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电动车关键是消费者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搜狐汽车做了一次网上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深思。 首先是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关注度。由于媒体大规模宣传,车展高调展示,政府政策支持,公众对电动汽车的关注度很高。但是调查显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关注度最高,非常关注的比重最高为61.5%;其次是以省会为代表的二线城市非常关注的比重为50%;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非常关注的比重最低为34%。  相似文献   

2.
新闻     
<正>J.D.Power中国发起公众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调查J.D.Power日前与《环球时报》共同发起了"绿色出行——2017中国公众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空气质量、生活环境和绿色环保的关注度,已经超过了金融投资、饮食穿着、娱乐美容、母婴教育等,而且绿色出行已经进入了"快车道",65%的受访者表示会尽可能采用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除了依赖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外,还依赖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行为。因此,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消费者进行特征评估对于企业开展有效的市场推广非常重要。本文利用数据分析,总结出消费者在购买城市、购买车型、贷款情况、年龄、性别、使用领域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展在雾霾天气的北京举行,国内六大汽车集团携自己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悉数到场。这次车展相当于中国汽车工业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果大展示,让我们看到了国内目前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最高水平,也让参观的普通消费者明白了什么是节能汽车,什么是新能源汽车,这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现阶段的使用情况如何,能为消费者带来哪些好处,以及还存在哪些问题等。可以说,这次车展是汽车厂商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前景与消费者直接沟通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J.D.Power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调查显示,在节能环保理念的普及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波助澜下,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得到了彻底释放,对电池技术的改进尤为期待。J.D.Power(君迪)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调查显示,"完全同意"及  相似文献   

6.
<正>新能源汽车在今年得益于政策的热炒,依旧是行业内的热点话题。从年初北京新能源摇号到补贴新政策的发布,新能源购置税减免也将在9月正式实施,很多人认为2014年将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量产的元年,但事实上市场实情并不乐观。在《汽车族》一项针对北上广深新能源汽车消费现状和趋势的调查中,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选择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占比达到73.7%,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由此可见,多数消费者对单纯由新能源提供动力的汽车信赖度相对不高。多数行业内专家都呼吁混合动力在技术水平上是现阶段最成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家新能源车型推广政策的逐渐清晰,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升温,11月国内整车企业生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495辆,环比10月增长近50%。一时间,公众对新能源车型的关注度高涨,这从特斯拉北京侨福芳草地体验店日渐增多的客流上即可看出。有分析指出,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需要警惕的是,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57%的石油依赖进口,已经超过了美国53%的对外依赖度,即将突破60%的安全线,而  相似文献   

8.
孙木子 《时代汽车》2014,(11):56-57
对新能源汽车新的发现,我会分四个方面谈:新能源汽车市场简单介绍;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市场现状和结论。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从2010年以来,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非常快,整个市场规模比重不断上升,在2020年整个市场规模会突破700万,预计2020年占整个汽车67.3%,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在国内汽车销量是5‰。能源消耗情况,2013年1000万桶规模,2020年会增加50%。  相似文献   

9.
马力 《汽车科技》2014,(6):68-71
<正>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汽车几乎都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局面。一、行业发展特点1.美国——美国2011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9万辆;2012年的销量是上年的2.5倍以上,达到48.26万辆,成为当年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众多的新能源车型品种中,纯电动车的比重为10%多一点,混合动力车型所占比重接近90%。2014年上半年,美国的纯电动车销量为2.58万辆,同比增长15.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  相似文献   

10.
<正>尼尔森近期进行2015尼尔森汽车市场联合调研,对全国不同级别城市700位汽车购买者进行调查,包括现有车主和潜在用户,其中包含了汽车限牌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研究和车身类型偏好等三份报告,对新常态下中国汽车市场的热点话题及其消费者进行解读。基于此次调研,尼尔森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连续第四年联合发布《中国汽车消费者白皮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董扬表示:"自2011  相似文献   

