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初以来,泉州陆续发现一批珍贵的基督教东方教派景教石刻,为我们研究东西方交流史提供了丰富材料.本文首先介绍了景教碑铭在泉州的发现情况,其次,重点对泉州发现的叙利亚文、回鹘文、八思巴文景教铭文进行了首次系统、全面的解读、考证和译释.这批石刻多是元代色目人,尤其是畏吾儿人的遗存.  相似文献   

2.
泉州拥有的大量印度教石刻,在中国古代宗教石刻中非常罕见.不论其创作者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这些石刻的风格来源一直困扰20世纪的艺术史研究.如果没有新的考古成果出现,这一问题将永远是个谜.本文认为泉州印度教石刻的艺术风格可能源自南印度朱罗王朝.笔者将泉州的每一方石刻与南印度的相应石刻进行了比较,它们是泉州石刻源自南印度朱罗时期的艺术风格,但出自当地艺术家之手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广州、泉州、福州、杭州、扬州等地都发现一些古代伊斯兰石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墓碑石,它们的制作年代集中于11—14世纪,尤以14世纪为多,所以本文的材料来源也主要是14世纪的墓碑石。这些墓碑石的顶部一般呈尖  相似文献   

4.
刺桐(泉州)是中世纪各大宗教之家,有着丰富的宗教遗存,其中以石刻为多,引起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澳大利亚研究团多次造访泉州,对泉州的宗教石刻(主要是基督教石刻)进行详尽的考证。研究团成员刘南强教授首先对泉州宗教石刻存在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保护情况做了简要概述,重点介绍访问的成果主要是碑文的解读与译释情况。  相似文献   

5.
福建泉州拥有众多蒙元时期的带有题铭与丰富图像的基督教石刻,这些石刻是洞察蒙元时期南中国所发生的文化适应过程的独特资料。通过对泉州石刻上的的图像如十字架与飞天进行考察,以及与中亚、南印度等地出土的相似物的比较研究,可知泉州基督教团体不是简单地适应当地文化,而是选择周边文化的某些元素,并使它们与基督教的教旨与释义相适应,从而创造出一种糅合基督教、佛教和蒙古元素的特殊图像,这种融多元文化而成的宗教石刻艺术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6.
泉州印度教石刻自印度学者库玛拉耍弥率先向世界介绍以来,吸引了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随着石刻不断被发现,相关研究文章也陆续问世。近百年来的研究,理清了一些历史问题,尤其在石刻的图案解读、所属历史时期、文化艺术渊源、制作背景及工匠等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笔者将近百年来的这些研究文章进行回顾总结梳理,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中央商务区交通特征 1.概念 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城市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伯吉斯(E.W.Begess)和派克(R.E.Park)在其理论研究成果中首次提出了CBD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引用CBD这一概念,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20世纪90年代的规划中提出建设CBD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唐宏杰 《海交史研究》2003,(1):76-80,99
2001年8月,泉州市南片区整改工程进行中,工作人员在泉州天后宫前的德济门遗址区域内发现一段长约9米的残存城垣.市文物部门及时介入此事,由省博物馆和市文管办、海交馆、闽台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经过2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揭露面积约2 500平方米,一座宋、元、明三代叠压有序、结构完整、规模宏大的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城垣基础终于得以重见天日,随之出土的还有一大批各时期的重要文物,它们是泉南历史发展的见证.本文仅就出土的宋、元时期的各种宗教石刻作简要介绍,并就与之有关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1引言 集装箱运输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后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普及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虽晚,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集装箱生产崛起,并跻身于世界十大出口国行列,1988年出口额达0.6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唐宋时期,泉州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商业重镇和陶瓷的重要产区,海外贸易发达,与东北亚各国的海上交往频繁.在文字记载阙如的情况下,大量的古陶瓷是再现它们之间贸易关系以及文化交往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尤其在宋代,泉州的外销瓷销售范围广、数量多,在日本有许多重要的发现.虽然在朝鲜半岛上已知的泉州古陶瓷发现的数量不多,但笔者认为,这个时期以朝鲜半岛在中国及东北亚贸易圈中的重要地位而言,在贸易交往频繁的年代以及许多泉商常驻高丽的情形下,泉州陶瓷在半岛上应存在某种程度的贸易和遗存,对此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