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会产生一系列特定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如压力波动、出口处微压波、洞内行车阻力增大等。如采用普通铁路隧道设计参数,这种效应将十分明显,甚至威协正常运营,这已被日本、欧洲等高速铁路发达国家的运营实践所证实。为此,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沉管隧道不同于一般山岭隧道,加这通过高速列车,又对其有着特殊要求。因此,本文着重介绍高速铁路越江沉管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及其指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设计高速铁路隧道时,必须解决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和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高速铁路长大隧道中的应急通信实现方案;提出了高速铁路中其他几种常用应急组网方式;对应急通信系统中的现场、基站/车站、指挥中心等相关设备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隧道内空气流场的流动显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琚娟  高波 《铁道建筑》2003,(10):50-52
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空气会在隧道洞口及洞内产生复杂的非定常流场分布。运用流动显示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隧道内流场的运动情况。文章从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和各种流动显示方法的特点出发,提出高速铁路隧道内空气流场流动显示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桥梁和隧道是铁路线上的重要建筑物。那么高速铁路上的桥梁和隧道与普通铁路上的桥梁、隧道有哪些不同要求呢? 高速线上的桥梁 高速铁路的桥梁结构不但要满足使用安全性的要求,而且要与运行的列车相匹配,使旅客乘坐舒适,这是高速铁路桥梁与普通铁路桥梁的一个最主要的区别。为此,决定了高速铁路桥梁在桥梁的设计荷载、桥梁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介绍若干工程技术措施,以策降低高速列车引起的隧道空气动力效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通过对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太行山、南梁长大隧道防灾救援的设计进行研究,探讨解决长大隧道防灾救援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结论:隧道防灾救援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方便自救,安全疏散"的原则;阻止发生火灾事故的列车进入隧道,旅客列车发生火灾后,不得在隧道内停车,确有必要,在隧道内设置"紧急救援站"进行停车疏散;当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事故,凡能继续运行时,均应遵循"先将列车拉出洞外再进行列车解体及火灾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在设置运营通风时,应充分考虑到火灾时防、排烟要求,尽可能将隧道的防灾通风和运营通风结合起来;本着"简单、可靠、经济"的原则,隧道内设置必要的防灾救援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在设计理念、体系构成、编制内容等方面与德国铁路隧道设计相同或者等效;但由于国情和考虑因素不同,在某些具体方面的选择上和操作方面存在差异。德国铁路隧道规范体系完整,标准高,内容具体,对工作的指导性较强;我国规范虽然体系完整、标准较高,但原则性较多,对工作的指导性相对较弱。通过开展中外高速铁路规范对比,加快我国高速铁路规范编制和完善对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太行山、南梁长大隧道防灾救援的设计进行研究,探讨解决长大隧道防灾救援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隧道防灾救援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方便自救,安全疏散"的原则;阻止发生火灾事故的列车进入隧道,旅客列车发生火灾后,不得在隧道内停车,确有必要,在隧道内设置"紧急救援站"进行停车疏散;当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事故,凡能继续运行时,均应遵循"先将列车拉出洞外,再进行列车解体及火灾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在设置运营通风时,应充分考虑到火灾时防、排烟要求,尽可能将隧道的防灾通风和运营通风结合起来;本着"简单、可靠、经济"的原则,隧道内设置必要的防灾救援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12.
殷勇 《中国铁路》2020,(10):78-83
分析高速铁路长大隧道事故带来的严重影响及传统应急处置模式,提出长大隧道应急处置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和关键技术。重点介绍多源数据三维可视化提供的新型应急处置方式,阐述了数据管理、应急处置、系统管理3个方面的业务功能,对系统数据采集、管理、可视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杨林隧道模拟救援方案为例,进行功能展示和效果分析,验证系统在缩减救援时间、降低事故损失及社会影响、提升铁路运营效益、推进铁路装备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该系统为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应急处置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可推广至桥梁等专业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连接结构极为复杂,接地工程隐蔽,接地系统特性直接关系到隧道内电气设备运行安全。为研究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特性,对高速铁路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建立仿真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两类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在不同土壤电阻率和不同隧道长度时的接地阻抗特性,以及隧道洞室内电力设施接地端子处的接地阻抗和地电位升特性。计算结果表明: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以满足GB 50065—2011规定的接地安全限值;高速铁路隧道洞室内箱变等电力设施不需要布设独立接地装置,直接与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靠相连即可。研究成果已在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中成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线路标准较高,对于一次双线的长隧道,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应进行双孔单线和单孔双线方案的比较。本文就这个问题从方案、造价、工期、空气动力学、防灾救援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总结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合分修比较的基本内容,为今后长大高速铁路隧道进行方案研究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长大深埋隧道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长大干线经过的地域广、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勘察中仅采用地质调绘、钻探等勘察手段,难以在短时间内查清山区铁路一系列长大、深埋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线路方案比选、工程设计等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通过采用综合勘察技术可解决上述问题。研究结论:实践证明,山区铁路长大、深埋隧道采用综合勘察技术,以遥感结果为指导,大面积地质调绘、水文地质调查等为基础,利用综合物探解译成果、结合必要的地质钻探、综合测试,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可以缩短工期、减少勘探量,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长大隧道内接触网运行条件特殊且面临隧道地震、火灾及渗漏水、结冰等灾害病害问题,从提高接触网基础稳定性和耐久性、接触网结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接触网电气绝缘安全性等方面着手,提出采用预埋槽道式基础、防开裂型化学锚栓、架空刚性悬挂、防松螺母及接触网防水融冰、灵活供电、接地和等电位、接触网安全监控系统等多项新技术,并按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分别构建长大隧道内接触网防灾安全技术体系,确保接触网防灾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隧道修建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隧道修建的经验及国内隧道修建中存在的不足,论述了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隧道仰拱及铺底、施工工法、特长隧道的地质工作、耐久性等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对高速铁路隧道修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隧道照明常见的控制方式一般分为交流控制及直流控制。交流控制由于受系统分布电容的影响,控制距离有一定的限制。直流控制不用考虑分布电容的影响,可实现长距离控制,但不能实现模式控制。针对交流及直流两种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高速铁路运营的实际需要,提出智能控制的方案。智能控制除具有常规控制功能外,还可实现模式控制,作为隧道照明控制的新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结合各种控制方式的原理、功能和特点,给出各种控制方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京沈高速铁路高丽营隧道穿越六环路酸枣岭互通立交段落,土质、砂质地层自稳能力差,地下水位高,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超前管棚支护是暗挖段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通过计算分析,结合国内超前管棚应用实例和施工方案的研究,确定采用导向跟管钻进法两侧相向对打施工,一次性施作超前支护,确保结构安全和地面道路正常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