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小白鼠接触二氧化氮后肺内出现蛋白漏出液,大概是由于上皮和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细胞脱落和蛋白漏入肺泡、支气管树。从接触污染空气引起有关体液因素变化的观点来看,在肺以外可能也有毛细管的损伤。鉴于肾脏可“正常地”从尿中排出少量蛋白,因而可把它用以揭示毛细管损伤和/或小管坏死引起蛋白丢失的重要指示器。本研究应用盘式凝胶电泳、化学试验以及比重测定法,评价豚鼠接触0.5和0.4ppm 二氧化氮对尿蛋白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焊接工作中,除了熔融金属产生的金属烟尘外,还产生二氧化氮和臭氧。为了探讨焊接工作中产生种种有害物质的联合吸入对人体的影响,作者用大鼠进行了实验,实验动物为出生5周的50只雄性大鼠,先进行二氧化氮吸入,再进行二氧化锰粉尘的吸入。结果表明,二氧化氮和二氧化锰粉尘联合吸入,由于使锰在肺中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对呼吸器官有明显刺激作用,尤其表现为呼吸道通气阻力增大、呼吸次数改变、肺的脂质过氧化、肺泡细胞脱落、肺水肿、肺气肿以及对呼吸器官感染的感受性增高等。但过去对心血管系统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大鼠暴露二氧化氮3小时心电图的研究,明确了二氧化氮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动物:选择11~15周龄,体重280~370克JCL:Wister系的雄性大鼠,二氧化氮浓度:10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3只恒河猴的眼睛,暴露于非闭锁式的紫外激光,射入角膜的光束直径为2.0mm,最大功率45~50mw。每只眼睛共暴光9次,每次暴光时间分别为0.1、0.2、0.5、1.0、2.0、4.0、8.0秒。在暴光后1小时和1、2、5、7及14天,使用检眼镜观察眼睛视网膜,并在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取  相似文献   

5.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目前国内外多采用Saltzman法,但从采样到分析步骤则各有差别。我国车间空气统一监测方法(以下称国标法)是应用大气采样器连续吸气采样,以三氧化铬作氧化剂,用Saltzman试剂吸收。该法可分别测定某段时间内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平均浓度。真空采样法即将采样后的真空采样管放置24小时,使其中的一氧化氮被氧气自然氧化成二氧化氮后,用Saltzman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亚硝酸盐,已提出了大量的格里斯(Griess)型试剂。然而,其中只有几种被用于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本文报导应用一种含有8—羟基喹啉、亚砷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新吸收液,测定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并评价了溶液的吸收效率和NO_2:NO_2~-化学计算因子。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废气中主要有害物质之一氮氧化物,其组成主要为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由呼吸道进入血液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二氧化氮进入呼吸道深部,与局部水份结合成硝酸亚硝酸,再与呼吸道盐类结合成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主要产生肺水肿,同时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铁路内燃机车通过长大隧道时所排废气严重污染隧道,其中氮氧化物瞬间浓度可高达100—150毫克/立方米,但在现场对隧道作业工人进行了多次调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基于正面人脸的疲劳检测不受列车驾驶员头部姿态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眼睛特征修正的疲劳检测算法。采用多视角人脸检测算法搜寻人脸位置,运用监督下降法在人脸区域进行特征点定位,利用获得的特征点分别计算头部姿态角度和投影眼睛开合度。针对投影眼睛开合度与真实眼睛开合度存在一定偏差,建立投影眼睛开合度与真实眼睛开合度的逆投影变换关系,研究凝视方向对眼睛开合度的影响。通过凝视修正和逆投影修正的修正公式对投影眼睛开合度进行两次修正,并结合PERCLOS疲劳判定准则判定其有效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头部姿态变化对眼睛开合度影响较大,修正后的特征比修正前的特征具有更强的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高效识别驾驶员眼睛状态,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Improv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ICNN)的驾驶员眼睛状态识别方法。在LeNet-5网络的基础上采用多个小卷积层堆叠替换一个大卷积层的策略,减少参数量和浮点运算数的同时增强网络对眼睛图像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卷积层和池化层之间嵌入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ECA)模块,使网络突出眼睛图像中重要通道特征并弱化非重要通道特征,完成ICNN的构建;利用ICNN准确、高效自学习图像中有效眼睛状态特征信息的特点,实现端到端的驾驶员眼睛状态识别。通过在两个公开和一个实测的眼睛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验证卷积层堆叠替换和嵌入ECA模块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训练效率和眼睛状态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尹鸿远 《科技交流》2000,30(2):111-115
