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邓爽 《交通科技》2012,(3):54-57
以武汉长江隧道为工程依托,运用Ansys软件对盾构隧道在水平、竖向双向耦合地震作用下采用3种不同衬砌材料的地震响应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这3种工况下隧道衬砌结构的不同部位上应力和位移的分布状况,探明了盾构隧道在地震作用下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找出了衬砌结构的受力最薄弱部位,研究可对盾构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多维地震作用下连续梁桥伸缩缝处的碰撞效应,基于接触单元法中Kelvin碰撞模型,利用Ansys建立了全桥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EI地震波分为单向地震、双向地震、考虑扭转分量的多维地震3种不同工况,对比分析了3种地震作用工况下的连续梁桥伸缩缝处单边碰撞效应对梁体位移、墩顶位移及梁体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工况地震波作用下,考虑扭转分量的地震波作用工况下碰撞效应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尤为显著,且碰撞效应对梁体各跨跨中的压应力影响非常明显,碰撞效应下桥梁跨中最大压应力结果为不考虑碰撞效应结果的7.8倍。  相似文献   

3.
运用Ansys Workbench ISG温度场仿真方法,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本田雅阁ISG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并与电枢绕组温升试验结果做比较,同时讨论电机温度对转子磁钢和磁桥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半挂车车轴的强度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是现代汽车零部件设计的两种主要方法。文中在Pro/E中对D13F101型半挂车车轴建立三维模型,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半轴应力、变形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在Ansys Workbench下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优方案,为车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结构件强度、刚度的角度,对某款消防车液罐材质由不锈钢替代为聚丙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液罐进行了过载、刹车两种消防车典型行驶工况静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材质的液罐满足设计强度要求,能替代传统的液罐不锈钢材料.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尾板等运动机构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力分析方法.通过ADAMS虚拟样机仿真对新型汽车尾板的简化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找出各部件的最危险工况,并且读出此工况下的加速度条件,利用达朗贝尔定理,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静力学问题.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对其施加合适的载荷和加速度,对尾板的强度进行校核.分析结果显示,尾板各部件安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建立独塔斜拉桥设计方案的全桥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主梁内力对成桥索力进行优化;计算施工阶段拉索初拉力.分析逐一卸除各拉索工况下拉索力和应力的变化及其极值;计算各换索工况下主梁和桥塔的应力变化,分析换索过程中桥梁能否正常运营.还对各换索工况下主梁竖向位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流动图书车存在难以适应于中西部地区复杂路况和气候等自然状况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流动图书车的技术方案,并开发了相应的样车。运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该型流动图书车车身和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在ANSYS软件中对其在弯曲、扭转两种载荷工况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图书车在弯曲扭转时的位移和应力均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了解重力坝在静力和动力作用下的受力机理,该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某重力坝坝体及坝基位移场、应力场和坝体开裂效果进行了静动力分析。探讨了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坝体在静动力作用下的位移场、应力场规律,以及进行地震工况下的坝体动位移、动应力分布和开裂分布规律。评价了坝体在静力和动力工况下的最不利受力情况,为大坝的静力和动力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重型特种无梁半挂罐车罐体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超重型特种无梁半挂罐车的罐体,用Ug软件建立模型,用Ansys软件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出罐体的位移分布,应力分布及前六阶自振频率和振型,校核了该罐体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汽车所受的典型载荷工况来分析汽车驱动桥桥壳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问题。首先建立垂向载荷工况、纵向载荷工况、侧向载荷工况的模型,并用汽车理论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CATIA建立汽车驱动桥三维实体模型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最后对桥壳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得出桥壳在各个工况下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对驱动桥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隧道锚与隧道上下毗邻协同施工最佳的施工工况,依托翁开高速四坪隧道工程,利用数字模拟手段对围岩竖向位移、塑性状态和初支内力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塑性状态和初支内力的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先施工主隧道再施工隧道锚,围岩的竖向位移最大;当采用先施工隧道锚再施工主隧道时,围岩的竖向位移最小还能有效减小塑性区范围,随着土体黏聚力的增大总体位移值和塑性区范围减小;上、中台阶支护连接部位内力较大,因此,应适当采取初支加强措施,保证在施工阶段支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以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工程依托,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模拟有减震缝隧道衬砌与无减震缝隧道衬砌,对两种工况下衬砌沿隧道轴线方向位移、衬砌沿主震方向位移及衬砌最大剪力部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隧道结构环向减震缝对衬砌抗震性能影响规律,得出在活动断层区隧道设置减震缝能够有效地对隧道结构起到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付江 《路基工程》2018,(3):162-166
根据甘肃兰州南坡坪—恩寺段K0+400~K1+498黄土高边坡地质地形特征,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边坡支护和未支护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种工况下边坡的变形形态,塑性区的分布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未支护开挖和及时支护开挖各级测点的水平位移增量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产生的水平位移均指向坡外,坡面中部水平位移最大,坡顶水平位移最小;在竖向变形中,支护和未支护两种工况都表现出高测点比低测点变形大,最大竖向变形出现在坡顶,每级开挖都出现卸载回弹现象。综上说明,支护措施可有效减少水平和竖向变形,维持坡体稳定。  相似文献   

15.
利用CATIA软件建立一个正六面体模型,导入到HyperWorlds中进行不同约束方式的三种工况静力学分析,得到位移和应力分布图。计算出典型工况下六面体的变形位移与应力大小,同软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误差范围及原因,由此总结出不同约束方式对静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汽车所受的典型载荷工况来分析汽车驱动桥桥壳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问题.首先建立垂向载荷工况、纵向载荷工况、侧向载荷工况的模型,并用汽车理论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CATIA建立汽车驱动桥三维实体模型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最后对桥壳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得出桥壳在各个工况下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对驱动桥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斜拉桥拱形主塔由于良好的受力性能和美学效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工序的优化值得关注。该文以韶关曲江大道江湾大桥主桥拱形主塔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和Midas两种软件建立拱形主塔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下横梁预应力钢筋张拉顺序对主塔根部拉应力的影响规律。主塔施工全过程的应力分析结果显示:下塔柱在某些工况的拉应力偏大,全过程压应力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同时,对下横梁预应力张拉工序进行优化之后,主塔根部区域的拉应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下摆臂加强板断裂问题,建立下摆臂及其连接件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进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应力幅值分析,得出相应工况应力集中点,与实际断裂位置相吻合;针对应力集中位置对加强板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下摆臂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幅值均优于优化前,且在前后方向耐久工况下应力幅值降低最多;对下摆臂在不同工况下加载点位移进行校核,优化后...  相似文献   

19.
利用Ansys有限元方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多锤头碎石化显式动态分析和模态分析,以浏(阳)-永(安)二级公路路面结构为例计算了水泥路面对重锤冲击的响应及其在各种工况下的主振型和固有频率,确定了该路面在多锤头碎石化过程中重锤的提升高度和冲击频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路堑高边坡支护方案进行了边坡稳定性和变形、受力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桩间距的优化分析,明确了边坡的有效塑性区位置,得出了桩身水平位移的变化呈“7”字形变形,桩顶的水平位移值为13.5mm,最大水平位移值为15.3mm。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是否施加锚索两种工况,明确了预应力锚索不仅有利于减小桩身的剪力值和弯矩值,还有利于桩身剪力值和弯矩值的均匀分布。最后对不同桩间距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合理的桩间距为4.5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