11.
新闻     
<正>《2019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研究报告》发布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2019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的调查人群主要集中在20多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查车型覆盖市场上数十款主流新能源车型,内容涵盖车辆质量或使用性能、售后服务体系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方面。从车辆品牌来看,比亚迪、北汽、奇瑞、荣威等凭借先发优势,市占率较高。其中,比亚迪不论在PHEV(插电式混合  相似文献   

12.
<正>鉴于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于日前正式发布了首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验研究(NEVXI)。研究显示,新能源汽车同时面临传统质量问题及新能源汽车特有的质量问题。新能源汽车的三大阵营——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新势力造车需分别解决各自特有的质量问题,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青睐。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验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省各地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展开调查,从而为省内新能源汽车销售提供一些理论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调查问卷网络平台设计问卷对新能源车主、汽车4S店销售人员和汽车维修人员等进行随机调查,分析人们偏爱哪些新能源汽车品牌、购买汽车的用途和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低的障碍及政府补贴对购车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据年龄、性别及收入来给消费者设计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可以提高销售成功率;(2)制约销售的主要因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不足,续航里程差,配套设施落后及国家扶持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蔡战 《汽车生活》2010,(2):19-19
<正>随着油价的持续高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哥本哈根大会又让很多人意识到环保生活的重要。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价格的走低,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消费者的视界。那么,是否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现在就已经到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在新能源汽车里,又该选购什么类型的新能源车?  相似文献   

15.
赫炎 《世界汽车》2024,(3):58-61
<正>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生产国。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新能源汽车的高渗透率也使其一直被放在聚光灯下,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近日,作为红旗品牌首款基于FMEs超级架构打造的纯电轿车,红旗EH7凭借优异的技术实力成功通过“风雨雷电”用电无忧极限挑战,打消了用户对新能源轿车的安全品质焦虑。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我国城市公交汽车的总量约45万辆,全国38个中心城市公交车的交通分担率为21%,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超过30%,它们是城市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公交车行驶于城市的中心区,对城市的环保与形象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公交汽车成为被首先关注的车辆类型之一。可选择发展的新能源公交汽车的种类主要有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本文就目前我国这三类汽车发展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充电习惯和行为特征,并探索不同城市级别、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充电设施消费者充电行为差异性。通过分析和对比,挖掘不同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充电特点,以及在充电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不便,一方面为新能源汽车企业了解消费者充电行为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充电设施的完善和改进提供方向。此外,在分析消费者充电现状的同时,还进一步了解其对充电配套设施的需求和期望,为未来充电设施布局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实确切来说是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是全球主流汽车消费群体从欧美逐渐转移到了亚洲。那些欧美主流消费群体现如今愈发穷困潦倒,富饶的亚洲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又空前强大。而亚洲消费群体当中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首屈一指的就是中国消费者了。所以无论欧洲还是美洲(确切来说就是美国),无论那些新兴汽车厂商还是老牌汽车厂商,都将汽车研发的目标客户人群设定为了中国消费者,或者说更加倾向于中国消费者的偏好。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而从近两年欧美主流汽车厂商对电动车技术研发和量产车投放来说,最具规模和潜力的莫过于大众汽车集团了,  相似文献   

19.
正消费者对于续驶里程及充电时间非常敏感,因此轻量化对于新能源汽车尤为重要,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不断普及,充电设施陆续覆盖,节能环保需求提高,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汽车的轻量化是指在保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车身质量。传统汽车整车重量每降低10%,油耗降低6%~8%。我国在2020年和2025年燃料消耗目标值分别为5L/100 km和4 L/100 km,2019年实际值为5.7 L/100 km,距离目标值仍有差距,政策要求下使得主机厂加速轻量化布局。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各国在能源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节能减排方面的关注已经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对新能源汽车在世界上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汽车电动化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方兴未艾。传统的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将逐步发生变革,现代汽车实际上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产品,也是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载体。不过,随着汽车电动化发展,以电力为动力的汽车与传统的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差别将越来越大,其中以电力为车用动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