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10,(44):6-6
<正>我国现行车船税暂行条例是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从2007年起到目前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阶段。2007年的狭义乘用车销量为566万辆,而今年的狭义乘用车的销量则可能达到1100万辆以上。然而,由于包括车船税在内的各种宏观调  相似文献   

2.
李白 《汽车与配件》2011,(16):30-31
截至2010年年末,国内狭义乘用车保有量接近5800万辆,平均车龄接近4年,售后市场的容量和商机也越来越大。而这几年售后市场的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以应对市场之需求。在维修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一、二类维修企业,以及乘用车4S店模式外,又延伸出三类专项快修连锁店。仅是快修连锁店,模式也略有差异。有以  相似文献   

3.
每周新闻     
《汽车与配件》2012,(3):6-15
汽车市场的常态化发展都说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保持一种正相关性。但实际情况往往有出入。2011年的情况则是汽车销售增长率大大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且更远远低于201 0年的销售增长率。以大家所关心并较为熟知的狭义乘用车(轿车、MPV、SUV)为例,2010年的增长率为34.6%,而201 1年仅为8.7%,掉下来2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本刊记者从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获悉,2019年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50.8万辆,同比增长-16.9%,相对2019年1-3月累计同比增速(-10.4%)稍低,但仍好于2018年年末(-19.0%)的增速谷底水平。2019年1-4月,全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达34.5万辆,同比增长83.8%。  相似文献   

5.
饶达 《轿车情报》2011,(12):42-43
汽车市场规律决定了10月份的环比销量肯定是负增长。但出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总趋势的原因,10月狭义乘用车月度同比的批发销量呈现正增长。广义乘用车10月同比批发销量增长了1%。  相似文献   

6.
2019年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零售: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7万台,同比下降4.1%,较10月同比增速改善2%;11月零售环比增长5.1%,相近于2018年的11月环比3%增速。2019年1-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下降7.9%,下降幅度较1-10月收窄1%。11月SUV市场零售同比增长3.7%,其中大众SUV同比去年11月提升59%,新品带动的同比增量达到6万台。  相似文献   

7.
新闻     
<正>2018年车市下滑5.8%新能源车增长全面爆发近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1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217441辆,同比下降1 9. 2%,环比涨幅为9.8%。由此,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全年数据也正式出炉,2018年全年,我国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22350562辆,同比下降5.8%。分车型来看,2018年全年,SUV累计销量为9513162辆,同比下降5.5%;轿车累计销量为11173044辆,同比下降4%;MPV累计销量为1164356辆,下滑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中国SUV细分市场份额已占狭义乘用车的18.6%,2014年可占狭义乘用车的22%,预计2020年将有可能达到30%。目前,欧美成熟市场SUV车型也大约是这个份额,因此我国SUV市场在未来几年中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最后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市场格局。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Sport Utility Vehicle)早期雏形是吉普车,现绝大部分是轿车与吉普的混血后裔,一种拥有旅行车般的空间机能,配以货卡车越  相似文献   

9.
《汽车杂志》2006,(6):286-287
4月,乘用车销售46.84万辆,比上月下降3.62%,同比增长39.10%。4月,乘用车市场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在乘用车各品种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依旧活跃,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销量与上月比降幅较为明显,其中SUV下降幅度最大。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小排量汽车发展的优惠政策之后,小排量车型市场总体需求趋向回升,除QQ外,夏利和自由舰由于价格普遍下调,4月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上海通用和大海大众在新产品旺销及价格下调的带动下,整体表现也较为突出,当月轿车销量再次蝉联冠亚军,与一汽大众、奇瑞、北京现代、一汽夏利、广州本田、神龙、一汽丰田和吉利占据轿车销量前10名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乘联会发布了2018年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最新产销数据。9月,全国狭义乘用车(含轿车、SUV、MPV)产量为197.8万辆,环比增长18.2%;销量190.5万辆,环比增长9.8%。和8月相比,9月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均有上升。然而和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9月产销量均出现10%以上大幅度下滑。  相似文献   

11.
饶达 《轿车情报》2007,(11):52-53
九月份乘用车市场总体概述由乘联会统计的数据知道:9月份的狭义乘用车不论是批发销量,还是零售(综合)销量,均突破了国内乘用车月销售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但环比增长了10%以上,而且同比增长高达22%以上,这还是在去年8月开始的市场新的一轮“井喷”基础上的增长。可见我国的乘用车市场从2002年以来一直在创造着奇迹,这个奇迹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2.
饶达 《轿车情报》2008,(1):30-32
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之下的2007年乘用车注定也是一个全面飘红的市场。全年乘用车总销量估计在630万辆.同比增长约22.8%。而不包括微型客车在内的狭义乘用车总销量约为530万辆。同比增长约24.9%。其增长的绝对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但如同国民经济一样,汽车市场在高速增长时也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影响今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12,(3):6-6
都说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保持一种正相关性。但实际情况往往有出入。2011年的情况则是汽车销售增长率大大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且更远远低于201 0年的销售增长率。以大家所关心并较为熟知的狭义乘用车(轿车、MPV、SUV)为例,2010年的增长率为34.6%,而201 1年仅为8.7%,掉下来2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2006-2007年乘用车市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明 《天津汽车》2007,(1):2-3,40
12006年乘用车市场评价1.1乘用车市场恢复高增长态势,带动我国汽车总体市场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2006年乘用车国内需求跃升至新的平台,2006年我国国内乘用车需求总量达到428万辆,同比增长30.6%,需求量比2005年净增100万辆,需求恢复高增长态势。由于乘用车需求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总需求连续跨上新台阶,2006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705万辆,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名副其实的全球第2大汽车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5.
最近,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公布的2003年度“全国乘用车满意度指数测评” 结果表明:2003年度全国乘用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测评结果与美国乘用车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相差甚远。在所调查的项目中,在产品及服务质量方面,维修行业收费的合理性是消费者争议最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SUV累计销量303.97万辆,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的18.6%,同比上一年增长50.8%。2014年,SUV市场持续升温,全国SUV累计销售408.36万辆,同比增长35.3%,可见SUV市场的火热。SUV如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多车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中国汽车销售量仍然保持10%左右的增长,全年销售乘用车1970.06万辆,其中轿车仍然占主导地位,且新秀车型SUV也突破了36%的增长率,未来私家车的占比会越来越大。在2013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就达到了1.37亿辆,并在2014年底迎来了接近1.4亿辆的市场规模。2014年12月29日18时起深圳开始限牌,由此全国的限号城市增加到北京、贵阳、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深圳七个城市。中国汽车业在面临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遇到政策、环境、二手车的区域发展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工业建基于商用车.商用车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乘用车市场火热跟进的情况下,商用车依然保持了大于50%的市场贡献度.然而,2005年,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市场结构终于由不断的量变引发了质变.1~11月,全国汽车销量513.76万辆,其中商用车162.22万辆,乘用车351.53万辆,商用车对汽车市场的销售贡献度降为31.58%,商用车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终于被打破.  相似文献   

19.
《运输车辆》2008,(5):78-79
2008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品牌无疑是最受大众关注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之一,国际影星章子怡的出现,以及代言GLK为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赚足了眼球,但是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不仅仅在乘用车市场披荆斩棘,更在商用汽车市场傲视群雄。2007年,梅赛德斯-奔驰重型卡车在中国的销量创纪录地达到1580辆,占西欧进口高端重型卡车细分市场份额约为47%。自2005年以来,一直位于榜首地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3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重卡更是风景这边独好,其市场增幅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