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刚 《城市车辆》2006,(4):58-60
本文详细阐述了大客车车身外蒙皮的局部修理、大客车车身外蒙皮撞击凹凸性损伤的修理和客车车身骨架的检验方法;介绍了张拉蒙皮工艺、外蒙皮的连接修理以及客车车身骨架的检验和车身漏水的检修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车身损伤测量在车身修理中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耀辉  臧杰 《汽车技术》2003,(12):43-44,47
阐述了承载式车身在修理作业中损伤测量的重要性及其测量方法。在车身测量基础中,介绍了车身测量的基准(即控制点原则、中心线和中心面原则、基准面原则及零平面原则)以及参数法测量和对比法测量。在车身测量方法中,介绍了测距法、定中规法及坐标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车身技术的发展,车身修理中的焊接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车架式车身到整体式车身的普及,车身不再有厚重钢板制造的车架,而是成为由薄钢板经过冲压加工、焊接的一个整体。在结构方面,车身的安全性设计应用越来越多,汽车前部和后部吸能区结构也随之出现。吸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大客车车身外蒙皮的局部、撞击凹凸性损伤的修理,客车车身骨架的检验方法;介绍了张拉蒙皮工艺、外蒙皮的连接修理以及客车车身骨架的检验等。  相似文献   

5.
汽车车县的开发,是有程序可循的。但由于各个国家及各汽车厂家的工业水平和设计能力的不同,CAD/CAM的应用程度及传统习惯的不同,各自的开发程序也有所不同。在日本,车身的开发程序一般为……设计零件—→制作手敲件—→用手敲件装原型样车—→修改模具……由此可见,首装螺接车身在车身开发过程中仍占有一席之地。1螺接车身的概念11螺接车身车身焊接本体中有相互协调、配合、安装等焊接关系的零件及色成,不通过焊接,而是用螺栓、自攻螺钉来联接,这样装出来的车身壳体谓之螺接车身。12几点说明a.车身壳体中并不是所有的零件_总…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涉及车身维修的事故也在逐年增加,目前车身维修作业中,很多修理厂甚至4S店对车身防腐处理都是不到位的.但是车身维修中防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维修的质量与维修车辆的安全性,本文就车身维修中常见的防腐作业,做简单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五、非承载式车身车架设计与损伤变形倾向1.车架种类与结构特点非承载式车身也称车架式车身,常见于货车、大客车、越野车等车型。货车通常由驾驶室、货箱和车架三部分组成,客车、越野车通常由车身和车架两部分组成(图39)。驾驶室或车身是使用薄钢板通过冲压成形,再焊接在一起的部件,其碰撞损伤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8.
占强 《世界汽车》2006,(11):74-77
车身结构对于汽车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各大汽车公司不惜重金纷纷研制开发最新的安全车身技术。-安全车身鼻祖奔驰安全车身是指一种专门设计的车身结构,当汽车碰撞时,头部或尾部被压扁变形并同时吸收碰撞能量,而乘客舱不产生变形以便保护乘员安全,它属于被动安全技术,由梅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作为最常用的汽车车身结构材料,不管是在整个车身或者是特殊用途方面,钢铁的地位受到了铝、塑料、镁等低密度材料的巨大挑战。而这种挑战也促使钢铁行业开发出新型钢种,能够在更轻、更安全、表现更好并且低成本、高效的车身结构材料中与低密度材料竞争。  相似文献   

10.
车身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车身设计需考虑的整车碰撞标准,着重阐述了如何考虑碰撞传力途径、车身轻最化、车身刚度和模态等关键技术,以此保证车身设计开发的质量.用示例说明了这些关键技术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简要说明了客车全承载车身技术的重要性和全承载车身的优越性;阐述了全承载车身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最后详细说明了全承载车身结构的特点及优点,使我们对于全承载车身结构技术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现代轿车圜身的构造特点及所用材料,并从汽车车身技术有车身用材料方面的分析了汽车车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汽车车身都以承载式车身为主要车身结构,承载式车身为了吸收碰撞时的能量,汽车车身通常设计成在遭到碰撞时,通过使车身构件的折叠和破裂来吸收冲击能量;碰撞力的传递路线,  相似文献   

14.
时间 《世界汽车》2002,(12):21-21
汽车设计者现在通常是先设计车身,再制造与此相适应的车身结构.实际上,制造者愈加注意车身的设计并加大投资比例.10年后,一些汽车模型能提供给我们车身完全各异的汽车:  相似文献   

15.
碰撞车修复是车身修复的主要内容,也是钣金技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汽车碰撞损伤的诊断一般有以下过程了解汽车车身构造类型;目测确定碰撞位置、碰撞方向和碰撞力大小检查可能有的损伤及其影响范围是否涉及汽车的功能部件并沿碰撞力方向系统地检查部件的损伤,直到没有任何损伤痕迹的位置为止测量汽车主要技术尺寸参数,以确定变形状况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车型进行了正面40%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基于hypermesh分析了试验车车身侵入量过大的原因,并对车身前围板骨架、机舱、地板纵梁和前柱加强板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车身结构优化后,有效地改善了车身入侵量,降低了车身罚分,提高了车身碰撞性能,保证了汽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车身设计评价的关键指标-车身轻量化系数,阐述了车身轻量化系数的优化方法,即减轻车身质量和提高扭转刚度.指出,应主要从钢材选择、结构设计、新技术新材料的选用等角度实现车身质量减轻;主要通过车身加强件增加或板材加厚、车身高强度板用量提高、结构断面优化、车身接头设计优化等方法提高车身扭转刚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车速的提高,在考虑轿车轻量化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车身的防撞安全性能,当轿车发生纵向撞车时,车身各不同部位的刚性对其安全性的影响如图1所示,图中有剖面阴影线部分表示刚性结构,无剖面线部分表示柔性结构,由图1的四种方案可见,只有在车身前部和后部均为柔性结构,而中部为刚性结构的情况下,才能确保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白车身刚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并验证了其静态扭转特性和弯曲特性;在选取了白车身不同位置的主断面后,分析了主断面力学特性修改对白车身刚度的影响,为轿车车身刚度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真 《汽车技术》1998,(7):31-32,39
论述了轿车车身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车身模型、冲压模具和白车身的测试技术。轿车车身是空间自由曲在,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车身冲压模具时,应采用非接触光学测头进行测量,其扫描方式主要有Z轴跟踪式和测头回转式;而对白车身则是采用三维视觉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系统,同时对各被测部位进行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