本介绍了包兰线景泰站房大面积发生开裂、下沉和局部膨胀的病害原因,并针对建筑物破坏情况,对整治处理的实验过程、设计参数、施工工艺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整治后效果显,阻止了继续下沉和破坏,设计合理,施工方法得当,可供相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实时检测机车乘务员的疲劳程度,是提高机车运行安全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被动视觉的车载机车驾驶疲劳时实检测系统.系统通过CCD摄像头获取驾驶状态下机车乘务员的图像,然后运用图象处理技术进行人脸检测、眼睛定位等处理,并提取眼睛的闭合度作为PERCLOS疲劳检测的依据.针对实时图像处理数据量大、运算复杂的特点,采用TMS230DM 6437作为核心处理器进行了硬件实现.实验表明,系统能准确实时地检测驾驶疲劳程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红黏土与混凝土结构进行大型直剪实验,对其剪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红黏土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的破坏形式。试验结果表明:剪应力-剪位移曲线表现为折线型和双曲线型,分别对应于接触面在剪切过程中存在的滑移破坏和弹塑性破坏2种不同形式,随着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的增大,接触面的剪切破坏由滑移破坏逐渐向在土体内部形成剪切滑动带的破坏过渡。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法向应力较小时,剪切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滑移破坏;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逐渐转变为向土体内部形成剪切滑动带的破坏;并且在相同法向应力作用下,随着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土体内部形成的剪切滑动带的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近年来,桥梁坍塌事故屡有发生。为充分认识这些事故背后共同的力学机理和坍塌原因,以便能在桥梁建设运营的各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风险防控,降低桥梁坍塌事故率,故开展本研究。研究结论:(1)通过对大量桥梁坍塌破坏事故的统计分析,获得了各类桥型、各种破坏原因下桥梁事故的统计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刚构桥的综合安全性最好,而拱桥相对最差;施工自身因素是造成施工期桥梁坍塌破坏的主因,而运营期桥梁破坏多是车辆超载等车船因素造成的;(2)结合力学理论,在技术层面对桥梁破坏事故的共性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桥梁坍塌破坏是结构抗力和外部作用这对矛盾在发展中外因占据了主导地位后的结果;(3)探讨了桥梁在设计、施工等环节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风险防控原则,并给出了相关建议;(4)本研究成果可为桥梁在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阶段的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平屋盖结构风致破坏过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CFX11.0,采用基于雷诺平均(RANS)方法的SST k-ω湍流模型对大跨度平屋盖风致破坏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风致连续破坏过程中屋盖开口附近风压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跨度屋盖边缘等几何外形突变的部位是屋盖的薄弱环节,屋盖的风致破坏往往由这些部位开始。屋盖破坏过程中破坏开口边缘处风压发生较大变化,这是屋盖风致连续破坏的主要原因。此外,结构前后入口的大小也对破坏开口外表面风压系数分布规律有较大影响。本文定性地对屋盖结构风致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可为大跨度屋盖局部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过亲身体验:在从事很繁重的劳动或高强度体育运动之后,感觉特别疲劳,身体不舒适,有时还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引发某些疾病。有趣的是,机车车辆零部件用的金属材料,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出现材质疲劳现象,从而引起疲劳破坏。机车车辆用的弹簧、齿轮、车轴等零部件的断裂破坏中,有八成属于疲劳破坏,尤其是疲劳破坏具有逐步积累后突然爆发的特点,材质破坏前夕无明显特征而难以发现。因此,“积劳成疾”的材料疲劳破坏犹如隐藏的“定时炸弹”,对列车运行安全构成威胁,已引起人们普遍  相似文献   

16.
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基于面部视频分析技术,对驾驶人的眼睛动作和状态进行特征分析,可以有效估计驾驶人的疲劳状态,但驾驶过程中驾驶人面部姿态和光照条件的变化使眼睛的准确定位变得困难.本文以主动形状模型(ASM,Active Shape Model)为基础对面部区域进行配准,结合Lucas-Kanade光流算法进行全局跟踪,并采用基于自商图的Meanshift算法进行局部校准.实验结果表明,Meanshift算法能够有效消除光流全局跟踪中的累积误差,有效提高人眼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大型机动车驾驶室有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吨位的大型货运机动车驾驶室内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驾驶室内的气温比环境气温高3~6℃,湿度高3%~4%,气流速度高0.06~0.15m/s;噪声强度在80~86dB(A)之间,噪声频谱分析显示属低频噪声;驾驶室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随着行驶时间延长而增加,二氧化氮浓度有随着吨位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调查结果说明,机动车驾驶员工作环境中存在一些有害因素,为今后进行深入研究其对驾驶员健康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体育运动对视觉的要求,对佩戴角膜接触镜与佩戴框架眼镜在视野、眼球运动、视觉质量、眩光、紫外线防护和其它一些方面的比较可看出,角膜接触镜在体育运动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根据竹山隧道施工现场的监测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竹山隧道的具体情况,从围岩岩性、施工、力学、支护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竹山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重点分析绢云母片岩破坏模型——弹性梁计算模型,从力学方面给出了竹山隧道的破坏机理主要是绢云母片岩的失稳破坏,可对类似工程的变形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由粗到精定位的列车驾驶员瞳孔和眼角点检测方法,采用基于监督下降法的面部特征点定位和跟踪技术对驾驶员的眼角点进行粗定位,在面部特征点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点的位置获取眼睛图像。采用圆形模板求得眼睛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比率,并将其作为权值获取积分投影曲线,对瞳孔点粗定位。将已检测到的瞳孔中心点和眼角点作为初始点,采用基于局部二值特征的定位技术对眼角点和瞳孔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利用视频和图像数据库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定位驾驶员眼角点和瞳孔位置,其瞳孔检测精度优于最新提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