀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围压和粗粒含量对粗粒土B组填料的剪胀性有显著影响,整体表现为粗粒含量低或围压高时剪缩,粗粒含量高且围压低时先剪缩后剪胀;当围压小于200 k Pa,粗粒含量大于49.31%时,粗粒土B组填料存在明显的剪胀趋势,且围压越低、粗粒含量越高,剪胀时轴向应变越小。验证了轴向应变ε21与侧向应变ε3的二次函数对粗粒土B组填料的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试验结果建立粗粒土B组填料关于粗粒含量、围压的剪胀判据方程。ROWE剪胀方程能很好地反映粗粒土B组填料剪胀特性,参数K可取7~12。  相似文献   

8.
分析夏季无缝线路发生胀轨的原因,从落实技术标准、严格检查制度、做好应力放散、加强施工地段防胀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实用的解决对策,对做好夏季无缝线路的防胀工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膨胀土具有强烈胀缩性,常处于非饱和状态,对水分状态的变化十分敏感,并由此引起膨胀土强度和体积的变化,往往造成工程建筑物的破坏。结合新建玉蒙线膨胀土路基的修筑,利用颗粒流离散元方法,对膨胀土的干湿胀缩效应从颗粒间强度变化及颗粒体积胀缩入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膨胀土路基在干湿胀缩循环下的破坏特征及过程。研究结论:颗粒流数值方法可以合理再现膨胀土的室内加压平衡法膨胀力测试实验及自由膨胀率测试实验;通过对膨胀土路基进行单次胀缩及多次胀缩模拟试验,可从细观角度揭示了膨胀土路基在胀缩循环下的浅表层塌滑现象;对比现场部分填筑中路基的破坏特征,表明数值模拟与现场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在对扁铲侧胀试验工作原理、标定方法、现场试验及数据处理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地区某工程实例,对扁铲侧胀试验的部分成果进行分析,将扁铲侧胀试验与室内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的试验成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判定膨胀土等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膨胀土是一种吸水后体积产生膨胀,失水后体积产生干缩,对铁路工程极其有害的土质,而其胀缩等级的划分是一个典型的不确定性问题。应用神经网络的联想记忆功能,以膨胀土胀缩等级划分标准中三个类别作为训练标本,建立膨胀土缩等级与分级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BP判定模型,以对膨胀土胀缩等级进行划分,并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应用。应用表明,神经网络方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膨胀土胀缩等级判定结果一致,神经网络具有在膨胀土胀缩等级判定问题上的可靠和从训练模型中获得划分智能的能力。此方法为划分膨胀土胀缩等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缝线路地段高温季节换碴施工容易出现胀轨跑道,严重威胁行车安全的问题,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胀轨跑道的原因及一般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胀轨跑道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为确保线路稳定和运输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由土体剪胀方程建立弹塑性模型,所用势函数、硬化参数均与剪胀方程选择有关,此模型能反映砂土剪胀性和抗剪强度随围压、初始密实度的变化情况。模型的建立过程为揭示土体的复杂变形特性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伊朗境内德伊(德黑兰—伊斯法罕)高速铁路沿线不同类型的粗颗粒盐渍土较多。采用德黑兰天然盐渍土制备土样,保持土样的最优含水率、颗粒级配、温度等基本物理参数不变,改变含盐量进行盐胀试验,研究亚硫酸盐成分构成对土样盐胀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含盐量从0.5%增加到4.0%时,土样的盐胀量随亚硫酸盐含量的增高而降低,含盐量越高这一趋势越明显,特别是含盐量为4.0%时,亚硫酸盐土样与纯氯化钠土样的盐胀系数接近;通过拟合分析得出盐胀系数与含盐量、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晓光 《铁道建筑》2004,(10):74-75
对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温度力、线路方向、道床阻力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防止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扁板侧胀试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很多,而对于如何利用其计算软土地基承载力还有待于研究。本文利用现场原位测试试验数据对如何通过扁板侧胀试验获取软土地基承载力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论:本文依托商合杭高速铁路的原位测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得出扁板侧胀试验所得侧胀模量ED与静力触探Ps、十字板剪切试验Su之间的关系,给出通过扁板侧胀试验获得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公式:fak=0.019ED+15(ED≤5 000 kPa),并将计算结果与其他试验方法进行对比,能较好地反映现场软土的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夏季无缝线路变化情况,归纳了防胀轨跑道的工作重点以及标准化作业要点,提出了胀轨跑道应急预案和施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需要采用当地粗颗粒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的路基工程为背景,在人工配制试验土样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粗颗粒盐渍土地区的砾砂类硫酸盐渍土,进行不同含盐量、含水率及初始干密度条件下上覆荷载对砾砂类硫酸盐渍土路基盐胀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覆荷载的作用下,不同含盐量条件下砾砂类硫酸盐渍土的盐胀率均随上覆荷载的增加而降低,且降幅较大;上覆荷载对低含盐量水平的砾砂类硫酸盐渍土抑制效果好于高含盐量水平;在严格控制含水率的工况下,当上覆荷载超过24.46~38.61kPa以后,上覆荷载对盐胀的抑制作用起主导作用。在标准压实度条件下,不同含水率下50kPa上覆荷载对天然砾砂类硫酸盐渍土盐胀量的抑制作用超过85%,且在高含水率下的盐胀抑制作用较强,可明显减小随含水率增大的盐胀增长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夏季无缝线路由于作业不当引起胀轨,提出如何在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和日常保养中严把作业程序,对有效防止胀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机车滚动试验台轨道轮轨距无级调整的一种胀套应用方案,阐述了这种胀套式轨道轮装置的技术设计要点,提出了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